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近十五年我国学术职业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为大学教师方面综述性论文格式,关于近十五年我国学术职业综述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大学教师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大学教师及学术及职业方面论文范文。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0221037)摘 要 :综观我国近15年的学术职业研究,其已从最初的“译介引入阶段”转向了“本土化研究阶段”,但仍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以内容划分,大致可分为7大类型,即域外研究、本体研究、理论研究、关系研究、历史研究、制度研究及实证研究等.但这些研究大多缺少系统化纵深和横向拓展研究,也未形成中国化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研究兴趣与内容尚局限于“大学”范畴,缺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相关的跨学科研究与国际比较研究.

关 键 词 :学术职业;中文核心期刊;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3.02.020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李木洲:近十五年我国学术职业研究综述

我国的学术职业研究始于杨锐1997年发表的译介性文章——《当代学术职业的国际比较研究》,经过近15年的发展,目前已由最初的“译介引入阶段”转向了“本土化研究阶段”.反映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7大类型.

一、学术职业的域外研究

域外研究,即译介或探讨国外学术职业的研究.该方面目前以美国为主,德国、法国、荷兰略有涉及.美国方面,自杨锐译介“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在1992-1993年度对俄国、美国、香港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的调查比较情况”\[1\]后,国内陆续出现其他研究成果.张斌贤探讨了1636-1914年间美国的学术职业化进程,认为其经历了由作为学院教师的助教到旧式学院的教授再到职业化学者的教师三个阶段\[2\].李志峰等不仅探讨了美国学术职业流动的类型与特征\[3\],还运用卡内基分类法考察了美国不同类型高校学术职业的分层模式\[4\].耿益群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学术职业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梳理\[5\],还探讨了金融危机对美国学术职业的影响,以及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各种院校制度对其学术职业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作用.李子江等探讨了美国学术职业的安全保障机制,认为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声明是其学术职业的“宪章”,“院校黑名单”是其学术职业的干预机制,教师工会与集体谈判制度是其学术职业的组织保障,联邦法院的认可是其学术职业的法律保障\[6\].文雪等基于对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考察,认为美国大学学术职业的发展具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双重特性\[7\].吴岩探究了美国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化过程,认为其历经了重视科学研究方法,有意识地进行专业高深知识建设,注重教师的专业意识培养,成立专业协会等四个阶段.而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美国大学对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学科的发展,并以合理流动的形式提高了大学教师的整体质量\[8\].张英丽对美国博士生教育与学术职业进行了相关分析,认为新时代的要求并未体现在博士生教育中,使博士生教育和将要从事的工作脱节,危及到美国学术职业的发展前景\[9\].

德国方面,关注的主要是其学术职业晋升路径,包括陈伟的《“编外讲师”——德国学术职业生涯的独特设计》和易红郡的《从编外讲师到终身教授:德国大学学术职业的独特路径》.他们认为德国大学学术职业发展分三步,即“首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经历,以便取得担任教师所必需的大学授课资格;其次,晋升编外讲师职位,获得承担教学任务的权利;最后,当教授职位空缺时,通过与其他候选人竞争获得终身教职”\[10\].法国与荷兰方面,研究论文各仅1篇,分别是卢乃桂、徐岚的《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中的教师学术职业》和吴志兰的《荷兰的学术职业——最近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卢文指出,增强大学的自主性和改革僵化的管理体制是解决法国目前教师流动性低,教学与研究结合困难,评估缺乏激励性,学术职业前景黯淡等问题的重要前提\[11\].吴文则讨论了荷兰的学术任命、学术职业类型、学术人员身份及终身教授制改革等若干学术职业问题\[12\].此外,在宏观域外研究方面,郭丽君探讨了西方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及其对学术职业的影响\[13\].

可见,域外学术职业研究,就研究对象而言,尚局限于学术职业研究起步较早的几个西方国家,且以美国为主.其研究内容,基本为介绍性质,探讨的问题也不够集中、系统,在研究深度、广度及国际比较等方面都有待加强.

