本论文为关于社会关系相关哲学基本问题论文,关于马克思实践观视野下的“我”与“他者”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可用于社会关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社会关系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关系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引入“他者”概念,“我”与“他者”的关系就构成了整个社会关系网络.“我”通过“他者”展现自身的力量,“他者”是“我”的外化,二者相互依存,但是也具有非同一性,是有差别的同一.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只有在更高层次上确立“他者”意识,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 键 词 实践哲学 社会关系 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7-276-02
马克思的哲学被称作实践哲学,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实践哲学的问题,理论界没有太多异议,只是如何来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却众说纷纭.事实上马克思的实践像哲学史的其他概念一样,需要一定的理解框架和诠释模式.刘森林教授主张对实践观察的个体性维度应该遭到批判,“因为个体性维度忽视了主体得以成立和展开的社会学维度,”由此可见刘教授是主张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超越了西方近代主体哲学,将“他者”的概念引入其理论体系之内,将我与他者的社会关系纳入其理论视阙之内.关系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我”与“他者”的关系就构成了整个社会关系网络.马克思从实践出发论证了“我”与“他者”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他指出:“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即是说只有在社会生活中,只有通过实践,通过交往,才能实现人的感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又认为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和实质性的关系.因此首先应该澄清这四个概念.
一、“我”、“他者”、主体、客体
近代主体意识的觉醒,突出了人的地位与作用,人不再是朴素的唯物论者所认为的那样,只是一个自然生物体而已.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始确立近代的主体性原则,在他看来,“我”是一个纯粹的思想意识主体,“思维”是我的本质属性.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实现了确立主体性原则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我”具有先天综合判断的能力,也就是说他把自我意识当作统觉,当作综合统一的能力.在康德那里,“我”是纯粹的思想意识,不具有客观实在性,而笛卡尔将“我”实体化了.““我”在实践中被其他关系所规定,只有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我”才能展开实践,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展现自己,证明自己.离开了实践中的社会关系,“我”就只能是纯粹自然物的存在,失去了意义,在“他者”的眼中“我”不再是“他者”因而也不再是“我”,“我”消失了.”由此可见“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才存在,“我”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感性的个体.“他者”最初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由现象学理论家所论述的,其后又由各派思想进行深化.与以往的同一性哲学不同,胡塞尔提出主体间性理论,力图在自我与他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注重他人与自我的认识关系,“自我”与“他我”是并存的,二者之间的意向性交流,达到的是一种纯粹的意识上的共鸣.虽然与近代忽略“他者”的同一性主体哲学哲学不同,但是胡塞尔也还只是把“他者”看做先验自我的意识构造物.哈贝马斯发展了胡塞尔的主体间
关于社会关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人是一种社会实践的存在,人在实践活动中把人以外的一切存在变为自己活动的对象,变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人成为主体的存在.人在现实世界中是主体,是指由于人类自身存在及发展的需要,发挥自觉能动性,改造客观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显示作为动作行为的承担者和发出者的主体角色.与此相应,现实世界在人面前就成为客体,它是动作、行为的受动者,是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与客体也是通过实践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的.
“我”、主体是人,但“我”不同于主体,说“我”强调的是社会关系中的人,说主体侧重的是人的自觉能动性,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能动的改造作用.客体是呈现在人面前被认识和改造的现实世界,“他者”是“我”的外化,“我”通过实践外化于“他者”,一方面使自然物发生变化,在此意义上,“他者”也是一种客体,另一方面使我和他人的思想发生变化.因此,在人的实践中,“我”与“他者”的相互作用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关系都发生了改变,而主客体这两个哲学范畴本身就是在考察人与对象世界关系时提出来的,所以他二者的相互作用更主要地改变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二、“我”与“他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与“他者”这一对概念也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我”与“他者”相互依存.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其重要的问题,因此他把哲学的基点从自我封闭的个体移向了自我之外的“他者”.正如他在博士论文中写到的:“与原子发生关系的定在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它本身,因而也同样是一个原子,并且由于原子本身是被直接规定的,所以就是众多的原子.”因此原子只有和自己发生碰撞,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直接存在的个别性,只有当它同他物发生关系,才按照它的概念得到实现.”即是说一个原子只有同另一个原子发生关系时才得以实现其自身.同样,“我”的实现也离不开“他者”,只有在“我”与“他者”的关系中,“我”才能实现自身,获得发展.“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只有和“他者”发生关系,才能脱掉自然生物体的帽子,成为真正的人.在人与人,自我和他者的异化关系下,“人同自身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异化,都表现在他使自身和自然界跟另一个与他不同的人发生的关系上,”也即是说“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同其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由此可以看出,“我”的存在,“我”的实现,“我”的发展,“我”的异化,都是在与他者的实践关系中实现的.当然“他者”的存在与实现,发展与异化也都是在与“我”的关系中实现的,在此意义上,“他者”就是“我”,“我”就是“他者”的“他者”.
