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理论论文范文,关于理论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90年代来冯雪峰文学批评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理论及文艺及现实主义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理论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90年代以来的冯雪峰文艺批评研究多从冯雪峰文艺批评的文本理论观点、文艺批评实践及文艺理论思想、批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释,采用了多种研究视角和方法,纠正在以往研究中根深蒂固的偏差,在水平上实现了拓宽和深化,但在这些成绩的背后还隐藏着关注度不够、研究范围狭窄、对其理论的矛盾性及局限性原因的分析出现概念化、雷同化的弊病等诸多问题.
关 键 词 :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07-02
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冯雪峰是左翼文坛上一颗闪闪发光的新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者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家、鲁迅研究专家和党的文艺领导人,长期从事党的文化战线和宣传工作,致力于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建设,成为有胆有识独具特色的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创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冯雪峰的文学理论批评活动与整个中国现代革命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紧密相连,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均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冯雪峰文学批评的研究也一直未中断过.30年代到50年代中期,他的文学批评是在与各方的论战中体现的,也是冯雪峰理论创作的黄金时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在党的极左政治的高压下和文艺反右的推动下,冯雪峰研究是在众矢之的中进行批判的;新时期到80年代末,刚经历文革的创伤,文艺界在开掘伤口,反思伤痛之时,对阶级论、工具论文艺思潮普遍持一种贬低观点,因此对他的文艺理论是贬多褒少,但也有一些创获.90年代以来,关于冯雪峰文学理论的研究出现了新角度、新方法、新观点.因此,对这些新的研究做出相应的概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笔者将以研究角度为经,以时间为纬,勾勒90年代以来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的运行轨迹,梳理研究成果,以期有所创获.
一、90年代以来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回顾
90年代整个的文艺批评处于相对低潮期,对冯雪峰文学批评研究也有此种趋向,主要是以文化批评来关照批评理论的.这种批评所关注的与其说是文学的审美品性,不如说是文学中的非文学因素,譬如文学作品的文化性质,它如何被生产、被接受的过程,它如何体现了大众的消费欲望,如何进入市场化的进程,它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理念,等等.90年代的冯雪峰文艺批评研究也带有文化批评的印迹,众学者多从冯雪峰文艺批评的文本理论观点、文艺批评实践及文艺理论思想、批评方法等各方面来对他的理论进行阐释.
(一)文本理论观点阐释
对冯雪峰文学理论的文本理论观点的阐释主要集中在对现实主义理论以及和冯雪峰理论创作的阶段性成果等理论的总体述说来进行研究的.
1.关于现实主义观点的研究
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在20中国世纪影响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冯雪峰作为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的重要阐释者,先后写了《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轮廓》、《目前中国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系统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历史脉络,形成了完整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影响深远.因此,他对现实主义的叙说和建构必然引起众多研究者的探寻.学者对现实主义文艺观点的研究多是在比较视野关照下进行的,普遍认为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是比较清醒稳健但仍难摆脱“左”的牵制.马驰的《卢卡奇、胡风、冯雪峰现实主义理论的比较研究》通过将卢卡奇与胡风和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分别进行比较,特别是冯雪峰现实主义文艺思想中与作家、艺术家主体意识有关的部分抽取出来与其他现实主义理论做了一番比较.认为冯雪峰围绕现实主义与“主观论”问题讨论中所提出“人民力”“主观力”远比胡风冷静、清醒,一方面否定创作中主体精神的客观作用,另一方面又是对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说的补充.盛夏的《革命现实主义理论的三驾马车:周扬胡风冯雪峰论》以三人的生平经历、个性气质来论述他们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认为冯雪峰包含着艺术倾向的政治化的现实主义是很难有人企及的,但仍有时代的印迹.董剑的《阳翰笙、冯雪峰比较论》及贾冀川、胡润森的《论四个左翼文学批评家》和盛夏的论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蔡朝辉的《论冯雪峰的现实主义理论》主要从“真实论”、“典型观”来系统论述与评价了冯雪峰的现实主义文艺观,对其中的合理成分予以赞扬但对他的政治偏激情结进行了指摘.
主体论文学观作为现实主义理论观点的一个分支,也为众多研究者所青睐,其中以李丕显的《简论冯雪峰的主体性实践论文学观》和《主体性文学论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