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永远的温馨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格林童话论文范文,格林童话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永远的温馨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格林童话及儿童及童话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格林童话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格林童话》自诞生以来,都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对其主要对作品进行内部研究.本文拟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角度,以域外读者的身份,观察和思考作品的接受阅读,在国内的传播与变异,对作家的儿童文学创作启示三个层面进行探析,感受《格林童话》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关 键 词 :格林童话;比较文学;读者

中图分类号:I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1)11-0000-02

童话,是坐在世界中央的帝王,几乎每个孩子在小时候内心都深藏着一个神奇梦幻的童话乐园,在童话王国,孩子们任思想遨游在天真浪漫的故事里,追寻着,欢乐着,而这一切美妙的感受是那么的迷人,令人神往.

在世界文学这条广阔的艺术长廊,童话名著不胜枚举.格林童话、霍夫曼童话等德国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王尔德童话都非常引人瞩目,尤其是《格林童话》,可以说是世界童话的一株奇葩,在色彩缤纷,瑰丽奇幻的世界童话的花园里,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本文区别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中的一维线性的思维模式,接受理论形成的二维平面的开放性的思维方法,对这部作品的考察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弥补当前影响研究的实践不足,拓宽研究视野.

一、走进中国的《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对于中国的学前儿童并不陌生,《格林童话》的读者,也不仅仅只限于孩子的世界,其实许多成年人也十分喜欢《格林童话》.从比较文学的接受理论对作品的接受阅读来看,《格林童话》在走入中国孩子视野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最受广大儿童追捧的版本,以及我们作为读者选择这个版本并将其视为经典作品予以代代流传的原因.

众所周知,《格林童话》是由格林兄弟采集汇编和加工整理,最后才结集成熟的德国民间童话集,也就是分别在1812年和1815年竖版了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德语《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除此之外,就不存在什么“最原始的《格林童话》”、“原版《格林童话》”.《格林童话》自从五四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的浪潮,与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的外国童话名著一起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格林童话》的版本伴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变,也出现了几个版本.其中三个版本尤其值得一提,1915年时谐用文言文译成的12篇《格林童话》,1934年魏以新翻译的第一个全译本,以及90年代杨武能的译本.由于之前的文言文翻译以及国内长期的“长者本位”儿童观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因此,之前的《格林童话》实际上并没有走向普遍大众.

永远的温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格林童话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国外的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相继进入中国读者视野,比如鲁迅,胡适,郭沫若等许多重要作家都是翻译和接受外国文学的先锋代表.而童话故事的引入却相对单薄.童话故事属于普通儿童的思想世界,对推动社会文化变革不能起到直接作用,中国现当代许多作家的文学作品,对童话故事的思考与创作比较少.虽然当时国人的儿童观念已经由“父本位”转变到“儿童本位”,但是经过外文翻译,古文翻译,半白文,最后进入白话文翻译的童话故事似乎已经失去了它原本天真活泼的色彩,而翻译的过程的误译、漏译、作家的二次创造等各环节,可能最终呈现给广大小朋友的《格林童话》,早就面目全非了.在90年代杨武能的译本,努力追求翻译质量,回归到译文,语言“儿童化”、“中国化”,不仅保留了《格林童话》质朴,幽默文风,又体现出译者严谨译风,堪称《格林童话》译本的上乘之作.

杨武能译本体现了其卓越的翻译才能,最关键的是保证了读者作为儿童的受众心理,在语言感知力,语言技能等方面,实现了适合儿童阅读的特有的韵致和风格.从比较文学的读者接受与作品的沟通来看,杨武能在翻译中时刻将儿童读者装在心中.比如,译者考虑读者的接受都存在一个“先结构”的问题,就认真负责地给译本作序跋,加注释,写评价等赏析文章.《永远的温馨》是译者为《格林童话》做的代译序,以这首精致的歌谣方式引领读者进入阅读的世界.在文后,有译者的感言,阐述《格林童话》的背景、过程及意义.因此,在比较文学接受研究中,我们从作品的受众版本以及译者翻译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可以更好地展示《格林童话》在非母语的国家的传播现状以及接受国的作家的文学主张,翻译观念以及读者接受的原因.

二、说不尽的《格林童话》

有一句拉丁名言说:“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西汉时期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三《精华》中说:“诗无达诂”.也就是说鉴赏者不同而得出不同的解释,在审美鉴赏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源于作品本ŭ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