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方面有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改革开放来对高校生态德育的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这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属于文献综述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改革开放来对高校生态德育的文献综述相关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适合大学生及生态道德教育及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作者简介:周丹(198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京山,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摘 要:传统道德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生态道德教育有助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与完善.大力发展高校的生态德育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教育的认同.高校要充分发挥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生态责任,完善大学生的生态情感为重任.

关 键 词 :改革开放;高校生态德育;生态文明;大学生;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的各个阶段,我们国家都很重视德育的发展.尤其是新时期下,生态德育的理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生态德育,就是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它不仅是人类道德进化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人类社会进一步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它要求人们对自然环境承担道德责任,或者说人们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该遵守相应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并且要求人们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反思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提出相应的道德原则.[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其深远的意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德育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需要.而高校作为传授知识与德育的主阵地与主渠道,对生态德育的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因此,高校对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责任责无旁贷.

一、有关高校生态德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于2011年4月15日在中国期刊网以“高校生态德育”为关 键 词 ,对其从1980年到2011年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138篇学术论文,核心期刊只有38篇文章.这体现出,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这一问题并没有引起我国理论界足够的重视,也可说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由于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故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07年之后,2007―2011年的文献占据了91篇,而核心期刊就占据了26篇.又因核心期刊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所以笔者将主要从07年以后的核心期刊中抽取15篇典型文章进行梳理归纳,并进行综述分析.

本文主要对“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以及“高校生态德育的途径”这三大方面做出文献综述.

(一)对高校生态德育必要性的研究

笔者通过查阅这15篇文献,发现这些文章几乎都谈到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建设的必要性的相关论述.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是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所以,厘清大学生对生态德育必要性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孙淑萍在《高校生态德育的理论与实践》[2]中指出,生态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观,凸显了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其重点在于“育人”的过程,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活动,在一种“生态创新”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诱发和唤醒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生态智慧和生态能力.重视生态德育观念有助于提升当今大学生的道德境界,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曾锦昌在《浅谈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3]中指出,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呼唤生态道德的出现,具体表现为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导致生态危机,它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与未来.正因如此,人们应该认识到对于我们改革现代教育模式,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追求生态文明,重建人与自然地和谐关系至关重要.

王景明在《高校德育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4]中明确指出,高校对大学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它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伦理价值观的本质规定.第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发展赋予高校德育的时代内容.在高校德育中树立生态文明观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时展的需要,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要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第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人性的自然回归,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自然”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也是人性的基础;同时“自然”又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也是“天人合一”境界的最高体现.[5]故生态文明观念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

惠保德在《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浅论》[6]中明确指出,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表现在:第一,在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生态德育所蕴涵的伦理观念和消费观念正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倡导的精神理念.第二,在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学校拓展德育内容的必然要求.高校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体现了高校德育的与时俱进.第三,在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

王遐见在《营造生态化大学和谐德育环境》[7]中指出,生态伦理意识教育时大学和谐德育在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现实延伸.而科学的生态伦理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导向.只有通过生态伦理教育,使学生明白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才能逐渐形成规范的道德行为和校园生态文明.

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生态德育在高校德育的地位与日俱增的认同.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一部分,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而高校作为受众面最为广泛的场所和拥有的广泛的受教育者,其对生态德育的发展和重视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及价值观.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现实的归一.

(二)对高校生态德育现状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实施的是以“知性德育”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所谓知性德育就是用知识与理性的思维去灌输给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方式.这种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学习,使人们对生态文明渐感漠视.尤其是高校对这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发展是滞后的. 旷永青在《新形势下高校实施生态德育问题探略》[8]中指出,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低效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生态世界观的理解和认同不够,对教育现象、对学生成长的文化依赖性认识不够,造成德育操作的生态性危机.具体表现在:德育系统封闭、道德规范空洞、道德价值迷失、个性本位模糊、无人德育严重.

王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9]中指出,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我国当代大学生却普遍缺乏生态文明的基本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消费模式都与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不协调,对生态环境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尚未真正形成共识.

蒋业华在《论网络德育的价值生态建设》[10]中指出,从生态学角度来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被看作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和“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唯一的变量”[11],因此高校德育忽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从而产生高校德育与社会环境的矛盾,导致高校德育系统与社会环境系统的断裂,进而产生德育的生态危机.

杨帆、汪海波、赵玮在《试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12]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固守的是“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本来就处于或应该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13]而其他物种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使用它们时才表现出来,把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在这种传统道德价值的影响下,学校德育就忽视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及其他生命体的关系,忽视了自然环境存在的道德价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蒋业华在《审美超越―走出德育生态环境困境》[14]中指出,当前德育生态的困境在于学校德育作为整个德育大生态中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没有加强同家庭、社区的德育沟通,没有促进德育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良性互动,从而阻碍德育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在上述文献中,我们发现当前形势下,我国高校生态德育建设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其一,传统德育教育模式长时间凝固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阻碍了新的德育模式的发展与进步.其二,在一定程度上,传统德育已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难以培养出理性观念的大学生,更难以促进当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三,无论从伦理学还是生态学,生态文明都没有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高校所传授的知识并没有与社会相连结,而是出现了严重的脱轨现象.


怎么写大学生本科论文的参考文献
播放:22406次 评论:7846人

(三)对高校生态德育途径的研究

高等学校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龙头的地位,对国家、教育和个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德育的发展是高校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其生态德育的发展又符合时代的呼唤,如何进行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雷新兰在《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有效途径浅探》[15]中指出,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除了要依靠课堂教学外,还必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进一步增强生态环保意识,进而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具体表现在: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它在学生生态伦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第二,努力拓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产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及行为.第三,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在优美环境的熏陶中形成生态意识.

余志健在《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教育》[16]中指出,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有:其一加强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其二加强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其三加强环保教育;其四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

孔德萍在《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思考》[17]中指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加强生态伦理观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感恩之心、加强大学生的公共生态教育.


本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wenxian/416513.html

黄平芳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讨》[18]中指出,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体现在:要加强对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养、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的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这四个方面.

孙宁华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意义、原则和内容》[19]中指出,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生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