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文学作品类有关经典论文范文,关于文本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文学作品及文本及主体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文学作品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乔纳森·卡勒在对“主体”这一概念的界定中得出,在文本解读中的两个主题,会存在一定的隔阂,由于这样的隔阂造使对经典文本解读的不全面.本文以《氓》解读为例,用文本主题同读者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现有的三种解读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解读观点.
关 键 词 :乔纳森·卡勒;主体主体;读者主体;《诗经·氓》;
乔纳森·卡勒在对“主体”这一概念的界定中得出:主体是一个角色、一种能动作用、一个自由的主观意志,同时也是一个被决定的服从体.[1]也即是说,主体,之所以成为主体,除去自身所具有的某些本来特点之外,还要处于一定的群体之中,具有区别于一般的群体成员而又符合群体特征的特点.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学院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6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在解读文学作品中,主要存在两个主体,文本主体和读者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研究认为,主体的特点是自身形成时就具有的.所以对文学文本来说,文本本身就具有了自身最原始的内涵、特点.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是应该还原文本的本来样子.同理,读者也具有自身的原始特点,在解读时,所发生的行为往往会进行一种自我的创造.而在这个读者自我的创造中,读者又会由于自身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属性,而对文本的解读中,所理解的文本而带上本群体的意识,从而存在了偏离文本原有的特点,而不能还原文本本身的特点的可能.文本本身要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者行动,同读者进行自我创造后而理解的文本表达的思维或者行为产生了偏差,这样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立场主体——文本主体与读者主体之间存在了“隔阂”.
本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jingdian/436151.html
文学的价值同文学作品给予读者的经验相联系,使读者知道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由此得到以特定方式行动并感受的性格.[2]同样,反过来,当读者已经具有了某些特定方式行动并感受的性格,面对文本中描绘的特定情况就能理解这个文本的价值,就有了“读作品就是读自己”.但是仍然存在问题:如果读者不具备这些性格时,面对这些特定情况,读者则会根据自己的其他经验而进行自由发挥,不自觉的进入了读者中心论之中——看似是立足文本进行分析,实则是将读者这个主体绝对化,进行超越文本的自主发挥.
正是由于文本主体与读者主体这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隔阂,所以,在对很多经典文本的解读时会得出千奇百怪的结论和看法.以《诗经·氓》的解读来作为分析示例看:
怎样撰写文学作品本科论文
播放:30295次 评论:6294人
对《诗经 氓》中女主人公的评价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说是一个纯朴善良、勤劳忠贞、刚强而有主见的劳动妇女形象,她既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不幸命运的缩影,又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优秀品德的展现.[3]二是私定终生而又无法忍受家务操劳,为脱离“苦海”博取同情,抛弃可怜丈夫的“弃夫”形象.[4]还有一种说法是软弱的女子形象,始终委曲求全、忍辱含垢,最后仍然是一让再让,自己的不幸婚姻生活,悲惨的命运乃是自己所造成的.[5]
纵观这三种观点,都是结合文本而进行的解读.不同的是是读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首先看第一种观点,是从社会道德地位的角度.这种看法也代表了我们现有的普遍认识.读者从文本中“秋以为期”中看到她少女的淳朴、热情、天真、幼稚,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看到她的善解人意,从“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中看到她的纯真的感情和热情,“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看到她的勤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从“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看到她看清了丈夫卑鄙的人格后冷静、理智、决绝、坚强.所以会得出纯朴善良、勤劳忠贞、刚强而有主见的劳动妇女形象,站在一种同情的高度总结出古代劳动妇女的不幸命运的缩影.她们是具有美好品德的人,但是却不被珍惜,任人践踏,只是不幸命运的承受者.然而结合第三种观点来看文章,事实并不是如此,女主人公乃至多代表的古代广大劳动妇女,不仅仅只是她们不幸命运的承受者,她们同样是自我命运的制造者.上文我们提到“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看到她的善解人意,但同时,面对“氓”自私的“怒”,女主人公却是选择以姑养的态度答应, “请你不要生气,既然这样,那我们就以秋天当做婚期吧”,觉得自己因嫌弃“氓”的“无良媒”伤害了他,觉得内疚,所以用答应结婚来作为弥补,面对文本中呈现出得这些信息,该如何评价她?是善良、单纯?还是对自己的婚姻的不负责任?再看因为觉得对方“无良媒”,已经拒绝,说明此时的决定权于女主人公之手,在但是面对“怒”却退缩了,主动放弃决定权而选择了迎合.无怪乎会得出她是自我命运、不幸婚姻的缔造者.
