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纳税筹划是融合了公司经营活动的理财行为,通过各种筹划技术和方法来减少税收支出,增加税后收益,这种合法的筹划行为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广泛应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产权关系复杂化、关联交易普遍化、投资领域多元化等复杂的财务特征为开展纳税筹划创造了空间。
关键词:财务管理纳税筹划结合
实施纳税筹划是企业纳税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它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运行效果,有利于增强纳税人的法制观念,提高公民纳税意识有利于保障国家税收收入的源泉,研究企业纳税筹划问题也是当前企业关注的重点。
一、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结合的意义
对企业而言,一方面税收筹划可以使企业直接或间接降低税收成本,尽可能的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资回报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另一方面税收筹划可以促使企业合理安排其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财务管理活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税收筹娜不只是在税负上避重就轻,更重要的是通过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增强企业纳税意识,从而促进其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企业所得税作为国家参与企业经济利益的分配的一个税种,贯穿于财务决策的始终,制约着企业的会计收益和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且它的税源广,税负弹性大,具有很大的筹划空间,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的重点。
二、纳税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误区
纳税筹划的根本出发点是在现行税法许可的情况下,通过经济形式或账务处理的合理表现形式,降低综合税负,或者减少现金流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现金流量优化。从这个角度上说,纳税筹划是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工作内容,其目标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一致的。但在现实操作中,若干企业的领导者或者财务、税务人员却对于纳税筹划的认识与行为存在一些误区,制约了企业纳税筹划的健康发展,严重的甚至为企业人为地制造了一些税务风险隐患。笔者认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一时的成本/现金节约,忽视可能的税务风险
从理论上讲,纳税筹划可以针对一切税种和所在经济活动,但实际上纳税筹划要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筹划风险分析和分析其经济上的可行性。当前,一些企业过分偏重纳税筹划给公司带来的收益,忽视筹划成本,使纳税人眼睛仅仅盯向纳税筹划的获得性,忽略了其成本付出和筹划风险。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以前房地产企业拍卖土地后,其契税缴纳金额高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为了“节税”,某些地产企业就通过“筹划”,也政府签订“阴阳合同”,降低土地成交标的金额,以达到减税的目的。这种行为,往往不是真正意义的筹划,一般会被税务机关定为“偷税”,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又如,某些企业由于签批流程麻烦,或者一时的现金流短缺,对于代扣代缴境外所得税不按时申报,又不主动承担滞纳金,看起来一时形成了现金节约,但也造成了税收风险,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税务风险。因此,正确权衡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纳税筹划的终极目标。
(二)注重静态的策划方案,忽视现实的操作实施
大多数企业在选定筹划方案后,忽略税收政策、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等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致使原本很好的筹划方案,由于没有适时调整而失效,有的只重视方案设计,忽视方案制造,相关部门也不预以配合,使得纳税筹划方案在实施中流于形式。
(三)注重个案的经验影响,忽视税务法规的变化
由于经济事项的千差万别,税务法规的逐步完善,税务人员认识水平的提高,导致前期纳税筹划个案的经验往往不能成功运用于后期的类似案例。但往往不少企业过于看重过往案例的成功经验,从而对于经办人员、筹划人员、税务机关存在看法。这方面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及财务人员有正确的认识,要动态分析经济事项,不断学习新的税收法规与征管政策,保持纳税筹划的灵活性。
(四)片面夸大税收筹划的作用,忽视筹划的局限性
企业重视纳税筹划在当前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往往若干的企业夸大了筹划的作用,认为筹划可以解决一切税收问题,从而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或者是办税人员提出了过高的要求。认为如果办不了筹划,或者不能达到节税,就是工作没有做好,或者是与税务机关的“沟通出了问题”。如前所述,企业所在的纳税环境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企业必须认识到,纳税筹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利用现行政策中对于企业有利的条款,而并且一劳永逸。纳税筹划总是在税法的不断完善与征收力度的不断加强这个大趋势中进行的,任何纳税筹划都具有这方面的局限性,这也需要企业有着正确的认识。
三、企业财务管理在纳税筹划中的作用与改进
事实上,纳税筹划完全可以贯穿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作为财务管理的常规工作引起各级财务人员的重视,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利润分配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寻求税收筹划点,并通过案例的对比分析,为企业税收筹划的具体实施提供可行方案。由于税收筹划有风险,如何减小风险对税收筹划的影响,充分利用这些不确定性,来提高税收筹划决策方案的准确性和价值,也是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进行相应考虑。