这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zhexue/gx/404969.html
其次,“我”与“他者”具有非同一性.““他者”理论首先要表述的是非同一性的原则立场,非同一性是“他者”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用非同一性取代同一性,最终说明“他者”是在“我”之外的另一个,是不能被同一的.”胡塞尔就是为了避免唯我论的困境,力图在先验自我的意向性中构造出“他者”.海德格尔提出:“此在作为共在在本质上是为他人之故而“存在”.”虽然在海德格尔那里他者还是一种消极的东西,但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需要克服的“异在”关系.”显然,“我”与“他者”不同.马克思以“他者”为视角,使其实践观超越了当代哲学.列维纳斯曾指出“它(马克思哲学)认真地对待他人”,还认为以往的哲学几乎都忽略了“他者”,甚至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哲学本质上还是自我学.在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中,“他者”占有重要地位,正是提出了与“我”相对的“他者”概念,才使得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得到发展,建立了不同以往的新的实践理论.虽然“我”与“他者”具有非同一性,二者也是有差别的同一,不能将二者绝对地对立起来.
三、“我”与“他者”和谐共存
“我”与“他者”共处于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二者共生在一个统一的生活世界.
首先,二者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我”与“他者”的对话是必然的,但是怎样对话,布伯认为有三种:“有真正的对话――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沉默不语――在那里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的当下和特殊的存在,并带着在他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的动机而转向他们.还有技术性的对话和装扮成对话的独白.”在这其中,第一种方式无疑是“我”与“他者”交往的最好方式,“我”与“他者”都真正关怀彼此,是真诚的,相互尊重的,是处在平等的对话地位上的.“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社会关系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研究生论文、学术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3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其次,“我”对“他者”要有责任意识.责任被列维纳斯、布伯、赫舍尔等很多哲学家认为是“我”与“他者”关系的核心概念.按照列维纳斯的观点,一方面,他人高于“我”,“我”向“他者”的接近意味着一种升高,另一方面,他人的“贫穷”使“我”对他负有责任.责任是缘由“我”在他人身上听到了命令.这好比康德的绝对命令的黄金原则之一:“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然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他者”意识越来越弱,责任越来越不受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损人利己的事件层出不穷,不过人们逐步认识到“利己损他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相容共处,协调合作才是正确的选择.”因此在人的社会存在网络中,“我”与“他者”的关系逐步由相互斗争转为合作共赢,彼此的责任意识也增强了,因为如果“他者”消失了,“我”的发展腹地也不复存在了.
最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人们无节制的向大自然掠夺生存资料,致使自然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全球气温升高,生物物种减少,人类正面临越来越多的生态问题,不得不反思自身,过分的注重满足“我”的欲望而忽略“他者”(大自然)的需要,必然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网络.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网中,“我”的需要的满足应该在自然的能力范围之内.要想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发展,必须在更高的层次上确立“他者”意识.
四、“我”与“他者”关系的反思
不管是“我”与“他者”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还是“我”对“他者”的责任,都还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已,短时期内是不可能达到的,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我们说,在当今这个为了生存或生活而劳动,并不是为了劳动而劳动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势必会越来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能像我们所预想的那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状况会改善.再者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实践而言,自然界是人类及其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是说我们不能向大自然索取,而是要把握一个度,在这个度之内,人类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又不至于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同样这也只是一种人类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分强调经济效益的当代,人类关注的只是眼前利益,没有用长远的眼光来规划自身的发展.“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许我们真的应该放慢一点脚步,停下来反思一下,科学发展不应该只是一句好听的口号,认真践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
[2]刘森林.实践:从主体性到社会性.哲学动态.2003(6).
[3]冯周卓,卢德之.实践关系视野中的“他者”.求索.2007(8).
[4]孙庆斌.他者视域中的主体性向度.光明日报.2009.
[5]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
[6]萨特著.陈宣良译.存在于虚无.三联书店.1987.
关于社会关系相关哲学基本问题论文,关于马克思实践观视野下的“我”与“他者”的关系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如此“文博士生”
有人大代表提出的“中组部把这些博士官员都招来考一下”的建议,附和赞同者甚众. 如此“文博士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
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关于“红烧肉”的博士文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
张非常考究的学位审定书上签字,并再喝一杯酒祝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费孝通的博士文答辩“花天酒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学的论文范文。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的通道
像全日制学生一样上课,只需要提交博士论文,通过严格的博士论文答辩,可获得博士学位. “文博士”不能成为卖文凭的通道参考属性评定 。
当代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师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共政治理论课之一,也是师范。
编辑视野下的英文学术文写作
#30340;与内容,或者提及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方法,但一般不交代研究结果. 编辑视。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文
界服务贸易》,《世界经济与政。“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实践探析,“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的公。
软件工程 实践者之路
件的收集,3,项目档案的整理与归档,4,水利工程建设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广东《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性别身份证号码相片,粘贴处工作单位证书,号码e-mail手机联系地址邮编学习内容学。
马克思经济学论文
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程。【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思考实践【基金项目】本论文是长江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特色与支撑教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