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中期报告专业妇产科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妇产科学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近30年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的变迁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适合妇产科学及医学院及患者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妇产科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 目的:探讨近30年异位妊娠的变化趋势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变迁特点.方法:收集1978-2007年期间发生在肇庆市端州妇幼保健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肇庆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的1968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968例异位妊娠患者按发生时间为顺序, 每10年一个阶段划分,统计异位妊娠的发病率,统计如下发病相关因素:异位妊娠发病率、年龄、婚育史、孕产史、教育程度、既往病史:宫内节育器、生殖道感染病史、前次异位妊娠史、下腹部手术史、宫颈治疗史、吸烟史、避孕史、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结果: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异位妊娠患者未婚、未育、孕产次数多比例明显上升.前期组异位妊娠的既往病史主要为宫内节育器史,中期组主要为生殖道感染史,而后期组异位妊娠患者的既往病史为前次异位妊娠史、下腹部手术史和生殖道感染史.后期组中宫颈治疗史,吸烟史,避孕史,辅助生育技术使用史均高于前期组和中期组.结论:近三十年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发生变化,针对不同的发病相关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更好地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从而降低发病率.
【关 键 词 】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流产; 生殖系统感染性疾病史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异位妊娠早期诊断及处理有一定进展,显著降低了孕产妇的死亡率,但是,异位妊娠仍是孕早期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异位妊娠对育龄妇女以后的生活、生殖健康、生育能力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性意识的开放,意外受孕、性传播疾病、生殖系统炎症疾病发生逐渐增加,加上青少年、育龄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淡漠等因素,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如何有效控制并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是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本文对肇庆城区近三十年住院治疗的196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找出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和环节,从而预防发病原因、阻断发病环节,有效控制异位妊娠发病率的逐年上升,最大限度降低疾病对女性的伤害,提高女性生活质量,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作贡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78-2007年期间在肇庆市端州妇幼保健院、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肇庆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肇庆市端州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968例异位妊娠患者,病例纳入标准:按妇产科学第七版异位妊娠诊断为标准[1].第一阶段即1978年1月-1987年12月异位妊娠患者,设为前期组.第二阶段即1988年1月-1997年12月异位妊娠患者,设为中期组.第三阶段即1998年1月-2007年12月异位妊娠患者,设为后期组.年龄16~49岁,平均年龄27.54岁,以23~29岁最多,占35.46%.
1.2 方法
1.2.1 异位妊娠发病率 三个时期与其同期分娩、妊娠(分娩+中期妊娠引产+人工流产人数)之比.
1.2.2 异位妊娠相关因素 对三个不同时期下列因素进行分析:异位妊娠发病率、年龄、婚育史、孕产史、既往病史:宫内节育器、生殖道感染病史、前次异位妊娠史、下腹部手术史、宫颈治疗史、吸烟史、避孕史、辅助生育技术的应用.
2.结果
与前期组相比,中期组和晚期组异位妊娠发生例数大幅度增高.三组患者相关情况分析见表1、2、3、4.
3.讨论
3.1 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异位妊娠是早期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异位妊娠对以后生育能力可造成严重影响.本项目大范围、大标本的采集病例分析,目的是更精准地发现异位妊娠发病率逐年上升的治病因素,了解发病因素的变化差异,针对不同的发病相关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更好地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从而降低发病率.我们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