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外文翻译专业诗学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诗学类毕业论文范文,与丰茂的生长与整体的缺失相关论文范文文献,适合诗学及诗歌及诗人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诗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叶维廉在诗歌及散文创作、中英文学互译、诗学批评等多重领域著述丰厚.港台及海外研究者在1980年代前往往采取“分而论之”的策略,1980年代末及1990年代以来“合而论之”的研究逐渐呈现,表现为从“放逐”现象的文化学视角出发综论叶氏的诗歌创作、从诗学与诗歌的密切关系出发评论叶氏诗歌的衍变,以及围绕叶氏的纯诗理论,从文学批评史的角度,追溯其理论对传统的继承及对现代诗学的建构意义.大陆学界虽然很早引介叶维廉的比较诗学理论,但由于其著述在大陆的引介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使得研究者难以把握其著述的内在理路和整体风貌.2002年伴随《叶维廉文集》(9卷)的出版,大陆掀起了对其著述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但由于高校的学科建制,大陆学界在叶维廉的比较诗学研究领域虽卓有成绩,但欠缺将其创作、翻译及诗学批评进行整合性研究的专著.
关 键 词 :分而论之;合而论之;比较诗学;整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1)3-0034-09
叶维廉(Wai-lim,Yip 1937-),广东中山人,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和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后赴美国留学,获爱荷华大学美学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首位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被授予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比较文学卓越教授.叶先生既是台湾现代著名诗人、诗学批评家,又是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学者、翻译家,更是中国道家美学的当代诠释者与极力践行者.正如美国当代重要诗人罗登堡(Jerome Rothenberg,1931-)所言,“三十多年来,叶维廉一直致力两个传统――美国溯源自庞德(Pound)一系的现代主义、中国的诗学传统――相向地传递讯息.等他是一流的作家和真正的文人,他的中国外表与此相得益彰.他是学者、游子、现代主义的旗手、记者、散文家;而纵使他具有多重身份,仍一直与其时代、地域、运动血脉相连”.
一 人文风景的镌刻者:叶维廉著述
叶维廉先生的著作颇为丰富,其中以诗歌创作为自始及终的文学关怀.1964年其诗作《降临》获台湾《创世纪》最佳诗作奖,1977年又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大诗人”,1990年台湾辅仁大学曾召开以叶维廉和其他三名外国诗人(Gary Snyder、Jean-Glaude Renard及Jean Membrino)为主题诗人的第二届“文学与宗教”研讨会,2008年春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叶维廉现已出版中文诗集十六部:《赋格》(1963)、《愁渡》(1969)、《醒之边缘》(1971)、《野花的故事》(1975)、《花开的声音》(1977)、《松鸟的传说》(1982)、《惊驰》(1982)、《春驰》(1986)、《留不住的航渡》(1987)、《三十年诗》(1987)、《移向成熟的年龄:1987-1992诗》(1993)、《冰河的超越》(2000)、《雨的味道》(2006年),以其纷繁流转的意象深沉地镌刻出诗人四十余年生命成长与飘泊的曲折轨迹;而童诗作品集《孩子的季节》(1980)、《树妈妈》(1997)、《网一把星》(1998)又以童言童语呵护着稚幼生命的生长.除传统的书写型诗歌作品外,叶维廉还探索了一些实际演出型的试验作品,如1970年春天在加州大学发起的在学生散步途中即兴演出的诗WHAT IS THE BEAUTIFUL和《走路的艺术》;1971年与李泰祥、许博允、顾重光、凌明声合作在台北中山堂推出的混合媒体演出诗《放》;根据印第安和非洲部分原始诗歌中初民的信仰及情调写成的仪式舞蹈剧《死亡的魔咒和颂歌》等,意图影响其他社会工作者,“阻止过度现代化的文明诸害”.w1994年叶维廉又在美国出版英文诗集Between Landscapes(《风景之间》).其诗歌选集在台湾有《叶维廉自选集》(1975),大陆有《叶维廉诗选》(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叶维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而2002年《叶维廉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之六、七卷收录的《四十年诗上下卷》是叶维廉目前最全的诗歌合集.
