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税与会计的理论体系、操作规则等逐渐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财会文书的处理相应地走向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然而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及调查显示,财税写作中的问题比较多,有的形式上积习难返,有的表述上自成一套,制约着财会文书规范化进程。所以,根据应用写作在财税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予积极的正确的应对,才能收到到良好的效果。
一、应用写作在财税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文体不符。很多朋友脑子里没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大的文体概念,不知道这些文体各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此,写的文章常常在大的类型上就是混乱的。至于大类中具体小类的差异(例如,“应用文”中“公文”与“事务文书”的区别;“公文”中“上行文”与“下行文”的区别,各相邻文种间的细微区别(如“通知”、“通告”与“通报”的区别),就更不清楚了,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不伦不类。
(二)主题不突出。很多朋友在写作中经常犯这样一些毛病,在一篇公文中出现多件事情,即想阐述这个观点,又想说明那个问题,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你到底想说啥,从而造成主旨不明确。如请示的一文多事,如在撰写领导讲话稿时,撰写者如何表现领导者意图,撰写讲话稿前领导没有具体的思路,讲话稿很容易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单纯成为撰写者的个人意思的表达,而非领导者的思想,这些都是主旨不明确的表现等等。
(三)材料选择不适宜。一些朋友提出,在应用写作中,尤其是写总结,总想把一年来所作的所有事情都写进去,凡是跟主题有关的所有正面材料都不想舍弃,结果造成文章没有重点,臃肿累赘;还有的人说写演讲稿时有材料,但不知道用哪些,写得不生动等,这些都属于有材料但不会进行合理的取舍;一些人提出,写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等感到内容空洞,较难下笔;工作总结过于简单、罗列,不能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有流水账的意味,这些属于材料不足、干瘪的问题。
(四)结构不合理。由于生硬的模仿、套用,许多公务人员的文章形成呆板格局,不能因文而异。各类应用文体文头、主体、文尾的构成,标题的制作,正文的撰写,特定的书写格式等都不能马虎。有些公务人员对此很不重视,常常随意处之,因小失大,给文件处理、工作开展带来不便甚至损失。
(五)表达方式欠准确。各类文章在表达方式上各不相同,换句话说,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法与各类文章都有对应关系,许多公务人员对各种表现手法的区别以及手法与文体的对应关系了解不深,手法的混用自然造成文章的不合体。
(六)语言上的问题。各种文体的文章,彼此都有不同的语言使用习惯,甚至一些文体还有固定的惯用语,有些人不注意或是不懂它们彼此的区别,所以常常会出现用文学语言去写应用文的荒唐事。
还有写完后不注意修改问题,作者的写作基础及知识累积问题等等。
二、财税系统应用写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及方法
以上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也就是一个大的问题,即如何写好应用文的问题。而要想写好应用文,也不外乎从写好文章的六要素谈起。不管哪一种文体的写作,都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修改。对一个人来说,只有灵魂高尚、血肉丰满、骨骼健壮、细胞活跃、服装得体、修饰得当,内在和外在都很美的人才是一个完美的人。而对一篇文章来说,只有主题明确、材料丰富、结构匀称、语言恰当、表达得体、修改到位,内容和形式都很完美的文章,才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根据以上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方法。
(一)解决文章“合体”方面的问题
要认真学习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搞清楚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以及各种表现手法在不同文体当中对应的运用关系,了解应用文体的构成及写作思路,从本质上把握其特点。即:文章写作共分两大部分:一是审美文体的写作,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二是应用文体的写作,包括行政公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从大的文章体式上分清类别,从而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章的写作中,不至于文体混淆,更不会出现用写其它文体的方式去写应用文。
(二)解决文章主题明确方面的问题
主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税收应用文的主题要言之有理,主题的质量决定着一篇文章思想的敏锐程度与价值的优劣高下,影响着文章存在的生命力,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说文章材料丰富而主题不明确,那就犯了我们常说的“魂不附体”病。
确立文章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正确:主题正确,就是指文章的观点正确,认识全面,能够高度概括和揭示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作者传递给读者的思想要符合人民的愿望和时代的要求,符合客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和本来面貌,符合实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做到主题正确,就要锻炼作者的思考力,只有作者的思想、观点、立场和认识正确,文章的主题才能正确。
2.深刻:深刻是指文章的主题要有思想深度,要反映和揭示出蕴藏在事物内部的本质意义。不管写什么文章,都不要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罗列上,这就要求作者要做观察事物、研究事物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典型材料,提出重要问题,挖掘深刻道理,表现真知灼见。如果文章的主题不能给人以启迪,那就没多少思想价值了。对于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体,所表现出的主题思想一定要深刻,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来。
3.新颖:新颖是指文章主题不要人云亦云,要不落俗套,要写出“人人胸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来。“文章贵在有新意”,就是这个意思。人们从米开朗基罗的画稿中发现他既没有描绘军号声中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场面,也没有描绘硝烟滚滚的紧张气氛,而是别出心裁地构画了这样一个画面:在战斗即将开始的时刻,正在河边洗澡的士兵,突然听到了战斗的号角,急急忙忙到岸上集合。以此来表现佛罗伦萨人民昂扬的斗志,随时准备履行保卫祖国的职责。从米开朗基罗的画稿上虽然看不到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但透过画面,完全可以想象到这场战斗的胜利,米开朗基罗这种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构思,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写文章亦是如此讲求创新。
