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研究_贸易经济论文

时间:2021-05-31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2010年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新纪元,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对中国东盟的贸易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研究将是研究双边贸易合作的基础,而贸易结构的研究则是重中之重。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利用最新的数据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内在结构以及作用机制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提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竞争互补的双重格局,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贸易结构竞争与互补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和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齐头并进的两股力量。区域化立足于构建合作与互补的竞争力,而地理位置邻近的国家更具有合作优势。东盟(ASEAN)多数国家与中国毗邻或隔海相望,地缘联系紧密,交往历史悠久,加之当前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时期,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双方加强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CAFTA)的建立,为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新的力量,其影响正受到广泛关注。
在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农业被确定为新世纪中国和东盟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之一,基于农业在中国和东盟大部分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位置,双方始终都将农产品贸易作为开展合作的重点。
然而近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在特征和趋势上存在着多变性与复杂性,为更好把握当前的贸易形势和格局,应继续思考如何更好地提升和促进与东盟的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因此,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内在结构与作用机制的分析将是研究双边农产品贸易合作的基础。本文将就此作出分析:
二.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一个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对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产品结构效应和市场结构效应,即一个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能否集中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产品上以及出口的去向是否分布在那些需求增长较快的国家或地区。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如何呢?是否有效切合东盟需求市场的基本特征呢?
另一方面,农产品贸易结构的多元化(或多样化),包括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规避因需求波动而导致的出口风险。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风险程度又如何呢?
(1)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
近几年,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取得了较快发展,东盟是我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双边贸易额已从2002年的38.1亿美元提高到2009年的139.1亿美元左右,增长了2.7倍。
东盟各国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各国对中国农产品的需求不同,东盟10国中,除文莱和新加坡外,农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农业发展速度较慢,农业技术落后。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是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国。从中国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来看,在2008年和2009年第1季度,这五个国家占中国—东盟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7.9%和89.7%,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集中度高。从中国与主要东盟农产品出口国市场结构来看,中国与其在市场结构上存在很高的相似性,欧盟、美国、日本都是主要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出口目的地。
(2)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
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额的增长,农产品贸易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

表一:中国对东盟主要出口的农产品结构(2003—2009)