我们很难将叶维廉的诗歌与其“诗文并置”的散文截然划分开来.叶先生曾说,“我的散文在某种意义下也是我的诗的延续”,读者“在我的散文无形中可以感到我的诗和美学的运作”.王文兴教授曾以“散文诗”为之冠名,指出其风格受到圣约翰濮斯的影响,而柯庆明教授则指出其在美学精神上取法宋代“文赋”,如欧阳修《秋声赋》、苏轼《前后赤壁赋》等,诗人洛夫则以“诗之边缘”指称叶维廉的散文,概括其特性是“文中有诗、诗中有文”.此一创新文体始于1977年,约莫晚于诗歌创作二十五年,所以其散文“诗”味十足.叶先生以此来描写行旅经验,兼具“画龙”“点睛”之妙.其游记散文集《万里风尘》(1970)、《忧郁的铁路》(1984)、《欧罗巴的芦笛》(1987)、《一个中国的海》(1987)、《寻索:艺术与人生》(1990)、《山水的约定》(1994)、《红叶的追寻》(1997)、《冰河的超越》(2000)、《幽悠细味普罗旺斯》(2003)、《细听湖山的话语》(2006),以诗情画意的笔触,历史和文化的深沉哲思,娓娓道说着生命、自然、艺术、文化的生长与变迁、悲欢与离合.
同时使用中、英文写诗的叶维廉先生,透过其对两种语言精髓的充分把握,成为当代英诗中译与中诗英译的杰出翻译家.在英诗中译里,其早年在台湾首译了艾略特的《荒原》(The Waste Land),1976年又出版了包括欧洲、拉丁美洲现代诗译诗集《众树歌唱》,近期则译注了庞德的《诗章》(The Cantos)并出版中文专著《庞德与潇湘八景》(2008),挑战的都是高难度的现代主义文学经典.在中诗英译里,叶维廉由于早年研究庞德所得经验,体认到中国古典诗的浑成经验,若未作特殊的处理就译成分析性较高的英语,往往会破坏其间无言独化的真意.因而开启了一系列掌握原诗神髓的新法翻译,分别编成Hiding the Universe:Poems of Wang Wei(《王维诗选译并论》,1972)及Chinese Poetry:Maior Modes and Genres(《中国古典诗举要》,1976)二书.叶先生还是将中国现代诗传播到国际上去的极为重要的推动者与翻译家,他先后译著的Modem Chinese Poetry 1950-65:Twenty poets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国现代诗选1950-1965》,1970)与Lytics from Shelters:Modem Chinese Poetry 1930-1950(《防空洞抒情诗:中国现代诗 1930-1950》,1992),不仅部分译作被收入美国大学常用教科书中,而且成为开启北美中国现代诗研究的先导之作.
事实上,作为诗歌翻译家和诗学批评家的叶维廉,还是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文艺运动中最重要的理论家与评论者之一――其诗学批评不仅为台湾现代主义寻找到了存在的内外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台湾现代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他的《秩序的生长》、《中国现代小说的风貌》、《与当代艺术家的对话》等书,分别确立了现代诗、小说与绘画的美学规范;并且透过《中国现代文学批评选集》、《中国现代作家论》等书籍的编选,奠定了现代文学批评之典范.而在《饮之太和》、《历史、传释与美学》、《中国诗学》等书中,又将视野更深入地延伸向与传统的汇通,从而指引了台湾现代主义运动向东方精神的“回归”之途――而且由于叶先生深切地体认到语言、文化与时空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表达与诠释策略的分歧,因而以诗人的哲思为跨越文化时空的中西比较文学活动提供了“模子的应用”、“互照互识”与“境界的融汇”等重要理论,又透过《比较诗学》与其编纂的“比较文学丛书”为中西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与架构,叶维廉因此被台湾文学界公认为“对东西方比较文学方法的提法和发明,具有最突出最具影响力及领导性的贡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叶维廉更以其深沉的人文关怀,将严谨的学术研究与人类生存的现实处境密切地结合起来,在学术、艺术与生活空间的张力关系中制造哲人沉思的声响.在“给中国的文化工作者”的《解读现代、后现代》一书中将其细密而深刻的观察延展到“后现代”现象与处境,前瞻性地反思现代与后现代的因缘纠合以及后现代的生活艺术空间.一九九八年在北京大学讲座而结集出版的《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一书,又从全球化的现状出发,通过对道家美学的重新诠释与应用,将保护文化生态问题提高到保护自然生态的高度进行考察.可以说,自研究Ezra Pound's Cathay(《庞德的<国泰集>》)始,叶维廉始终在比较的视野中,指陈西方现代文明的困局,发扬中华文化的潜德幽光,致力于推进文化生态多元化和恢复人类活泼泼的原初生命,成为中国文艺传统与道家美学最有力的代言人之一.
