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儿童谎的综述相关函授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为您写儿童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儿童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儿童谎的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包括关于儿童及原型及理论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儿童论文范文。

摘 要 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说谎行为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论文主要介绍了儿童说谎的认知、儿童说谎行为及与儿童说谎相关的影响因素的研究,给这些研究成果做出总结的同时,希望能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迪.

关 键 词 儿童 说谎行为 说谎认知

中图分类号:G844 文献标识码:A

A Review of the Study on Children's Lying

Abstract Since 1980s of twenties century, Children's lying has bee a mian research topic in psychological field. This paper will shows the research on cognition of children's lying, act of children's lying and contributing factors of children's lying. It also aims to show the furure direction of study in this field.


这篇论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wenxian/457726.html

Key words children; lying ; cognition of lying

关于说谎这个问题的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最早要追溯到1877年达尔文,通过对自己两岁儿子说谎行为的观察,做了观察报告(Darwin, 1877).自皮亚杰研究后,研究者对说谎的认知和说谎行为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幼儿说谎的研究进行回顾,希望对这些已有成果进行梳理,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1.说谎的认知的研究

对说谎的概念心理学家们一直都没有过统一的定论.Lee等人(2000)将说谎定义为个体有意识地传递错误信息而使接受者形成错误信念的行为.

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相继提出了说谎认知的不同理论模型.与说谎认知发展有关的三大理论是:命题理论、原型理论与民俗模型.命题理论认为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可以称为谎言:说话者向听者做了一个虚假陈述;说话者认为这陈述是虚假的;说话者想引导听者相信这个陈述是真的.这种理论认为,只有上述三个条件都符合,这样的陈述才可以称为谎言.

原型理论将说谎看作是一个连续体,这个连续体的一端是原型真话,另一端是原型假话.原型谎话包括三个语义成分:陈述是假的;说话者知道这个陈述是假的;说话者想要欺骗听者.而原型真话也包括三个语义成分:陈述是真的;说话者相信这个陈述是真的;说话者将这个陈述告知听者.一个陈述是否是谎言取决于这个陈述与原型谎话的匹配程度,也就是说,原型谎话的成分越多,这个陈述被判断为谎言的可能性越大.

尽管Sweetser赞同说谎是原型现象,但她也认为原型说谎的语义成分是否存在并不是人们判断谎言的唯一标准.Sweetser E.E.(1987)提出了说谎的民俗模型,强调说谎是一种文化结构,而不仅仅是有意识地欺骗他人的行为.交流意图和社会情境都会影响到人们对谎言的判断.

学术界对这三种理论模型至今也没有统一看法.目前争议最多的是原型理论和民俗模型.Bussy(1999)考察了儿童对于不同类型谎言的归类和评价,要求4、8、11岁儿童判断和评价不同故事中主人公的陈述,结果95%的8岁儿童和98.5%的11岁儿童,把虚假陈述全归为谎言,真实陈述全归为真话,四岁儿童只有73.5%是这么归类的.在对不同类型的谎言给予道德评价时,所有儿童对谎言的评价比真话的更消极,并且他们认为白谎是最不严重的谎言.即使是学前儿童也会给予礼貌情境下的白色谎言比反社会情境下的黑谎和玩笑谎更积极的评价.


儿童学术论文的写作
播放:36833次 评论:5135人

2.儿童说谎行为的发展研究

随着自20世纪八十年代,儿童说谎的研究迅速发展,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是2-8岁儿童说谎的发生和发生率.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幼儿已经会出现说谎行为,但具体的说谎年龄和说谎率至今未有统一结论.

Lewis 等人(1989)运用了“抵制诱惑情境”,结果发现,33个三岁儿童中有没有偷看的4个;剩下29个偷看了的儿童里38%说真话,38%撒了谎,24%没回答.

从说谎年龄的研究上来看,我国学者徐芬研究表明,4岁儿童的说谎人数(75%)显著多于3岁儿童(59.3%),这反映了说谎率随年纪上升的趋势.并且4岁儿童中,能够有策略性地说谎的人数显著比3岁儿童多,说明儿童的说谎技能在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徐芬,王卫星,张文静,2005).这也可能与他们在这一时期内心理理论的迅速发展有关.Wilson等人(2003)采用纵向研究,发现2~4岁是儿童说谎行为的高峰期,说谎行为在6岁之后反而有所下降.说明儿童在随着自身认知能力的成熟,逐渐地掌握了说谎能力,但说谎发生率是受社会文化教育影响的.

3.儿童说谎行为与相关因素的研究

3.1 执行功能与说谎行为的关系

执行功能被定义为一种涉及目标定向行为的高级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对行为有意识的控制.不同研究者对执行功能成分的定义不一样,普遍认同的是: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儿童想要说一个成功的谎,首先要掌握规则及信息,这就需要执行功能里的工作记忆参与,然后理解并提取相关信息,做出说真话或说谎话的决定,如果儿童选择说谎,那就需要抑制说真话的优势反应,之后如果需要说更高级的谎,还要保持信息的一致性,不断转换真实和虚假信息,使对方能够相信自己,这就需要认知灵活性的参与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说谎的发展和执行功能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Garon等人(2008)通过白天黑夜等测量抑制控制的任务发现儿童早期的抑制控制是有快速的发展.已有研究证明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可能直接与儿童说谎相联系.抑制控制是压抑无关想法或者行为的行为.当儿童说谎时,他们不得不压抑他们想要隐藏的信息,说出异于事实信息的报告.尽管Carlson等人没有明确测量说谎行为,但是他们的结果显示如果儿童不具备高水平的执行功能行为,尤其是那些与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有关的行为,他们可能也不会说谎.研究者用的任务不一样所以往往得到的结论也不一致.但大多认为执行功能的发生初期在2~4岁,这与幼儿说谎发展的关键期存在重叠. 3.2 心理理论与说谎的关系

近几十年,心理理论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目前国内对于心理理论和说谎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种假设.一种是假设儿童说谎与一级心理理论相关.它的假设基础是说谎者需要故意为他人制造错误信念.事实上很多研究把说谎行为的发生作为心理理论获得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幼儿对于错误信念的理解上的差异揭示了幼儿在很多任务上的不同表现,有研究证明幼儿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影响其说谎行为的表现.Chandler等人(1989)发现3岁儿童能够故意为他人创设错误信念,抑制真实信息或者制造虚假信息.Polak和Harris(1999)的研究支持了Chandler的观点,他发现3~5岁儿童的错误信念与他们是否否定自己的偷看行为成相关,但与儿童的后续回答无关.

第二种是假设儿童维持谎言的能力与二级错误信念理解存在相关.以前的研究表明儿童到6岁才具备二级心理理论,且到青年期才发展成熟.Talwar和Lee(2002)使用抵制诱惑范式发现,在后继问题中假装无知的儿童,年纪大的更多,儿童的成功欺骗与他们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中的表现相联系.Talwar, Gordon和Lee(2007)为这个假设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明,他们研究发现7~11岁儿童偷看行为后的假装无知与二级错误信念分数显著相关.

4.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心理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儿童说谎行为进行了充分的探讨.然而我们发现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上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研究者们在对待某些问题的看法上也仍存在争议.

对于成人的说谎行为,我们常常考虑动机因素,但对于2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