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运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逐渐明显,起到主导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消耗了大量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汽车废气的过度排放、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交通的拥挤和交通事故频发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也加大了相关成本和能源消耗。随着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交通运输企业的生存难度越来越大,节能减排话题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热,文章就这一热点问题背后存在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交能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因素;市场均衡;相关因素
一、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的时代背景
(一)能源危机
随着交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能源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经济体。能源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显露,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矿物能源的要求不断增加,但是这些能源却是相当的短缺,再生速度慢的可怜。能源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枯竭,势必会造成交通运输业走向倒退时期。
(二)环境污染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车辆不断增加,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交通性污染物也给城市环境、河流、湖泊、海湾和海域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伴随着汽车产业和道路建设的完善,汽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网密度不断提高,而致使道路交通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如噪声和振动、尾气污染、光化污染、电辐射污染等,严重破坏了人们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危害人们的健康,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的市场均衡分析
第一,通过增加市场产品的供给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但是市场能源的供给是有限的,这显然不能做到。第二,通过减少需求来解决供不应求的问题。交通运输节能降耗就是减少交通运输业对市场能源的需求来达到市场供需的均衡,当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时均衡得以实现。在这种均衡状态中,能源的供给和交通运输业的能源需求就得以均衡。如果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则资源的价格在市场作用下会不断攀升,必然导致市场上资源成本的增加,进而增加交通运输业的经营成本。而且,当对资源的需求到达相当大的情况,超过市场资源总量的供给时,社会必将出现一些不稳定情况,社会资源将相当短缺。
因此,当资源的供给无增加时,只需通过需求的减少来获得市场供需双方的均衡得以达到节能降耗目标。
三、交通运输业节能降耗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我国现在及未来交通运输业发展,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进步和提高,然而都以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不充分利用为前提。因此,交通运输行业实施节能减排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也必然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一)政府对交通节能降耗工作的不断重视
政府不断宣传和加强对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节能降耗问题,是工作的重点之一。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来规范节能降耗问题,如规划(2008)331号《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节能长期规划纲要通知》,节能降耗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
(二)交通运输经营者也积极参与
交通运营者也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同时也做出了相关的奖惩措施,来鼓励驾驶员节能减排,整个交通运输行业普遍支持。
四、对交通运输业节能降耗的相关建议
在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不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而努力奋斗。交通领域是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三大重点领域之一,做好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的实际行动。
(一)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不断加强
为扩大交通运输节能降耗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加大宣传和教育起着引领的作用。做好宣传和教育,在人们意识里明确节能降耗的重大意义很有必要。一方面,对驾驶员进行宣传和教育,让驾驶员明确能源降耗的重要性,让驾驶员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简单的事情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在一点一滴中实现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扩大媒体宣传。
(二)推广运用节能降耗新技术
第一,充分发挥节油技术和新设备在交通运输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油耗高的车辆,以汽车能源的多元化和汽车动力的电气化代替原有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第二,政府也应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采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政策性引导措施帮助企业运输工具更新换代,支持研究和开发高效节能新技术。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ITS,用信息化对于改善运输组织管理、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空驶率、提高实载率,提高汽车运用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科学管理运输业及发展现代物流
一个企业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的节能降耗管理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车辆的运行状态、配客配货状况况、运输行驶速度、行程路况等信息,进行科学、精确的管理和调度,提高企业车辆运调组织以及相关能力,这样也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合理运用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工作方法来指导工作。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来合理管理现代交通运输业,使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采用配套的对策与措施来确保交通运输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良性循环,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