4.集中:集中是说主题要简明和单一。古人云“立意要纯”,也就是说,无论写多复杂的事务,主旨都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即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必然导致目的不明确,中心思想不突出,对应用写作更适用。公文中往往是“一事一文”,如“请示”、“批复”、“函”、“通知”等。
(三)解决文章材料选择方面的问题。
材料是指作者为了某一写作目的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搜集、积累或写在文章中用以表现主题的一系列生活现象和理论依据。在税收应用文写作中,凡是用来提炼和表现应用文主题的事实和观念都是材料,它是用来支撑观点的,没有材料的支撑,主题就无法成立,更谈不上有什么说服力。在审美文体当中要追求丰满美,在应用文体当中要追求骨感美。
财税应用文的材料要言之有物,从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直接感受和摄取直接材料,通过阅读和学习来接收前人已经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东西,但它仍是缘于社会生活和实践的间接材料。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梁实秋的散文等作品都直接源于作者本人的生活。应用文写作作者更是需要积累大量的材料,写作前要注意找素材、重积累、实事求是。很多人写文章时现去翻材料,现上轿现包脚,这样很难写出一篇好文章来,这就要求作者写作前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功夫要下到平时,随时积累、随时总结,手里、脑子里得有东西,不要临时抱佛脚。那么平时都积累哪些材料呢?上级文件、领导讲话、领导意图、会议通知、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要求、活动记录、调查报告、基层汇报、典型事例、日常简报、通讯报道、报刊杂志、备忘录、群众见解及群众语言等。积累的方法是处处留心,看到就摘,处处留意,听到就记,多融进一些来自第一线的“原汁原味”,所以一篇好文章的作者一般都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调查过的事情,经过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而出,这样的文章有血有肉、有内容、不空洞。在搜集资料和写总结的时候还要注意实事求是。
(四)解决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
结构就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是对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处理,使文章成为一个紧密、有机、统一的整体。一篇文章中,如果说观点如同人的灵魂,材料是血肉,语言是外表,那么结构就是人体的骨架,是观点、材料赖以依托的地方。一个骨骼不健全的人决不可能是一个健康、完美的人。文章是内容和结构的统一体。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内容一段段一层层的有条有理的组织起来,那么再好的内容、再好的语言也无所附着。兰德尔说“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础”,“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
(五)解决文章语言使用方面的问题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思想只有穿上语言的外衣才能转化为现实。
应用文的语言不如文学语言创造性强,这就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觉得应用文的语言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其实,应用文和文学都同样需要作者有很高的语言修养。不同的是文学语言要求新异活泼,应用文语言则要求规范严谨,行政公文的语言更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古人曾经说过:“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公文语言一旦出现错、漏、岐解,轻则败坏机关的名誉,重则给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当然,语言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磨炼。
(六)解决文章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
表达方式,就是语言运用的手段和方法,它是由写作目的和表现内容决定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对一篇文章而言,表达方式式文章体裁的重要标志。叙述描写用得多,就是记叙文;议论用得多,就是以论文;抒情用得多就是散文;说明用得多就是说明文。对应用文来说主要用的是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且不能用通常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的标准去分类。在应用文内部,虽然有时仍然把表达方式作为内部不同文体的参考因素,如决议中,议论的成分多一些;通报中,叙述的成分多一些;但在多数情况下,三种表达方式是综合运用的,无法绝然分开。
(七)解决文章修改方面的问题
修改是指改正文章中存在的各种错误和缺点,提高文章质量。修改是一个对文章“增、删、调、改”的过程。修改是保证文章质量的必要环节,“善做不如善改”;修改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文章写出来不是给自己看的,应用文更是要读者理解和遵照执行的,所以作者更是要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精心修改过的文章呈现给读者,这既是作者严谨务实写作态度的体现,又是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负责;修改更是作者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修改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强写作者对词语和语体的敏感性,提高文体的自觉意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修改是提高作者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
应用写作能力是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他与写作者的阅读、经验、教养、理论水平、道德情操、语言文字水平等都有密切关系。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应用写作水平,就不但要读有字书,还要读无字书,要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广泛的实践能力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