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文献综述专业农业科技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农业科技类学士学位论文,与农业科技需求文献述评相关论文范文检索,适合农业科技及科技发展及需求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农业科技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回溯了国内外农业科技需求的相关文献,对目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大致分类.指出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遵循了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两种路径,并分析了各自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目前中国农业科技需求研究所需要突破的几个问题.
关 键 词 :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体系;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F303.2;G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453-05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而要发展农业科技首先必须要弄清科技需求.尤其是在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新科技不断涌现的背景下,不断衍生出新的农业科技需求.在各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把握农业科技需求,实现资源最有效的配置就成了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外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农业科技需求的研究,特别是中国已经将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探寻有效农业科技需求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的背景下,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日渐深入.
本文旨在回溯国内外农业科技需求的相关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并分类,探讨目前农业科技需求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路径,发现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农业科技需求研究拟突破的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日后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国外农业科技需求研究文献综述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无论在研发还是应用推广上都领先于中国,其对农业科技需求的研究与实践也都早于中国.就研究的方向来看,国外的相关文献更侧重于实践领域,而对农业科技需求宏观制度性的探讨较少.从搜集到的国外文献来看,对农业科技需求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1 环境、技术变迁与农业科技需求变动的关系
农业产业的发展受环境和技术的影响较大,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将农业产出视作是环境与科技的结合体,一旦农业发展的环境与技术发生变迁,即会带来农业需求的变动,这一点很早就得到了国外学者的认同.2002年Tilman等[1]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典文献,指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农业面临的挑战,并依据这些挑战划定了新环境、新技术背景下的农业科技需求,包括化肥效能提升、节水节能、土壤肥力保存、病虫防治等生态农业技术.
Rabbinge[2]则是具体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科技带来的调整,分别从农、林、牧、渔4个方面阐述了农业科技需求的方向.根据其结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①农作物胚质改进技术.为了适应新的气候环境,需要改进农作物种质和胚质,以应对越来越多的非生物应力(Abiotic stresses);②人畜防疫技术.由于气候改变带来了整体环境的剧变,人畜间疫病双向性流动越来越频繁,需要强化人畜防疫技术加以应对;③环境服务付款机制(PES).这一机制属于社会管理技术创新.
1.2 农民、农业组织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影响
这一类研究方向的内容受到国外学术界的重视.由于发达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差异,农业科技需求除了受农民个体的影响之外,还受农民组织或利益团体的整体性影响.
Chambers等[3]分析了农民个体需求在农业科技当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农民需求第一”的科技供需模型.Adesina等[4]指出农民的农业科技选择和决策除了受投入—产出衡量的影响之外,还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素质以及相关组织功能作用的影响,并以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和西非等国为例加以说明.
除了农民个体的农业科技需求之外,农业相关的利益团体和各种组织也存在着需求,且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Guttman[5]早在1968年就指出了在美国的州这一层面,越来越多的大农户和农业公司开始联合,通过形成利益团体实现“院外活动”将自己的农业科技诉求付诸于实践.随着美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科技的不断应用与推广,除了原先个别大农户和农业公司组成的利益团体之外,由大多数农民组成的农民组织(Farmers anizations, FOs)在整合农民农业科技诉求和影响农业科技供给上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
1.3 农业科技需求的影响因素
这类研究重点分析农业科技需求的外在背景,以及有哪些因素和变量制约影响农民的需求偏好.如Feder[7]指出由于存在未来不可预见性、信息不对称性等,可以将农民的科技需求视作为在不确定背景下的决策问题,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阻碍了农民新的科技需求.
1.4 农业科技需求的保障机制
农业科技需求是农业科技供需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也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加以辅助和支撑,国外学术界就这一领域的诸多具体方面展开了较多的研究和探讨.
Kitchen等[8]分析指出农业科技教育是农业科技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帮助促成农业科技的有效吸收,也有利于形成有效需求.Gill等[9]则探讨了农业科技研究基金制度,他们指出有效的科研基金制度是农业科技供需的有效保障,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基金制度已经阻碍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因此需要引入竞争性农业科技基金制度(CATFs).
2.国内农业科技需求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农业科技发展贡献率不断提升,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对现代农业的前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上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上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也促使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关注农业科技及其需求问题.从我们搜集查阅的文献来看,国内对这一领域的探讨和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宏观层面的规划及探讨
这一方面的探讨多是政府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便明确指出“必须把科技进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根本措施”,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提出了以高新技术带动农业技术升级、延长农业产业链、综合开发农林生态技术、发展工厂化农业的发展思路,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较长阶段内需要攻关的农业科技领域[10]. 《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对“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要提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科技服务能力,以分别促进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经营主体转变、提升农业科技整体效率.并提出了从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农业人才培养与教育以及完善保障机制4个方面来满足农业科技需求[11].这一发展思路在《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中也有体现[12].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农业科技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学术论文、专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7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学术界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宏观层面也有研究.欧阳晓光[13]以农业、农村、农民为纵轴,产业、区域和个人为横轴划分了不同层次的科技需求.中国“三农”发展存在9种不同的科技需求,每种都对应了不同的层面和对象.
2.2 不同区域间的农业科技需求状况
前一类研究是站在全国以及整个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来对农业科技需求进行规划和研究,由于不同区域、地区的农业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其农业科技需求也各不相同.除了要以国家宏观整体规划为指导之外,也需要对不同区域间的差异状况进行探讨.许多学者从中观的角度对某一区域或某一省份的农业科技需求状况进行了研究.
