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园方面有关论文范本,与“80后”新生代:经典趣味的追索者相关经典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青春校园论文范文,青春校园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80后”新生代:经典趣味的追索者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青春校园及作家及文学创作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青春校园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80后作家的出场成为新世纪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2000年韩寒长篇小说《三重门》发表以来,80后作家以反叛的姿态崛起于传统文学创作趋于疲软的新世纪文坛.尤其是2014年2月,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刊登了北京女作家春树的肖像,并将韩寒、春树等几个青年作家列入中国80后的代表.从此,80后小说借助网络、传媒经过商业包装,以其文学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对正统文学构成巨大冲击.近年来,文坛和学界越来越无法无视这批作家的存在,逐渐以宽容之心待之,并探讨80后写作的得失及其对整个中国文学的文学史意义.然而,这种探讨基本停留在对“80后”概念的公共认识层面,更多关注具有大众影响的青春校园作家和网络作家,而忽略了另一部分80年代出生的作家的存在,这些作家通常被从事青春写作或网络写作的80后群体所遮蔽.实际上,“80后”作为文学批评的概念,随着80年代出生的作家队伍结构和创作取向的变化,其内涵也会因其作品中审美新元素的生长而发生变化.

以春树、韩寒为代表的“80后”作家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写作,但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成人视角进入叙事的“少年写作”不同,“80后”青春校园叙事凸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题材上以青春校园为主体,张扬着叛逆、忧伤、颓废的情绪.这批作家除了春树、韩寒,还有小饭、蒋峰、胡坚、张佳玮、周嘉宁、苏德、彭杨、颜歌、水格、笛安等.当年,新概念作文竞赛让他们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以文学写作为业的少年作家群体.而今,80后已30岁左右,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日渐摆脱极端色彩,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但这种人生历练所带来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批作家的创作面貌.除了少数(蒋峰等)80后作家开始以严肃文学标准调整自己的写作方向,大多数还是沿着当初开辟的叙事轨道前行,继续走商业化、大众化的通俗叙事路线.然而,这多年的迅猛发展,80后文学的构成及其作家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除了“青春文学”、“校园文学”的畅销,更多是网络小说的流行,当年明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静夜寄思、流潋紫等网络成为80后作家阵营中的新生力量,并在出版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这种格局下,正统文坛搁置固有成见,以更为开明的态度,更加关注80后作家的成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韩寒等崛起于新世纪之初的80后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体制逐渐开始接纳这批新成员.比如,浙江省作家协会还专门成立了网络作家协会,以促进和繁荣的网络文学写作.莫言的图书发布会上,郭敬明受邀为之助阵.种种现象表明,80后作家在新世纪之初异军突起,起初对传统文坛不屑一顾,经过10多年的磨合,如今逐步表现出与主流文坛合流的趋势.

近些年来,80后作家的创作出现新动向.这不仅仅是指青春校园文学在内容上的变化,也不只是指网络写作迫于读者压力而适当作出的雅化举动,而是说,这批在文学市场大红大紫的80后作家之外,除一批新的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正在崛起,而且在文坛影响越来越大.从中国小说学会推出的201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来看,宁夏80后作家马金莲的中篇小说《长河》高居榜首,而孙频的中篇小说《月煞》、蒋峰的中篇小说《手语者》也名列其中.这批作家中创作活跃的还有甫跃辉、郑小驴、陈再见、王威廉、文珍、蔡东、毕亮、李晁等,从文本来看已初步显示出他们的艺术潜质和创作实力.这些作家的创作稍晚于韩寒、郭敬明等青春校园作家,甚至也晚于网络小说作家.这个时间差铸就了一代作家两股潮流的创作格局.对于这部分后起的80后作家,文学史上的“迟到者”身份让他们避开了稚嫩的青春书写,叛逆、孤独、忧伤的表情逐渐褪去.更为重要的是,创作动机上,这批文坛新秀不以市场轰动效应取胜,而是以更为理性的姿态,让写作转入文学本体的轨道.从文本来看,这批80后作家更多地采用成人视角叙事,艺术上追求传统文学的审美趣味.从发表方式看,他们更倾向于在传统的纸质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以求争取正统文坛的接纳和认可.