再看第二种看法的来源,是来自于《毛诗序》关于《氓》主旨的解释:“《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背弃.或乃困而自悔,丧其妃耦.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第三种观点貌似是站在一个人性的角度来看.俗话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两种说法,貌似相似,然而却大相径庭:前者皆是站在一个正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各抒己见;后者同是各抒己见,但其基础、出发点,并不一定正确.再看“私定终生而又无法忍受家务操劳,为脱离‘苦海’博取同情,抛弃可怜丈夫的‘弃夫’形象”这一观点,同我们的传统认识相比,它的确是出陈立新的,然而对于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尽管说得头头是道,且都有实例来源,但我们却不敢苟同,为何?因为它完全脱离了文本这个主体,将其中女主人公所陈述的事实,带有封建礼教的观点来解读,并且妄加论断.虽然从表面来看,所罗列的观点皆是对文中事实的分析的来的,但是,这个观点的读者的立足点是《毛诗序》所解释的一样,并不是立足文本内部,分析,再结合读者自身所特有的群体属性和个人属性,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而是抹杀了《氓》本身所有的特性,进入了读者中心论这样误区.
到底应该如何解读?
任何一种只偏向于一种主体的解读方法都是不恰当以及不负责的.经典文本,之所以被称作是经典,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历史地位,更多的在于它的时代启发性.只立足于文本,而不顾读者,会使文本丧失应有的活力.同理,单纯的从读者出发,将自身现有的观点、理念强加于经典文本之中,必然会导致对文本理解的错误.例如,对“氓”中,两位主人公的自定婚姻,一些人就会说:“中国古代,都坚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主人公,在对方没有良媒,也没有父母之命的情况下,私定终身,注定了会是悲剧结束”.这种观点就是抛弃了文本而根据自我经验解读的观点——《诗经》中收集的是从西周初年(公元11前世纪)到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的诗歌,从历史文献以及《诗经》中其他篇章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男女恋爱环境比较自由宽松,女方也常常表现出主动性,人们用原始淳朴的方式追逐爱情,和谐自然,而将《诗经》之后才出现的风俗习惯冠于其上.
对于《氓》的解读,笔者觉得将上述的三种观点中得第一、第三观点结合起来是较为正确全面的认识:
全是总共六节,第一、二节写恋爱结婚,第三节反思、追悔,第四、五节回忆“氓”的负心、虐待、抛弃,第六节再一次吐露自己的怨恨,并表示决绝的态度.从讲述的整个过程中不难看出女主人公的确是纯朴善良、勤劳忠贞、刚强而有主见且多情浪漫的劳动妇女.但她身上并不是像第一种观点一样人为的美化,本身具有性格上的缺点:觉得自己因嫌弃“氓”的“无良媒”伤害了他,觉得内疚,所以用答应结婚来作为弥补.这些同是她所具有的性格,正是这样优缺点的结合,才有了她前期甜美的生活,后期年老色衰别抛弃的命运.不能一味的只用传统妇女所有的美好品格来看待,也不能站在现代女权主义的观点解释说她的决绝是反叛精神的体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于同样一个文本的解读,会由于自身的属性不同,以及周围群体的影响的不同,以及思维开放程度不同,会站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