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术不端方面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大学学术伦理的肇始\问题与任务相关学术论文网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此文是一篇学术不端论文范文,关于学术不端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大学学术伦理的肇始\问题与任务相关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学术不端及大学学术及学术方面的学术论文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术不端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人们对学术伦理问题的关注,起始于近年来大学存在的学术不端事件及其在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然而,我国学界对这一涉及自身职业发展及人生定位的最根本性问题的研究,却缺乏像其他业界对自身伦理(如医疗界对于医学伦理和生命伦理)那样的探究主动性和必要的研究深度.为此,有必要把学术伦理作为一个专门、集中的研究对象,分别从明确学术伦理的概念、建立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框架、确立学术伦理的观念体系以及构建学术伦理的实践操作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建构一套完整的有关学术伦理的研究体系.

关 键 词 :大学;学术伦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2-0091-05

与专注于科研方式及其结果应用方面的科技伦理不同,学术伦理(Academic Ethics)被认为是包括大学学术人(如大学教师)在内的一切学术人在科学知识的生产、交流、传播以及评价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内在价值关系要求,也是确立包括学术道德在内的一切学术规范的逻辑起点和基本原则 [1].学术伦理事关学术人立人做学的基础,事关学术共同体内学术自由的实现[2],也事关一国学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近年来,作为社会最具代表性、学术人最为集中的大学屡屡被曝出的学术不端事件,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及其在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困惑,促使学术伦理进入一些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梳理大学学术伦理研究在我国学界的源起,并指出该项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需要面临的任务.

一、学术伦理研究的肇始:学术不端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应该说,学界对学术伦理问题的关注肇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大学校园内频发的学术不端问题(一说是学风问题、学术失范问题或学术腐败问题).关于怎样遏制学术不端、促进学术创新的问题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学界也在以下这种往复式的、难以理清其研究脉络的分析与探讨中逐步意识到学术伦理的存在及对其探究的必要性.

第一,从学术体制外入手探讨学术不端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学术不端的根源在于外在的社会环境,其咎不在学者个人.具体来说,学术不端问题就是整个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是社会上的浮躁风气与商业上的投机心理对学术研究的严重侵蚀所致[3],或是由于受到高科技手段(如网络技术)的影响,为学术不端者带来失范的便利,或是社会文化转型和价值重建的过渡期中产生的必然现象[4],或是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者难以“经受得住利益的诱惑和驱使”[5]而走上了学术抄袭之路,或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文化等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这些正如孙国英所总结的那样,大学“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上正面和反面的东西都会在高等教育领域反映出来.可以这么说,社会上刮什么风,学校里也会掀起什么浪”[5].因此必须从学术发展的外部环境人手,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学术发展空间.

第二,从学术体制入手探讨学术不端问题.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学术不端问题是由于学术过于依附于政治、依附于行政.学术的管理、评价、审批到成果鉴定都由行政主导,其造成的后果是,一是影响学术的独立地位,二是导致学术权力的垄断性而出现学钱交易、学权交易,三是导致学术评价标准的政治化、行政化和数量化.这正如邓正来教授在谈到学术腐败问题时所认为的那样:“学术腐败问题之所以在中国学术界屡禁不止,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学术体制.”[7]此外,董驹翔教授在谈到我国学术原创性程度低的原因时,认为“中国为稻梁谋的学术体制,必然产生一大批学术工匠,大师产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8]3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健全和完善学术体制,加强相关立法(如设立“学术剽窃罪”),用一套外在的控制系统来约束学者的学术活动及其行为,以达到最终整饬学风的目的[9].

第三,从学术制度规范入手探讨学术不端问题.一方面,许多学者认为学术不端就是学术活动中由于规范真空而未能形成对行为的有效约束,从而导致行为的放任,如学术评审程序不完善,学术监督与惩戒不力等等.因此必须加紧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术规范,发挥学术规范的基础性作用,以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引导学术活动的良性发展[10].此外,还有学者主张应“建立一个科学的学术共同体以及相关规范,通过科学活动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约束”[11]预防学术不端的发生;另一方面,一些学者认为,制度上的缺失,不能成为学者在科研上铤而走险、弄虚作假的理由[12].为此,无论对教师个人还是大学而言,学术自律比制定和执行具体详尽的学术道德行为规范与制度更为根本[13].有研究者认为其解决之道是:“学者更应加强自律.同样重要的是,应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比如建立全国性学术道德建设委员会),对一些严重的学术违规事件进行严厉处罚,并加强对大学生、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14]

以上学术界对自身存在问题(学术不端)的研究,无论是对社会市场化环境对学术活动消极影响的忧虑,还是对学术体制变革的主张和学术规范严格实施的期盼,甚或对建立学术道德规范体系的提倡,无非都是从社会转型这一观察背景出发,以集体主义的研究范式,从制度层面探究学术不端问题的实质和根源,认为“加强社会制度和学术制度的供给和创新”[15]是整饬学风的基础和关键.但是这种看似很全面的研究却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目前大学学术治理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制度性、法律性以及技术性困惑[16]6-10更是加深了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疑虑:

第一,学术不端难道仅仅就是学术人行为上的失范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它究竟是学术人对其作为一个学术人应有个人品质的偏离还是对学术共同体由此立足之根本以及社会为此支持之理由的背叛?或者三者兼而有之?[16]9

第二,当我们列举出学术不端的种种原因时,我们有没有想过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虑呢?而不是侧重某一方面或干脆各打八十大板,最终使我们找到的责任主体谁也不负责,问题也不了了之.再一个,我们在分析学术不端的原因时,还远远没有达到穷追猛打的境界,是不是需要再深挖一层呢?

第三,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学术活动成果发布或评价阶段的学术道德问题时,是不是有必要对学术道德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做一次全面的、动态的分析呢?[17]再一个,为了与外在的学术制度规范相区别,学术道德问题难道仅仅是学术人个人的学术修养问题吗?

面对这些疑虑,一些学者开始萌发出希望启用伦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学术不端问题,进而在实践中解决它[8]5,学术伦理也由此逐步进入一些研究者的视野:那就是希望通过学术伦理达到学术治理实践中我们所希望的自律与他律的良性互动.

在这种期许之下,学界已有一些学者隐约意识到学术伦理的存在及其存在的价值,尽管不是那么的明确和直接.如夏中义教授在谈到学术规范时就说[18]:

学人之所以为学人,是有一个学术规范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该做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也是规范,但不是操作层面的规则,而是一种“深层哲学”,这种“深层哲学”是学人做人的前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