(一)利用政策法规进行纳税筹划
如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基本税率变为25%,所以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所得税筹划策略。税率增加的企业,可以采取尽早确认收入和延迟费用的方法以减轻其实际税负。此外,我国增值税从2009年起实行“消费型”政策,因此,在购置动产时,可以充分考虑时间因素,以便尽可能的享受进项税冲抵。企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等于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等后的余额乘以对应的税率。可见,由于所得税的计算比较复杂,扣除的项目比较多,因此,在扣除项目下,企业可以多下工夫,研究税法规定,采用税收筹划手段,对可以依法扣除的项目绝不遗漏,对有多种选择的扣除方案,选择最有利企业的方案,从而可以减少所得税的缴纳,获得税收利益。
(二)利用融资方式借助财务杠杆的筹划
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权益方式融资,二是负债方式融资。从财务效益角度考虑,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资本成本的差异,而所得税的存在正是这种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新税法的基本税率33%降低到25%,但负债融资仍能够获得“税收挡板”的好处。如果只考虑税收负担,不考虑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和负债的财务风险,负债筹资所具有的优势在于,企业的借款利息可以在税前作为费用列支,有抵税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考虑到企业的最佳资本架构和负债的财务风险后,如何识别负债筹资方式与权益筹资方式的优越性以及不同规模的负债筹资的优缺点?这里以权益资本收益率来作为衡量标准。根据财务杠杆原理,只要企业息税前投资收益率高于负债成本率(税前),增加负债额度,提高负债的比重,就会带来权益资金收益水平提高的效应。但是随着负债比例的提高,企业权益的财务风险及负债筹资成本必然相应增加,以致负债的税前成本超过了息税前投资收益率,权益资金收益率就会随着负债额度提高而下降。因此,企业必须确定负债的总规模,将负债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即负债筹资所带来的收益要能抵消由于负债筹资比重的增大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及筹资风险成本的增加。
(三)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形式的所得税筹划
原内资企业所得税税法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为纳税人进行就地纳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则是实行企业总机构汇总纳税。新税法统一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方式,明确规定“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也就是以企业法人为纳税人。另外,“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制度下,企业在设立分支机构时应该进行纳税筹划,就应该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如:分公司与子公司的选择、注册地选择等等。
(四)选择会计政策有利于税收筹划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纳税筹划也要包括会计政策选择筹划。企业与纳税筹划相关的主要会计政策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收入确认原则等都有实施纳税筹划的空间。比如当前,融资租赁已成为借以实现税收筹划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税收筹划是融资租赁费用中由承租方支付的手续费及安装交付使用后的利息(体现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计入财务费用),可以在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租金不能扣除),因此其筹资成本较权益资金成本要低。二是融资租入设备的改良支出可以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短于五年时间内摊销,而企业自有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则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只能增加原值,在该项资产的剩余折旧期限(一般不会少于五年)内摊销。因此,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情况下,融资租入设备更能体现节税效应。
四、结论
税收是任何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联系最紧密的经济事项,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纳税筹划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情况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企业纳税的理由多么合理,税收都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因此纳税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这需要企业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与纳税环境中,合理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与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芬.新企业所得税法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变化.现代经济信息,2008,(7).
[2]王琼艺.谈企业如何完善纳税筹划.商业会计,2005,(6).
[3]邵连珍.对运用会计核算进行纳税筹划的认识与思考.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