二、学术职业的本体研究

学术职业的本体研究,即对学术职业自身的研究,主要包括探究学术职业的概念、内涵、产生及其内部结构与发展规律等.该方面研究尚为数不多,且基本没有争议的问题.张英丽等在《学术职业:概念界定中的困境》中探讨了学术职业概念的多元化问题,认为其根源在于生活概念模糊性与科学概念精确性、科学概念稳定性与社会现实变动性以及学术研究国际性与国别情况差异性之间存在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在于本土化解释.广义上,泛指以系统化的高深知识作为工作对象,以知识的发现、整合、应用和传播作为工作内容的一种职业;狭义上,特指在大学和学院中以教学、科研、服务为工作内容的一种职业\[14\].郭丽君从学术职业的发展轨迹切入,探讨了学术职业的概念、文化及其现实矛盾,认为学术职业“不仅指称大学教师这一静态群体,而且包含着这一群体的演变、变化、规则、准入、保持、管理等,是个动态概念”;其文化就是学者阶层独有的学科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的理念、忠诚于学术的使命感及共同体的归属感”等;其现实矛盾主要是学术职业的传统价值理念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如职业压力使学者退出学术领域,科层化管理模式使学者变成大学的‘臣属主体’,市场渗透导致学者分化等\[15\].李志峰等探讨了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即学术性、自由性、独立性、竞争性及精神性\[16\].此外,他还提出了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观测指标,认为“资源竞争力、学术竞争力、职业吸引力、国际影响力和环境竞争力”共同形成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而这“五力”又依次代表高深知识存量的竞争力指标,高深知识增量与价值的竞争力指标,高深知识流向的竞争力指标,高深知识国际声望的竞争力指标以及高深知识生态的竞争力指标\[17\].宋旭红探讨了学术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认为学术职业是以高深知识为基础,围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而展开的,自主、自由、学术至上是学术职业发展内在逻辑的恒久生命之源,构成学术职业生存与发展所信仰所依赖的固有事物\[18\].周艳探讨了学术职业的结构性变迁,认为受政治、经济变迁的影响,我国高校学术职业的结构性变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间学术职业结构的分化,由过去教师-行政人员间的二元结构,演变为现在的教师-课题经理-亦管亦教亦研的‘学者官员’-纯管理者之间的多元关系和分层;二是教师本人职业的分化,主要表现在教师学术角色的多元化”\[19\],并指出商业渗透、项目化及量化管理是导致学术职业分化、蜕变的主要原因.庄丽探讨了学术职业的运行规则,提出了分类分层激励、激励有效信息、强度适当激励及监督最小化等大学教师激励制度设计原则. 可见,当前的学术职业本体研究虽涉及其概念、内涵、变迁及内部结构与相关规则,但对我国本土化学术职业的产生、发展、特性及内外在联系,特别是学术职业的形成、功能与运行规律等缺乏较深入的历史性、系统性和相关性研究.而且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基本问题,如从学术角度讲,把大学教师划入学术职业范围,却未涉及社科院及其他研究机构群体;从职业角度讲,大学教师是否就等于学术职业,等等.

