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经典论文网专业内经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内经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与秦伯未《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相关论文范文,适合内经及中医药及中医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内经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秦伯未学术思想研究(ZYSNDX―CC―HPGC―JD―003),上海市教委创新项目(12YS030)
【摘 要 】秦伯未是近代中医名家,出身中医世家,年少即熟读中医经典著作,独钟情于《黄帝内经》的研究,其深入浅出,分门别类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今后学习整理中医经典著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秦伯未;《黄帝内经》;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003
秦伯未(1901~1970),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名之济,字伯未,号谦斋.上海县陈行镇(今属上海市)人.《辞海》【秦伯未】的词条对他的评价为“对中医学术颇有造诣,精于中医理论并擅诗文书法”.秦伯未出身于中医世家,他认为中医学从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总结而成,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是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经的起临床重复的科学的学术理论.年少时即在父亲的指导下学医,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继而学习历代名医名家著作,打下了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学成后即边悬壶边任教,博览群书,教学相长,形成了一套自身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
秦氏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尤钟情于《黄帝内经》,素有“秦内经”的美誉.关于《内经》的著作主要有上海中医书局出版的《读内经记》(1931)、《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1932)、《内经类证》(1933)、《群经大旨内经》(1934)、《秦氏内经学》(1936)、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经知要浅解》(1957)、《内经知要概论》等,这些著作都体现出秦氏在研究《内经》的方法上不仅善于钻研微义,对原著本身做出全面、深刻的归纳分析,还结合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反过来印证《内经》理论,使《内经》的大义等到发扬、扩展.
秦伯未先生之所以投入这样大的精力到《内经》的研究中,他认为“《内经》是秦汉时代的医者总结前人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表达了古代的医学思想体系,构成祖国医学发展的基础,研究祖国医学就先要学习《黄帝内经》,然后才可以顺流而下地贯彻到其他医书,不如此,便像失掉了钥匙,无法打开中医宝库的大门.[1]”秦氏在民国中医药期刊上登载的《内经》相关的部分教材和论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内经》研究的成就.
1分类整理,条理清晰,溯临床病证之渊源
秦氏在《中医指导录》中“医药论文”栏目中多期连载文章《类证释惑》与《类证新辨》,即1929年整理出版的《内经类证》一书.《内经》是中医学习的必读经典,包含宏富有,义奥玄深,单从临床诊疗的辨证论治来讲,如果不将散在于《内经》里的病症分析归纳,系统的列举出来,就不容易领会古人遗留下来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更不便于对《内经》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掌握进而指导临床和实际运用.《内经类证》一书,秦氏将全书分为四十四种病类,三百十一种病候,每一病类分为概论和各论,按照因、症、脉、治次序排列.
例如他在“肿胀类证辨”中这样分类[2]:
“甲 水肿气肿辨,水肿之状,肿而腐,按之有深凹,怔忡喘息,皮薄色泽,四肢胸腹皆肿.气肿之状,腹肿,按之不成凹,皮厚色苍,胸胁膨胀,四肢瘦削.
乙 诸胀辨,又分为水胀,气胀,血胀,谷胀.丙 中满如胀辨,中满者,实满也,腹内满而外肿大.如胀者,不满也,胸腹自觉常满,外无胀形.丁 脚肿脚气辨,脚肿,脚胫腐而肿,不痛.脚气,足胫麻顽肿痛.”
这样的内经分类既如实摘录《内经》原文,不参入后人及作者意见,既忠实于《内经》原旨,又提纲挈领,条理清楚,便于后人查阅学习,是研究内经者良好的参考材料,对于内经理论的研究、中医经典的编纂,临床辨证施治,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ngdian/431923.html
2撷各家之言,参以个人意见,深入研究经典条文
秦氏连载的《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该文章内容分为两大纲目,一是“分析之研究”,将病机十九条的原文逐条分析阐述;二是“合并之研究”,将病机十九条中的有关条文综合比对.对后学理解和运用病机十九条,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如其在“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一段中这样论述到[3]:“湿,湿病也,终肤肉浮满也,充盈也,谓凡一切湿病浮肿充满属脾脏也,湿病详见金匮痉湿篇,其言曰,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导致湿病肿满的病因病机为“湿家身疼痛,夫湿为重浊之邪,有从外感者,有从内生者,山岚瘴气,天雨湿蒸,远行涉水,久卧湿地,及穿汗衣湿衫,致湿气浸入肌肤,此外感不干脾也,膏梁之人,或食生冷瓜果,甜腻之品过度,致脾肠不运而化湿者,此内生而属于脾者也,然其甚者,外感之湿,每渐入于脏腑,内生之湿,每渐传于经络,非谓与脾绝不干系也.”张介宾谓“未有不干于脾肺肾三脏者也,其意以脾主运化精微,肺主气行治筋,肾主五液行水,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轮转二脏,利水养肺,悉属于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