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相关开题报告范文,与近十年零翻译综述相关论文例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此文是一篇理论论文范文,理论相关论文例文,与近十年零翻译综述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适合不知如何写理论及社会科学及校外教育方面的外文翻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理论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文针对近十年国内零翻译研究进行研究综述,并指出近十年来,国内零翻译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向:零翻译理论本体研究;零翻译实践研究;其他理论视角下的零翻译研究.

近十年零翻译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理论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 】零翻译 理论本体 实践 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034-02

零翻译在翻译史上是一个新兴的翻译理论,它是文化交流碰撞的产物.随着各国间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翻译成了文化交流最直接的纽带;然而由于各国间语言、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翻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成为译者必须面对的难题.在常规的一些翻译策略无法解决翻译难题的时候或者译者希望保留源语文化特色的时候,零翻译这一翻译策略便应运而生.零翻译在译界成为热论的话题,研究者也纷纷对其进行研究.近十年,国内研究者对零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零翻译理论本体研究;零翻译实践研究;其他理论视角下的零翻译研究.

一、零翻译理论本体研究

零翻译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2000年,杜争鸣教授首次提出零翻译这一概念,并且将零翻译定义为不译.从此,零翻译理论本体研究引发学者们的兴趣,各项研究主要集中于零翻译的定义,零翻译的类型,抑或是零翻译观.

零翻译的界定,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最初,邱懋如教授在《可译性及零翻译》中指出,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其实质是将零翻译等同于不译.但之后的研究者并不认同这一定义.2002年,贾影在《零翻译还是不可译――试与邱懋如教授商榷》一文中,肯定了“不可译”的积极作用,认为“不可译”就是客观存在的,不赞同引进零翻译概念.2011年,罗国青在《零翻译与不可译――零翻译本质辩》一文中提出不可译是一个悖论,零翻译是解决不可译的翻译策略.同年,他出版的论文集《零翻译研究》十分详细地阐释了零翻译,认为“零翻译是逆向式翻译,在译入语中采用源语语言文字符号,读者进入源语文化去理解译文,这种翻译形式也就是移植,即绝对零翻译;宽泛意义上,从进入源语语言文化去理解译文这个角度看,零翻译包括移植与相对零翻译即相对音译.”

零翻译类型研究,实则是更进一步明确零翻译的外延及界限.最早提出零翻译可具体分为两大类的是刘明东,他在《零翻译漫谈》一文中阐述了零翻译的理据,并重点阐述了零翻译的实现手段,“省译,移译,音译,音义兼译,补偿,象译,直译加注.”而罗国青在其论文集《零翻译研究》中更进一步缩小了相对零翻译的范围,其实现手段也相应减少.随着研究的深入,零翻译的类型更加精确.李家春在《零翻译类型研究》一文中,明确表示零翻译分为四大类“缩略语零翻译,词语零翻译,语句零翻译和语篇零翻译”.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零翻译解决翻译难题,这种意向,态度应当形成一种翻译观念,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罗国青在其论文集《零翻译研究》中,详细阐释了零翻译观,这从更宏观的角度阐明了零翻译的使用角度和规范.

二、零翻译实践研究

翻译理论只有运用到翻译实践中,才能不断体现出其指导性作用;翻译实践也能推动翻译理论不断发展,慢慢成熟.零翻译理论的研究,渐渐指导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零翻译手段解决各项翻译难题.近十多年来,关于零翻译的实践研究也是层出不穷,并且都凸显了零翻译在处理特殊词汇时的优势.零翻译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零翻译策略解决如科技术语、网络流行词、特殊文化词等的翻译难题.

张丹在《“不折腾”――浅析相对零翻译》一文中,使用相对零翻译即相对音译的方法分析“不折腾”的翻译.零翻译还被运用在翻译科技术语,袁宜平在《科技术语的零翻译》使用了零翻译即“相对音译和移译”的方式处理科技术语的翻译问题.

张彦、郭霄在《零翻译理论在网络流行词翻译中的运用初探》一文中,使用了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的方法解决翻译如“浮云”、“偷菜”等一些网络流行词汇.公司名称的翻译,也同样可以使用零翻译的策略.《公司名称英译中的相对零翻译》一文中,余清萍使用相对零翻译的策略翻译,如“雅戈尔”等一些公司名称,解决了公司名称英译造成的相关误解.在现实生活中,零翻译还大量地使用在商标、广告语的翻译中,如中国移动推出的“M-zone人”,直接使用了绝对零翻译的方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特殊文化词无法精准翻译出来,即不容易做到既忠实于原文,传递这些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还能使得目的语读者真正理解这些文化内涵;而零翻译策略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在零翻译运用到具体的特殊文化词翻译方面,也有研究者进行了研究.如连佩佩和蔡攀科共同撰写的《从零翻译的角度看<道德经>中“道”字的翻译》,二位详细探讨了“道”这个字的译法.在英语中没有一个相对应的词,无法用一个相对应英语词来翻译出“道”字所传达的文化含义和哲学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采用零翻译中相对音译的策略是一个很好的翻译策略.


如何写理论硕士学位论文
播放:23822次 评论:5350人


本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fanyi/379964.html

这些零翻译实践研究,一方面体现了零翻译在解决具体翻译难题时的优势,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零翻译的进一步发展,也反作用于零翻译理论的不断成熟.

三、其他理论视角下的零翻译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将其他理论与零翻译相结合,探讨零翻译本体理论和零翻译翻译实践.各种理论之间不应当是对立的状态,理论间的交流有利于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西方大多数的翻译理论也结合了其他学科理论,并在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渐渐发展成熟.“现代西方翻译研究的显著特点是大量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因而,翻译研究的学派基本上按其所依据的学科类型划分.”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将其他理论运用到零翻译研究中,如有研究者将后殖民翻译理论与零翻译相结合进行研究.典型的有《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零翻译现象》,作者余亚兵主要探讨了零翻译现象,并认为“零翻译背后实质是文化霸权,文化入侵”,虽然该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否认了零翻译或者零翻译现象,但他从另一翻译理论视角对零翻译进行研究,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这一研究也提醒大家在使用零翻译策略时应当考虑到其使用范围,即使用“度”的问题,这也说明结合其他理论研究零翻译具备可行性,并且能够推动零翻译理论和零翻译实践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零翻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断地成熟,其理论本体不断丰富,并且在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不断地显现.零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译者解决了翻译难题,尤其是那些具有明显时效性,民族性的词汇翻译方面贡献尤为突出.本文针对近十多年的零翻译研究进行综述,归纳了近十年来零翻译研究的三大方向,即零翻译理论本体研究、零翻译实践研究、其他理论视角下的零翻译研究.这样的综述,有利于对零翻译感兴趣的研究者进行零翻译研究.对零翻译近十年的研究总结,有助于推动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其本身也正是零翻译研究的又一次尝试.

参考文献

[1]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

[2]罗国青.零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3]刘明东.零翻译漫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2(1)

[4]李家春.零翻译类型研究[J].外语学刊,2013(3)

[5]张丹.“不折腾”――浅析相对零翻译[J].中国校外教育,2009(10)

[6]袁宜平.科技术语的零翻译[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10(3)

[7]张彦、郭霄.零翻译理论在网络流行词翻译中的运用初探[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