侯向阳[14]在总结了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特点与瓶颈的基础上,指出其农业需求主要聚集于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和草食畜牧业技术等方面,分析了面向西部开发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在如何进一步促进西部农业科技发展上,他提出了“西部大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设想.杨瑞珍等[15]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西部地区农村的科技需求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农村的需求主要聚焦于良种、种植与养殖新技术、防病防疫等基本农业技术上,而资金缺乏则是导致农业科技需求难以满足的主要原因,此外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和渠道单一也制约了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与推广.胡树华等[16]在总结了中部5省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和主要问题基础之上,指出通过规模化实现科技的集群效应是重要的需求,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了包含组织联动、集群创新、科技增值和重点发展在内的“农业科技密集区战略”.
罗卫平等[17]在整理收集广东省农村的面板数据基础之上,对农业科技需求状况进行分析,指出除了基础性农业科技需求之外,还衍生出新的需求,包括食品安全、生态技术、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信息化等方面的科技需求.董颖聪等[18]分析指出,广西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粮食安全、重点产业、新农村建设、农产品质量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
2.3 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
这类研究主要是从农民这一群体出发探讨其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问题.由于农民是农业科技的直接受众群体,而且很多时候也是直接操作者,因此考察农民的农业需求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国内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之一.
奉公等[19]从农业科技供给、传播与应用的角度,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民农业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农业技术真假、市场风险、成本与收益、市场信息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技术市场的对策建议.王国辉等[20]对农民农业需求的强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性别、年龄、家庭收入、收入结构等对农民的农业需求有较大影响.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农民类型确定不同的农业科技传播渠道,并有效地关注农业科技需求中的弱势群体.郭玲利等[21]对四川雅安、资阳、眉山等地的农民进行调研分析其农业科技需求特征,指出农民对减本高效的科技需求较高,而产后环节的科技需求不足.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制约因素,具体包括规模经营效应弱、技术风险较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滞后.李波等[22]在选取了农业科技需求内容和影响因素指标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他们分析得出,地理位置、性别、家庭劳动力、信息等变量为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他们提出要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信息体系,增强农业科技的地区适用性,并通过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促使农村劳动力回流.
除了采用实证分析研究农民的科技需求之外,还有学者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总括性的探讨.张改清等[23]在回溯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农民科技需求不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供给信息沟通渠道、农民技术应用与市场风险、农民科技供需不均衡等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通过农业科技主体多元化与改制实现信息和科技的有效供给.
2.4 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均衡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内容除了探讨中国农业科技需求的现状之外,更将农业科技供给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了进来,着重分析两者的均衡状态及问题.这种考察方式考虑了目前农业供给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发现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也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向.
张永坤[24]分析了中国目前农业科技供给的现状,指出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丰富,但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的现实困境.根据其分析,农业科技结构和管理体制是影响有效供给和需求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被学者张正河[25]重申,他指出要将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同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进行区分,在考察农业需求时要结合农业供给现状.根据其结论,由于农业科研经费限制、成果转化率低、科研资源浪费等情况导致目前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此外,部门、区域、学科的条块划分与限制,也降低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实际效率.
2.5 农业科技需求各具体内容相关研究
这类研究侧重于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探讨农业科技需求的某个组成部分或具体的内容,如农业科技需求的保障体系、生态农业科技需求、某一农业产品科技需求等.如籍增顺[26]重点研究了农业科技需求的保障体系,包括农业科技投资机制、运行机制等.张正卓等[27]则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分析了兰州市农产品安全的科技需求状况,分析哪些科技是目前兰州市农业的关键技术问题.费震江等[28]则是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中的科技需求问题.
3.文献述评及研究展望 3.1 文献述评
国外农业科技需求的研究多是以各国的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科技背景为基础,由于这些背景上的差异,使得中国与国外农业科技需求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如不同生态环境带来的需求差异,再如农民组织和利益团体对科技需求的影响程度差异等.但国外的相关研究也给中国农业科技需求研究指明了方向,不仅仅包括在现阶段及未来一段时间,农业科技需求需要作何调整以适应新气候环境的变化,也包括要对哪些制度和机制进行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供需的均衡.因此,在研究中国农业科技需求问题时,除了要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更要注意结合中国目前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国内农业科技需求的研究方向来看,基本遵循了以下两种路径.
3.1.1 农业科技需求制度层面的研究 这类研究倾向于将农业科技需求作为一个体系,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探讨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在有的研究中也将农业科技供给纳入进来,探讨两者的均衡问题,这样的研究思路将整个农业科技供需制度大致勾勒出来,为这一领域后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具体的对策上,这种路径也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制度、政策方面的完善建议.总的来看,制度层面的研究路径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理解农业科技需求的大致框架和产业整体发展导向,这是相关研究的前提基础.
不过,由于这一路径思维层面的高维度,使得其无法考察某一具体领域、地域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许多分析缺少相应的支撑.在需求体系的划分上,也仅仅给出大致的框架,没有细化到具体可量化的指标,使得这类研究存在一种“有体无系”的状况[29].此外,这一路径的研究尚不深入,更多地停留在对农业科技供需的表层论述,很少涉及到有效供给和需求的均衡问题.
3.1.2 农业科技需求操作层面的研究 遵循这一路径的研究回避了宏观层面的探讨,而是将农业科技需求划分为不同的内容和领域,直接研究其具体的需求问题,如农产品安全科技需求、农业科技需求保障机制等.由于这类研究探讨的是具体可操作的科技问题,辅之以实证数据或案例,使得其更具有实务性、说服力.而且操作层面路径下采用了多种分析测评方法,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影响因素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