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培养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思考的学习背景.新课标指出,现阶段的教学应该秉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充分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一、把握问题情境的内涵
问题情境必须要保证问题之中包含情境,情境之中也要包含问题,但这一情境中最重要的内容还是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为数学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们留出一定的时间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情境,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问题,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1].而问题情境这一教学理论的提出,最早是源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从构建主义的观点出发,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们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特定的背景环境下,可以是一个小环境也可以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借助教师的帮助,通过一些教学资料,构建知识点的框架.由此可见,创设情境必须要围绕学习内容展开,必须要让学生明确这一情景的含义,通过何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设定的教学内容并有效地完成.有人认为,构建主义可以说是学习的一场革命,但是不论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都会有其自身的缺陷.在构建主义看来,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合作者,教师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适合学习的环境和条件,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究、构建圆满的知识框架.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就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对于效率的忽视也是构建主义的一个缺陷.其次,要想构建问题情境,教师们必须要设置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场景,但是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同于初中、小学,很少会出现生活实际的应用题,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略有禁锢.并且高中数学具有逻辑性强、抽象性强的特点,也很难通过问题情境表现出来,因此,教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合理使用,力求每一次问题情境的设立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问题情境的特征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才会对教师们的教学任务有效,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有效地问题情境包含了三层的含义.首先,必须要做到有效果,这就要对教学活动以及预期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其次要做到有效率,教学成效与教学的投入应该达到一定的比值,不会出现付出百倍努力而只收获很少成效的状况出现,最后一点是要做效益,效益是指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到的实效,以及教学活动体现出的价值,教师教授的知识与当今时代发展所需求的内容是否吻合、与学生期望得到的知识是否一致等.教师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要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算是有效地,除了依据教学大纲中提供的问题涉及规律以及教师们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之外,还必须要参考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学习中需要考虑的多重因素以及教学形式等,教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是否符合“有效”这一标准[2].首先,要有可行性,教师们设计的教学目标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设计的问题必须要符合学生脑海中的认知特点,包括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当然,也要参考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性格、爱好等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下经常与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能够将问题情境与学生的兴趣统一,那么问题情境的设立将会事半功倍;相反的,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的摸索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等,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对数学学科失去兴趣.其次,要具有直观性.教师可以采取某种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教学内容,直接领悟到教学内容的本质,在长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经验和数学思想,能够在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以及培养好的习惯解决数学问题.再次,要做到开放性.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不应该是只有一个答案,具有开放性的答案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在一个学生作答后,其他学生积极思考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答案.最后,要具有挑战性.太过简单的数学问题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斗志,不能够使问题情境发挥预期的功效,教师应该略微增加问题的难度,点燃学生的激情,主动参与到教学.此外,教师还要确保自己设置的问题情境能够给学生留下印象深刻的体验性,可以利用一些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探究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的感受数学、体验教学、享受数学.
三、初探问题情境的策略
教师们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创设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例如,在学习二分法求近似解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一个竞猜的游戏,教室里的多媒体设备标价是5000-10000,教师们可以让学生自由竞猜,猜一猜这个设备的实际价格,教师们可以用“高了”“低了”或者“正确”的提示为学生一步步缩小范围,将全班分成四个大组,哪一个大组能够又快有准确的答出多媒体设备的具体价格,就判定哪一组获胜.虽然学生已经成长到了高中阶段,但是全班集体参加的数学游戏仍然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娱乐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们不用顾忌学生的年龄段,只要能够做到收放自如,简单的班级互动的趣味游戏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的能力,并且加深这一知识点留在脑海中的印象.最后,教师们可以插入一些故事、传说,创设问题情境[3].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求解时,教师们可以举出一个传说故事,一个不学无术的富翁和一个有才气的年轻人签订了一份合同,合同有效期为30天,需要这个年轻人每天付给这个富翁10万元钱,富翁只需要在第一天给年轻人一块钱,第二天两块钱,第三天4块钱等,富人每一天给年轻人的钱都是前一天的两倍,直到30天的有效期满了为止.学生很容易就会做出选择,是选择做富翁还是年轻人,教师们可以带领学生通过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计算出富人和年轻人在这三十天内的总花销和总收入,这样丰富的问题引入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学生验证了之前的猜想之后,教师们还可以趁热打铁,将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也引出,学生很容易就主动的投入了学习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在高中数学阶段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们提高课堂质量,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们必须要灵活处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琴.学习迁移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2):60-61.
[2]班舒.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J].华夏教师,2017(01):27-28.
[3]易文忠.课程改革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策略[J].中国培训,2017(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