主要农产品名称<?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大蒜

苹果

烤烟卷烟

柑橘属水果

玉米

香菇

花生仁果

植物油

食用菌罐头

小麦

猪肉

虾制品

茶叶

食糖

大米

肠衣

鸡肉及制品

花卉

蜂蜜

烤鳗

苹果汁

大葱

棉花

蛋品

1.35

1.20

1.13

0.46

0.41

4.77

0.08

0.46

---

---

1.31

---

---

---

---

---

---

---

---

---

---

---

---

---

---

1.77

1.44

1.26

0.54

0.56

0.35

0.29

0.28

---

---

0.54

0.26

0.78

0.12

---

---

0.09

0.04

---

0.07

0.04

0.02

0.00

0.2

0.03

2.18

1.55

1.37

0.89

0.71

0.69

0.43

0.38

0.37

0.35

0.31

0.22

0.17

0.14

0.14

0.10

0.09

0.05

0.04

0.04

0.03

0.02

0.01

0.2

0.04

3.46

1.83

---

0.96

0.79

0.76

0.21

0.33

0.23

0.70

0.98

0.51

0.05

0.15

0.15

0.19

0.08

0.05

0.07

0.03

0.38

0.03

0.01

0.05

0.06

3.64

2.15

---

1.42

0.80

1.45

0.32

0.29

0.29

1.12

2.67

0.24

0.01

0.20

0.15

0.17

0.13

0.22

0.10

0.05

0.18

0.05

0.01

0.11

0.05

2.87

3.02

---

2.94

1.26

0.00

0.26

0.25

0.81

1.07

0.27

0.12

0.04

0.22

0.02

0.25

018

0.39

0.12

0.09

0.12

0.07

0.01

0.05

0.07

4.48

3.16

---

3.94

1.25

0.00

0.47

0.47

0.25

0.47

---

0.08

1.27

0.21

0.05

0.33

0.34

0.40

0.32

0.08

0.12

0.05

0.00

0.03

0.07

(根据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2003-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月度统计报告》所提供数据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指南—东盟(2006)》和重要农产品出口月度统计报告(2006-2009)。
根据表三我们可以看出,2003年至2009年中国对东盟平均出口金额最大的前三类农产品是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坚果及其制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蔬菜和水果、坚果制品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出口金额增长稳定,这些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农产品,符合我国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具体来说,2003年~2009年期间中国出口东盟的农产品主要有大蒜、苹果、烟草、柑橘、梨等,而且均有着持续增长的趋势(见表三)。在此期间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具有明显增长,个别年份有所起伏,猪肉、虾制品、食糖等少数农产品出口额逐渐下降。总体而言,出口份额较大的多是初级农产品,包括水果、谷物、蔬菜等,出口的加工农产品所占份额较小,比如食糖0.05亿美元,苹果汁0.05亿美元,猪肉、鸡肉、植物油等出口额也都较小,且年际之间有明显的波动。
由上述特征推断可知: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是基于两地区资源互补的现实选择,中国所出口的农产品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经济水平,出口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进一步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进行着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多元化,以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但主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仍很低,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亟待提高。
由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市场结构分析和产品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出口总体上呈现出较强的资源-市场互补性格局,此格局有利于在今后日益完善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更大的发挥农业出口的潜力。
三.结论与讨论
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给双边地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框架,农产品贸易合作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了显著的特征。
通过对近几年来农产品贸易总额的攀升和贸易逆差拉大的趋势的把握,对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贸易上形成了竞争与互补并存的双重格局。
从互补关系的层面上来讲,由于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与东盟在农产品生产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尤其是中国的温带水果如苹果、梨等在东盟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关税的减免和降低意味着我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下降,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大市场份额,带来发展的良好机遇。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扩大农产品的出口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随着出口的增加,农业、农民的收入也会得到提高,这又会促使农民进一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反过来再促进出口。
从竞争关系的层面上来讲,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由贸易区域内和自由贸易区域外两个维度。在自由贸易区域内,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主要是基于互补性展开,但互相之间仍然存在竞争,比如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国海南热带水果生产商面临来自更具竞争力的马来西亚等热带水果生产商的竞争。在自由贸易区域外中国与东盟都是农业生产和出口大国,而各自向第三方的出口结构非常相似,具体表现为较高的市场相似度指数和产品相似度指数。
在自由贸易区制度框架下形成的双重贸易关系的格局使得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那么如何积极主动地应对呢?
(1)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产品差异性是构成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优势特色农业指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相对商品量较大、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才能充分利用互补优势,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扩大农产品出口增加盈利的重点在于培育良种、发展特色。
(2)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农产品进口增加,使得我国农业在国内市场上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这样会促进政府加快采取各种措施发挥中国各地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结构调整,加速并扩大本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3)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在肉类加工、水产养殖、种植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而东盟在动养殖、水果生产及加工方面的技术优于中国,通过更多的农业合作计划,可以促使双方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双方的农业生产率。
(4)加快农产品出口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是农产品市场发育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及市场分割现象严重、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落后。这种不良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产品国内市场的流通,也不利于农产品及时快速地输往国际市场。因此,要加快西南地区农产品出口的流通效率就要打破地区封锁与垄断,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费用,这就需要强化道路、通信网络、市场、仓储等基础。
(5)建立健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促进贸易顺利开展
由于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之间还没有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导致双方在检验检疫技术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的化学残留问题上极易产生分歧,因此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可能会因此面临各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双方可能会在农产品贸易上产生一系列摩擦。所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一些部门必须建立起合作磋商机制,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进出口检验检疫标准体系,保障中国—东盟贸易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相似性分析口,《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2]李培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特征及结构变化趋势》,《财贸研究》,2007年第4期。
[3]孙林等:《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7期。
[4]孙笑丹:《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结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03年第3期。
[5]杨亮、吕耀:《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及其影响分析》,《资源科学》,2009年第10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