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人文素养培育是硕士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字数

时间:2020-07-06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该文为科学技术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人文素养培育是硕士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相关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字数,可作为研究生论文专业科学技术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科学技术及素养及人文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 :人文素养培育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在培养阶段存在相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专业知识不能互利等问题,对此应遵循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同等重要、教育理念与教学安排相统一、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融合、教与学相统一的原则,针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不同阶段要求,加强对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养培育.

关 键 词 :人文素养;研究生教育;专业课程;专业知识;专业教育;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1-0085-08

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到2010年,我国硕士授予单位已达到697所,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硕士研究生高等教育制度实行以来,已经累计培养273.2万硕士研究生,全国在校硕士研究生约130万人.①有的院校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的数量.硕士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招生数量的激增、教育资源的有限、教育教学过程的不完善带来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上存在多方面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其中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乃至缺失是各类问题中主要的问题之一.分析和认识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考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研究改进硕士研究生整体培养方式,对寻求提升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及对改善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效果或许有所裨益.本文在对江苏省非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硕士研究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文素养及其对硕士研究生全面成长的意义

人文素养是建立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与他所接受的历史传统、文化熏陶、教育程度、环境影响以及个人感知与认识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与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产生自然关联的、对社会主流文化、道德传统、人格标准、理想追求、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一定程度的自觉认同和行为选择.文化认同与接受对很多人来说不一定是一个完全自觉的过程,而是文化潜移默化和渗透影响的过程,人之为人必然有他所认同并接受的文化和道德传统,通常所说的某某人没有文化,实际上这种“没有文化”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样态.所以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不拥有高学历、高学位的人同样可以从属于特定的文化群体或者阶层,他们没有的只是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具有较深科技含量的技能而已.所以,人文概念中的文化是一种特指,是不能够与“人”这个概念分离的文化规定.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文的“文”如果用“文明”概念诠释可能更恰当和更合理.“文化”或者说“有文化”在人们的一般理解和认识中往往与接受教育的程度和知识多寡有关.而“人文”概念中的“人”与“文”是一种相互规定,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明规定着人的本质,反之社会又赋予每个成员一种责任,这就是在他自己的生命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巩固和发展这种文明贡献力量,至少要做到维护和遵从这种文明的天然规定或者说人类文明习惯和传统.因此说,“人文”所代表和体现的是人类进步的、核心的和主流的文化内涵,“人文”的这种整体性决定了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文明的演化一定要“以人为本”才可能是合理的、道德的拟或说是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另一方面人类的群体和个体也只有让自己真正融入这种文明并把继承和发展这种文明作为己任,才可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道德高尚、思维合理和全面发展的人.

体现着人类文明与进步并表现为社会个体精神与行为养成的人文素养,真正完成这种从人类使命到个体责任间的穿越,是一个多因素决定的复杂过程.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不同地域、民族和环境下的人们对文明的接纳和认同并不完全相同;其次是同样环境和条件下个体间对文明的感受、认知和接受程度也会存在差异,甚至会出现不认同和对文明的反动乃至践踏.这与人类文明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有关,其更根本的原因是由于个体,因为多方面原因脱离了他所在环境中的主流文化,这些人的人文素养根本无从谈起.就个体的成长过程而言,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经过长期养成,这种养成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有很大关系,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一般具有正相关性.但是知识与文化的直接相关性也不是绝对的.所以社会上才会出现“有知识而没文化”的一类人,也有一类人文明而高尚但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教育.知识与文化的这种脱节现象,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情形.人类文明的进步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整体知识水平和接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肯定会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跃迁.从这种意义上说,教育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但是又由于人类文明毕竟是由人来创造并不断地积累传承下来,人类文明本身在某些发展阶段也会出现种种干扰或者表现为不尽完善的情况.人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人类知识体系的巨大进步,本身是人类文明的构成部分,但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在推动人类文明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也有伴随其进步而来的对文明传统和标准的挑战和冲击.最重要的问题是,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飞速发展,使人类由此形成一种建立在科学和技术思维方式占统治地位上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会左右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下,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容易被这种强有力的社会特定意识形态所裹挟.他们在不断地被知识包围的同时,科学和技术素养不断被提升.但是人文素养可能被忽视甚至被科学技术思维方式所取代.特别是围绕高考而形成的教育和教学体制所导致的从基础教育就发生变形的中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更是进一步导致了在初等教育阶段人文素养培育的严重不足甚至缺失.在高等教育的本科阶段,我国很多理、工、农、医类的院校在承袭着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方式的同时,强化的是在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上与前沿领域和领先学科的对接,而对人文素养在培育学生全面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没有太多地关注,或者说正是因为教育者不能够对科学和技术有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与把握,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划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些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认识中,科学和技术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或者认为人文素养能够在科学和技术素养的培育中自然而然地生成,或者认为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不足以担负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任而应该放到次要地位. 第四,目前我国对非人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并没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目前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做了一些内容的调整,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能够替代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尽管政治理论素养也是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一个方面的素养,但是政治理论素养不仅不能替代人文素养,相反只有借助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提升政治素养.国家层面也应该如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设计和课程的设置不断调整一样,人文素养教育同样需要这样的重视程度.在教育环节上缺少人文素养培育的系统设计和实施方案,这是调查结果分析的一个结论.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并不需要像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样国家进行全盘的顶层设计,但是研究生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倡导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教育理念,要提出相应的指导思想,并提出建议性的方案和推荐相关的课程.具体开设哪些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高校可以享有自主权.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在这方面没有具体的要求,在我们调查的10所院校中,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上,没有一所院校增加了人文和社科类课程的设置,个别院校能够做到不定期开设讲座,要求学生参加这类的活动.这就带来了硕士研究生阶段人文社科类教育内容的不系统和不完整.零散的讲座可能会增加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知识,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并不能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构建起系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如何写科学技术一篇好的本科论文
播放:20462次 评论:7257人

第五,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ಮ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