三、学术职业的理论研究

学术职业的理论研究,即人们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认识,运用一般化或演绎推理等方法对学术职业进行合乎逻辑的系统化研究.该方面的研究成果略多,其一是价值研究.张英丽认为博士生教育对学术职业发展的价值有三:即维持自身延续的有效机制;实施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20\].赵映川认为我国学术职业价值存在三种形态,即学术为道的历史形态、学术为生的实然形态、学术为业的应然形态,并指出现存制度决定价值形态,教师无法自由选择\[21\].其二是伦理研究.陈伟认为学术目标的庸俗化倾向,学术价值选择的失衡,学术行为失范,学术贿赂,学术腐败等问题,皆肇始于学术伦理的缺失,根源于缺乏神圣化传统,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过早遭受商业化冲击等\[22\].戎华刚认为学术职业伦理规范的失范既指被规范者违背规范的行为表现,也指规范缺失、含混或丧失权威性的存在状态.当前的失范主要体现在规范自身的疏漏、含混与虚置以及权威性的缺失上\[23\].其三是流动研究.杜驰等从研究漂移的视角探讨了学术职业的定向问题,认为“学术职业传统上统整的价值取向面临危机,并与真实境况形成了巨大沟壑,导致大学教师职业定向时的焦虑、冲突以及学术职业自身的紧张与分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学术职业的根基”\[24\].李志峰等认为合理的学术职业流动是市场配置学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其具有单向性、阶层性、能动性与羊群效应等特征,它与组织激励制度、高校声望、学术职业地位、收入及工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25\].此外,他还基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理论探讨了高校学术职业流动状况,认为“不同的人性假设所形成的流动动因不同”\[26\].潘奇等认为研究学术职业流动现象须考虑学术工作的环境、性质、招聘方式及学术职业群体特征等学术职业流动域因素\[27\].其四是学术队伍研究.教师群体方面,杨移贻探讨了群体认知问题,认为培养大学教师高度的学术职业群体认知,需建立共同的价值观、确立基准的伦理观、建设维护专业水准的职业制度、组建强有力的专业组织和营造良好学术文化等\[28\].刘献君基于学术职业管理视角,认为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要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如按需设岗,设置固定与无固定的灵活聘任期限,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中立组织等\[29\].此外,王俊、温正胞、张英丽还分别探讨了学术职业中的性别差异,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以及我国学术职业的后发力等问题.博士生群体方面,张英丽对我国后继学术职业人才——博士生群体的学术职业教育缺失、职业选择与准备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此外,李志峰等基于学术职业分层分类的视角探讨了大学教师发展的多样性与实践途径\[30\];沈红等基于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发展趋向探讨了高校教师的政策创新问题\[31\];宋旭红等探讨了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学术权力、声望、创新以及精神气质等问题\[32\];臧兴兵探讨了知识经济背景下学术职业的地位与发展问题\[33\];李冬、庞岚、李春萍分别从精英高等教育、跨学科及职业分工等视角探究了学术职业的发展问题\[34\];万华则探讨了地方大学走学术职业化道路的问题等\[35\].


本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wenxian/417182.html

可见,学术职业的理论研究虽涉猎范围较广,视角较多,但总体较为零散,特别是专题研究深浅不一,而且对于学术价值取向、治学精神、学术道德、职业使命等前沿问题还有很多未开垦或需深度挖掘的领域.更重要的是,还未形成我国特色的学术职业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等.