从伤痕、寻根、改革小说、先锋小说到新写实,后来的晚生代,最后到70后美女、80后作家,中国文学流派越到最后越重视年龄.这是因为作家创作风格很难统一命名,于是把生于60年代后半期的作家统称晚生代.晚生代前面那一批,也就是先锋派,他们创作风格相对比较明显.但是到了晚生代,写作风格几乎很难概括.这涉及到当代叙事同质化的问题.但回顾文学史我们发现,巴金和曹禺在24岁分别写出《家》和《雷雨》,刘绍棠16岁发表《青枝绿叶》,王蒙19岁写出《青春万岁》,苏童26岁创作《妻妾成群》,这类作家的写作属于以成人视角为标志的“神童写作”,所以文本的年龄特征不甚明显.但从作家创作年谱中,我们可以看出,同是处于20多岁的年纪,前辈作家创作写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而且文风殊异,具有反同质化特征.从这个角度反观80后的写作状态,在我看来,80后作家只有挣脱集体书写的困局,其创作才有可能走向成熟.而后起的80后新生代作家以自己对经典文学趣味的多元追求,改变着80后文学的整体格局.我以为,陈思和先生对文学时代的划分方式,也适用于阐释当前80后创作的审美嬗变,那就是,80后作家阵营内部在创作特征上从“共名”状态逐渐走向“无名”状态.这预示着80后创作多元共存叙事局面的形成.从创作实际来看,80后新生代作家普遍拒绝集体收编,志在成为独立的叙事个体,这种叙事的个人化特征逐渐颠覆了我们对80后作家的集体想象.

在反同质化的意义上,以马金莲为代表的新一代80后作家的崛起,标志着80后写作的正式分野.这使80后文学摆脱文学史大一统的代际划分和集体命名成为可能.就作家个体来看,即使在年龄上同属一代作家,但由于文学创作的起点并不一致,进入文学场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动机不一样,其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风貌也会存在很大差异.而这些风格上的差异促成了当下80后小说多元共生的文学格局.由于这批新世纪第一个10年中后期崛起的80后作家,在从事小说写作的时间及其所持的创作立场、创作心态和审美追求,与世纪初涌现的那批80后作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讨论80后作品时,我们不能将其与全国其他同代作家的创作割裂开来,而应该把严肃文学、青春文学、校园文学、网络文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互相参照中找出各种写作范式与文本形态的同质异构性,通过比较和分析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审美定位. 从文学发展趋势来看,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独尊雅文学的审美风尚不同,新世纪第一个十年是雅俗文学并驾齐驱的时代.通俗小说,尤其是网络小说拥有大量读者,在文学图书市场拥有绝对主导权.通俗文学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使严肃文学的发展表面上相对处于守势,进入一个自我反省的阶段,一个力图与受众取得有效沟通的艺术调整期.在纯文学创作遭遇瓶颈的调整期,新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后期,另一批具有一定人生阅历的80后作家登上文坛,短短几年,便在中国文学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在精神姿态和创作心境上,这批作家接近于传统经典作家,开始对社会问题有所担当.同时,他们对校园、青春题材的依赖,不如韩寒、春树等作家那么强烈,而多以成人视角进入叙事.当然,他们也没有网络作家的游戏心态和商业考量,而是自愿接受西方经典作家作品的熏陶,坚持走传统文学创作的路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马尔克斯、福克纳、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川端康成等国外经典作家依然是他们所崇拜的精神偶像,给他们诸多创作上的启迪.这批后起的80后作家艺术修养甚高,80后主将甫跃辉还是复旦大学写作专业的研究生,对经典的小说理论和叙事技法都训练有素.这种传统的文学阅读和学习,有助于他们避开文学市场的跟风潮流,开辟个人化的叙事路径.

相对于主流的80后商业化写作,这批作家的创作观念显得“另类”.湖南80后作家郑小驴把春上春树的话当作自己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