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好的学生,一样能熬到毕业。可这些同学走进超市才知道,没学好数学是要吃亏的。促销人员笑吟吟迎面而来:“您买大包装吧,大包装便宜!”大包装商品真的比小包装划算吗?细心人发现,同样品质的商品如瓶装饮料、香皂、洗衣液等,都出现了“大包装比小包装贵”的“计算结果”。业内人士揭秘,有时厂家降低小包装的价格进行促销,但大包装却没有促销,这时就会出现大包装比小包装贵的情况。当然,不排除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惯性心理,故意“打马虎眼”。不用说,凡是戳穿这一把戏的,在学校都可能当过“数学课代表”。
这是商场里一次普通的“考试”——小刘姑娘看中了一件396元的裙子,一算正好差2元才能享受“满199元减100元”的优惠。为此,她又选了一件198元的衬衣,但还是差3元才能减300元。每到年头岁末,商场超市都热衷举行“满199立减100”或“满299立减100”的促销活动,但通过计算发现不妙。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诡秘地笑道,前几年商家优惠活动大都是“满百立减”,商品价格尾数大都以“9”或“8”结尾,无论你如何凑数,很难正好满百。现在以不同尾数结尾,消费者要想享受到优惠就更难把握了。
不知何时开始,秒杀悄无声息地进入网络世界,成为网民新宠。“今天你秒了吗?”成为年轻人见面时的问候语。所谓“秒杀”就是网络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格的商品,所有买家于同一时间在网上抢购的一种销售方式。其速度之快,有时甚至只用一秒完成。这种“玩的就是心跳”的刺激深受买家喜爱。表面上,买家可用低价买到较高档的商品,而卖家压缩了渠道成本,获得了更高利润,但背后仍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调查发现,价格极低、数量有限、时间限制是秒杀火爆的三大“杀手锏”。一些卖家会把被秒的商品价格定得非常低,并特别告知秒杀时间;有些会在淘宝首页或一些人气比较旺的地方登出秒杀广告。现在更衍生出了“秒杀网”——不需你花费时间精力去寻找,它会不停地播报淘宝秒杀活动。心理学家认为,“秒杀”吸引人气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抢”,一旦抢到手,会令当事人产生成就感。一位90后自豪地说:“盯着网页不停地按F5,抢购时,刷到电脑当机、网络崩溃都是常有的事儿。”她的感受代表了秒杀族的愉悦感受,敢情他们把消费当电游了。
优惠也好,秒杀也罢,为什么商家总是赢家?“数学课代表”解释道:其一,商场冒出的这类“数学题”,通常具有挑战性,极易吸引眼球,年轻朋友一般难以经受诱惑。好奇害死猫,也能害惨消费者;其二,买的没有卖的精。由于商家是出题的“考官”,一般稳操胜券。他们对数学没兴趣,只对大家的钱包有兴趣;最后,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出题者手中,这里面实际上是“最终解释权”在作祟——对这一点,职能部门要注意,对那些充满恶意的“老师”,必要时坚决取缔他的出题资格。因此,职能监管部门的“数学”能力必须胜人一筹。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面对商场里的“数学考试”又该做些什么?窃以为,数学成绩差的消费者也不要怕,您可以随身携带计算器或向资深顾客诚恳请教。略需用心,便能计算出对手的诚意或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