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节约型指标创建优秀论文

时间:2021-07-01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1构建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具体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充分认识、系统研究的科学基础上,指标体系应能全面涵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内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指标的设置要简单明了,容易理解,要考虑数据取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最好是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尽可能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重点指标。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区发展的水平,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同时,应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并将指标分类,使指标体系结构清楚,便于使用。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指标体系应反映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反映出被评价系统的主要特征和状况。同时,对于要表达的各个体系,指标选取应强调代表性、典型性,避免选择意义相近、重复的指标,使指标体系简洁易用。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动态可比和横向可比的功能。动态可比是指一个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比较;横向可比是指在不同城市在统一时间上对综合评价指标数值的排序比较,说明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在可比性原则要求下,统计指标的选择应涵义明确,口径一致,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国际规范和国内现行统计制度要求,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2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评价指标建立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项原则经过量化后基本上能反映出经济流程中的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及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情况。此外,反映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除了强调反映资源环境要素外,还应该考虑经济及社会要素。经济要素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利用及环境影响程度,社会要素一定程度上能动性地影响经济、资源环境要素。

(1)人均绿地面积(平方米):指绿地面积和总占地面积的比例。指向公众开放的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各类公园、街旁游园,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详细的说,绿地面积包括的内容比较多,比如集中的组团绿化、路边绿化、草坪砖、墙体或屋顶绿化等等,都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入绿地指标。

(2)人均GDP(元/人):指每人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实力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发展循环经济,本质上还是要发展经济,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同时强大的经济实力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促进其持续发展。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以现期价格购买基期选定的商品组合除以基期价格购买基期选定的商品组合的比值,是反映通胀率的一种拉氏物价指数。

(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指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用于衡量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总体上看第三产业属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为此,该值越高,表明循环经济发展程度越高。

(5)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在中国的先阶段,GDP的增长中固定资产投资占很大的部分。所以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能促进GDP的增长,其占GDP的比重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

(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反映了区域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及竞争力程度。高技术产业一般是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技术产业产值占GDP比例在40%以上,表明社会的知识化、智能化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平,国民经济基本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

(7)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指在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中,用于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包括工业新老污染源治理工程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以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所投入的资金。其占区域GDP的比重。该指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反映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力度,同时也体现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情况。

(8)万元GDP能耗:指报告期内某地区能源消耗总量与GDP之比。其中能源总量指用于企业生产、生活的煤、电、油等能源的消耗。计算时能源均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折合系数折成标准煤。它反映了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是衡量工业企业能源消耗的主要指标,直接体现了工业的能源利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9)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该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及绿色消费意识程度。城市生活垃圾问题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人口增加变得日益突出,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很大程度上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该值越高,说明该地区城市垃圾减量化工作突出,有利于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10)污染物排放强度:指报告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主要考虑COD和S02与GDP的比值表示)。污染物排放强度可以直观体现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水平,同时也能够综合反映出生产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测量有机和无机物质化学所消耗氧的质量浓度的水污染指数。它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它利用化学氧化剂,将水样中的还原物质加以氧化,然后从剩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其值越小,说明水质污染程度越轻。

(1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从宏观上反映了区域工业用水及节水水平的程度,反映了工业企业节水技术及程度。

(1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指报告期内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生活污水占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比例,用于说明城市所具备的处理生活污水的能力及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数值越高,则对受纳水体的影响程度越低。对循环经济发展效果的评价是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的最主要作用之一,是循环经济发展从理论探讨阶段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的前提。循环经济评价是以循环经济系统为评价对象,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依据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系统的发展状态、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为指导循环经济提供决策依据。

3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分析

对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现状进行评价:通过循环经济评价来反映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状况,判断和测度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公众了解循环经济发展现状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切实做好有关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通过应用长时间连续性的循环经济评价数据,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作出定量描述,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各方面状态的变化趋势。通过循环经济评价发现阻碍其发展的不利环节,为优化宏观管理及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依据。因此,循环经济评价对于各级地方政府和各个决策部门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政策性工具,也是促进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重要信息来源。正确评价当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状态;准确预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趋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排警措施,并能准确测试调控效果。从而为循环经济发展决策提供借鉴和预兆,更为有效地提高循环经济发展决策水平。

4结束语

循环经济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所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方式,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面对有限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才能实现更大范围和更高效率的资源循环利用。同时不断拓展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范围,从源和流两个方面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