四、学术职业的关系研究

学术职业的关系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在关系,即涉及学术职业的产生、生产及内部运作机理等自身规定性的内在关系,如高深知识、学术职业者等;二是外在关系,即伴随、影响及作用于学术职业发展的各种外在关系,如大学组织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等.内在关系方面,李志峰探讨了学术职业与高深知识的关系,认为“知识的分层分类导致了学术职业的形成和变迁,知识的高深化和学科化形成了制度化的学术职业.高深知识所蕴藏的价值通过学术职业活动得到彰显,并赋予学术职业者社会身份和地位,而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又体现出高深知识的不同价值.高深知识是学术职业的工作对象,是学术活动的逻辑起点,是职业自主性权力和地位的基础,并影响着学术职业的准入、聘任、薪酬、声望、分层和流动”\[36\].此外,他还与龚春芬共同发表了《论大学教师发展与学术职业专业化》,认为学术职业专业化是大学教师发展的价值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推进学术职业专业化建设,须明确大学教师发展对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影响.培养大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专业素养,形成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树立职业道德风范等大学教师发展方式是促进学术职业专业化的必要途径.而学术职业专业化又是保障和提升大学教师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内在动力,有助于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37\].别敦荣等探讨了学术职业阶梯与大学教师发展的关系,认为学术职业阶梯对大学教师的发展及其生存方式有重要影响,它是大学教师学术价值的形象化表现,也是大学教师的劳动分工制度与激励机制\[38\].外部关系方面,郭丽君探讨了学术职业与大学组织制度的关系,认为以专业学术人员为主体的大学组织是一种松散结合的组织结构,具有双重权力格局和规范化的文化价值体系.大学改革不仅应尊重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核心价值——学术自由,还应遵循大学的基本组织特征,保存学术人员共同的价值规范.此外,她还分析了学术职业与大学教师聘任制的关系,认为学术职业独有的探究性、自主性、学科性等特点,要求大学教师聘任制必须具有自身的管理特征,如考虑大学教师被聘任时的学术偏好,实施严格的职业阶梯考评制度,以及重视学术共同体声誉机制的影响作用等\[39\]. 可见,学术职业的内外部关系研究十分有限,尚局限于“大学研究范畴”,缺乏内部深挖和外部拓展.但由于学术职业自身即是一个内部关系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再加之其与现代大学制度,甚至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联系紧密,因而,理顺学术职业的内外部关系,对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职业制度,繁荣我国学术,增强科学自主创新能力都大有裨益.

五、学术职业的历史研究

研究历史中的学术职业,主要包括研究学术职业的形成、发展及其变迁,并试图在过去的历史中寻找学术职业的发展规律,以服务于现实的学术职业发展.较早对我国古代“学术职业”进行研究的是赵晓梅,她以艾尔曼的《从理学到朴学》为研究蓝本,较系统地考察了18世纪江南学术职业化的过程,认为明清之际,我国的学术精神、内容、风格伴随着政治的剧烈变动发生骤变,“由义理心性之学转向训诂考据之学,由道德内省转向文献考证.这是我国知识阶层的关怀对象和认知对象的转变,这种‘知识性认同’自然创造出‘职业性认同’,治学真正成为一种‘职业’,表明儒学家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转变”\[40\].商丽浩研究了民国大学学术职业的发展,认为民国时期,学界、大学和政府

1 2 3

大学教师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近十五年我国学术职业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骨干在整个培训中我更加清楚的认识了职业教育,中国的职教与国外职教的区别和职业教育的地位,以及更加了解了职教学生的多样性和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入。

综述是学术论文吗
写时间201602送审论文专业石油炼制催化剂取得高级任职资格以来近五年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综述(限300字以内),注意事项,1.本栏由申报。论文综述模板北京辩表明:该同学对****作。

学术论文 文献综述
如何写文献综述型论文献特征,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从文献学角度划分,科技论文有两种,即原始论文和整理性论文,凡是由研究工作实践中积累从直接经验总结而撰写的论文,称为原始论。

近现代文学论文
励(不超过五项);从事网络教育的经历;在本课程建设中承担的工作,近五年。现代文学论文题目浙江经,尚书,易经,礼记,左传,论孟,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楚辞,李杜诗,文心雕龙,史。

我国电子商务现状
及对策,门户网站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我。我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报告04300,02电子商务504300,03计算机应用504300,备注:直升转录高校为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我国电子商务的现状
及对策,门户网站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我。我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报告04300,02电子商务504300,03计算机应用504300,备注:直升转录高校为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我国最早的医学论著
多的教学网站出现在教育和学习的舞台上.本文先对教学网站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接着具体介绍了一些具。我国电子商务诚信状况调查报告招女生)100,备注:直升转录高校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高等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向,服务宗旨和就业导向,积极探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经济发达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道路.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省内知名,国际活跃"的区域性创业名。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计划期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我国电子商务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交易额增长近2.5倍达到约4.。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计划期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我国电子商务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交易额增长近2.5倍达到约4.。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