二 叶维廉研究:海内外研究现状及特色
面对数量如此磅礴、感觉异常细密、灵动的艺术创作,面对视野如此开阔、思索尤为深刻、缜密的翻译和学术著述,面对这样一位集多重身份于一体的人文风景的镌刻者,研究者们往往分而论之,以1997年年底结集出版、亦是截至目前最为全面的评论集《人文风景的镌刻者――叶维廉作品评论集》为例:
按学科分,或论诗,如张默以诗人敏锐的直觉抒写而成的印象式批评《叶维廉及其<仰望之歌>》和《飞腾的象征――试探叶维廉的<公开的石榴>》;或论文,如王德威以学者宏观、发展的视角,从游记这一文类主题的渐变出发,联想到萨伊德(said)的“东方主义”,进而折射出中国新文学学者观念中“欧洲经验”变迁的《“游记”“欧洲”――评叶维廉的<欧罗巴的芦笛>》;或论翻译,如著名诗歌翻译家屠岸先生的《读叶维廉的中国新诗英译随感》,细细品鉴叶氏译诗用词的“活”而“信”,不仅传神达意,更重现原作情绪流动的整体脉搏,故而风格晓畅、清新;或论诗学,如学者简政珍有感于台湾当代批评家在转介后现代文学和文化时习惯性地将纤细繁复的现象同一化并压缩成平板的框架,误解式地“标榜解结构及后现代的崩离无向.文学艺术在如此‘理论’的培育下,不是纯然商品消耗取向,就是无任何人性指涉的游戏消遣之作.这些‘批评家’因此顺理成章的贬抑富于人性思维的深沉作品,而赞扬肯定文字游戏或即时消耗的商品文化”,于是在《后现代的反思――评叶维廉的<解读现代?后现代>》一文中高度评价了叶维廉在诠释当代艺术活动中以发掘作品的深沉意涵从而清醒地重建人性的意识.
按时段分:或论单一的诗集,如古添洪《试论叶维廉<赋格集>》站在从读者的接受是以完整、明晰意义的把握为中心这一传统理性立场上,指出在阅读叶维廉《赋格集》过程中感受到其诗歌缺乏整体性的意义及其原因,即诗歌技法上的象征主义及超现实主义倾向把诗的主动权让给了语言潜在的能量等;或论某一论文集,如杜国清《评介叶维廉论文集<饮之太和>》客观地指出“由于站在以中国道家美学为基础的妙悟主义诗学观点来讨论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的汇通,作者显示出中国本位的诗观”,“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些理论和作品的确是具有相当中国味道或特质的.中国诗学对世界文学理论的贡献也ও
关于诗学类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丰茂的生长与整体的缺失相关论文翻译工具参考文献:
整体护理论文
论文整体格式要求西安科技大学院处函件,教务函〔2016〕附件,学院(部)201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安排表,学院(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专业年级班答辩小组编号。
电子商务整体外包
于2006年开始招生,是应用性创。电子商务期末论文越"的理念,逐步确立中国电子商务信用机制的发展方向.文章最后勾勒出中国电子商务信用机制建设的整体框架,认为应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大学生整体就业情况
6年商丘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先进个人,推荐表,学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照片政治面貌所在班级担任职务联系电话主,要,。重庆大学生就业市场,2016大学生就业情况重庆y53何佳基。
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整体规划化入库认证体系.认证体系动态反映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教育经历,职业经历,职业技能和职业信誉,并能为人才评价,配置,管理,培训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的新型诚信信息服务,是。
经济与政治论文
2005~2009年《世界经济与政治》载文评析为样本,对近5年来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论文进行统计,得出了一些统计结果,并对这些统计结果进行概要的分析,得出我国国际政治。
政治与经济论文
旅游论文提纲范文旅游经济论文-旅游论文提纲范文-浅谈应对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旅游论文提纲范文,马克思经济学论文,国际政治与经济论文,经济。2005。
就业与指导论文
时,可对字体大小进行修改,但应注意整体的美观与协调.,每位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不得超过5份.,学院统一组织并指导毕业。就业指导论文大学生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91%,具体分布见下图.,学。
教学与管理论文
理制度;7)学生管理档案.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
科技与生活论文
论文标题与生活链接,小学生科技论文题目链接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5.论述选择综合理科的教学内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6.试举例说明整体科技活动方案设计的思路.,自。
教育与管理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开题报告北京理,接受学籍为甲方,在甲方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位课程学习,在乙方进行为期两年的以开展科学研究和完成学位论文为主的联合培养教学与教育管理方式.,三,丙方通过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