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与发展思路

时间:2020-08-07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下,立足“三农”问题重要性,从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出发,探索“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路径,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三农”问题;发展路径;

Abstract:Standinginaneweraunderthenewhistoricalposition,basedontheimportanceof"ThreeRuralIssues"inthispaper,itanalyzedtheNewEraofagricultureandruraldevelopmentwhichisnotsufficient,thecontradictionofunbalanced,andexploredthe"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farmers"developmentpath,promotedthedevelopmentofagriculture.Itisinfavorofruralareastobuildthebeautifulcountryside,RuralRevitalization,andprovidestheoreticalsupportandpracticalsupport.

Keyword:theNewEra;"ThreeRuralIssues"problems;developmentofpath;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面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想方设法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帮助农民增收增产,使城乡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共同谱写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篇章。

1、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新起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10关于新时代的起点,学术理论界有不同看法,但学界更多的学者认为新时代的历史起点是党的十八大。也就是说,从党的十八大起,我国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开始进入了新时代。如中国共产党党史专家石仲泉在光明网发表文章指出:“新时代要从历史的维度进行关照,新时代既‘承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开创的,新时代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又‘启后’,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文章中他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正是立足于这五年极不平凡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才成为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1]8综上所述,理论学术界更多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大事、难事的办成、党和国家发展所取得历史性成就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党的十八大为历史起点的基础性原因,所以新时代历史起点是党的十八大。

2、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

2.1、农业农村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2013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村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7月在吉林调研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32


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村面积大、农民人口多的国家来说,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能说我国实现了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共同富裕,也不能说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了。所以,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

2.2、推进“三农”发展,助力“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线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2020年为起点分两步走,第一步,“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着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1]28;第二步,“从2035-2050年,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29“食为政首,农为邦本。”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关系到十三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关系到二三产业的原材料供应,关系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我国是农业大国,现阶段我国国情表现之一就是农村面积大,农村人口多,农村发展薄弱且不平衡、不充分,面对着农村发展现状,面对着“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2020年以后新的“两步走”发展战略对农村、农业支撑的要求,现在农业农村发展现状还不能完全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目标,所以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农业,解决好“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情况及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表现

3.1、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整体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党中央强农惠农政策,我国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新的面貌和新的气象,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提高,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形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发展还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农民增收共富的任务还很艰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现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弱,城乡差距依旧较大。要采取超常规振兴措施,在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制度设计、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2]209-210

3.2、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表现

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农民自身等因素,加上原有发展基础薄弱,使得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旧突出,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城乡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任务还比较艰巨。

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表现:一是广大农村地区除了少数地方经济比较发达以外,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于城市来说落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较小。城乡发展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差距较大。少数农村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等因素还处于贫困状态,扶贫压力较大;二是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现阶段,一些农村地区除了交通条件比以前有较大改善之外,在供水供电、生态环境、网络资源、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等方面与城市有差距,有的差距还比较大,与美好乡村建设目标也存有一定差距;三是城镇化水平低。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经济落后,缺乏工商业支撑,城镇化水平低;四是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基本上依靠一年两季的种田收入,除去化肥农药种子等种地成本,利润不高。如果没有国家对农民的补贴,有的甚至只够成本,农业产出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地积极性;五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一些地方,农民除了能收看到有限的电视节目外,几乎没有其他文化娱乐项目,精神文化形式单一,不利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六是农村教育事业相对落后。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育水平相对城市低,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培养和教育;七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自我意识、自主意识、主体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给“三农”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也不利于农村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

4、新时代推进“三农”发展实践路径

面对广大农村发展现状,面对着农村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面临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要立足于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在原有基础上积极探索促进“三农”发展实践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为实现立足2020年时间点“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奠定农业物质基础。

4.1、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徽省视察时在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一方面突出发展农业生产力,同时又要不断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要突出绿色农业发展,把优质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农业创新力度,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农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种植结构等,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水平和效益,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实现农业供需平衡。

4.2、持续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城市而言不太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4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帮助农村在交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环境整治、农村学校硬件建设、网络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完善公共设施功能,在教育、卫生、商服、休闲、老年公寓、社区服务和污水处理等公共设施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完善公共设施功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做到有绿化、有亮化、道路通达、下水管网齐全,使农民和城市市民一样享受到完善的公共设施带来的生活上的便利[3]。

4.3、持续加强农民主体意识,培养新型农民

随着我国振兴乡村战略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广大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有头脑、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新型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在带领帮助其他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能够发挥他们特有的作用。要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农民主体意识,培育新型农民。一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二要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三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4.4、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以“第一书记”为代表的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农村干部的培养、使用和锻炼。要“培养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能和农民打成一片的农村工作队伍。政府要培育培养农村工作队伍人员,提高他们政策理论水平和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本领。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县乡党委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要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从毕业大学生中选出优秀村官,选好“第一书记”,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把他们的能量激发出来,带领农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2]215。

4.5、大力培育农村市场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除了种植粮食外,还种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同时还有畜牧业、渔业等养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多样化的种植业结构需要广阔的销售市场,现有销售市场还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要培育农民经纪人,利用网络技术积极培育农村电商,扩大农村销售市场潜力,培育和扩大农产品市场,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帮助农民增收致富[4]。

4.6、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立足于农村现有条件和资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瞄准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强化质量兴农,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程化监管,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同时,保护资源和环境,全面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农业节水行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示范,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2]214

4.7、继续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帮助村、户彻底脱贫

落实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民富起来。政府要在人员、资金、政策制定和执行上下功夫,帮助个别贫困户、贫困村彻底脱贫,这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在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征程中,绝不能让一个村、一个人掉队,保证全员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5、结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发展“三农”的意义重大。我们要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条件下,加快农村、农业发展步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民、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49-55.
[4]熊小林.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探究农业农村现代化方略——“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8(1):138-143.

    余建杰.新时代视阈下“三农”问题发展路径[J].蚌埠学院学报,2019,8(06):86-89.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