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教育类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实例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时间:2020-07-06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教师教育类研究生论文期刊,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实例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师教育及社会发展及地方经济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师教育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除“精英”学术研究型和高职高专的职业技能型等以外,还需要大量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普通高校,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其中以实例说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发展提供借鉴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模式 实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Cases on the Education Mod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WU Chuangang, WEI Daimei, YAO Wenwen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2)

Abstract Besides academic research elites and vocational skilled talents higher education is needed to train undergraduate applied talents. And just for this reason, it bees the vital matter for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construct and develop. It is th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esearch to illustrate the mode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in cases.

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mode, case

1.应用型本科院校界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普通的研究型本科教育,也不同于普通的高职高专,它是介于研究型高校和高职、高专之间的一种高等教育,是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学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培养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点是培养面向地方,面向生产、管理与服务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模式实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教师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M师范学院简介

M师范学院属地方本科院校,是省内东南部地区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学校座落在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占地10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学校具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师本科院校.2001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现有研究生219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489人,成人教育在册学生3896人.教职工1170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

3.M师范学院应用型大学建设模式

为了建设成为全国同层次、同区位具有领先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学校全面推进“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工程.实行“目标管理、过程调控、责权清晰、分级负责、绩效考核”的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

3.1 二级学院改革

为了建设优质的地方应用型大学,M师范学院重点推行了二级学院改革.这次二级学院改革是M师范学院自建校以来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一次最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突破以往的内部管理模式,深层次上排除建设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在体制、机制、观念上存在的各种阻力和制约因素,推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改革具体思想和措施如下.

3.1.1 二级学院改革基本精神

任何改革发展都需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学校此次二级学院改革就是从广大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的发展角度出发的,目的就是让各二级学院成为广大教职工,尤其是教师充分发挥才干的平台.这里主要渗透着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两个淡化”思想.

一是淡化公共课、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界限.一直以来,学校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被人为的划定了一条界限,导致了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割裂分离.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学校专任教师师资数量严重不足,这种人为的界限划分,导致学校师资人力资源不能有效地最大化利用.为此,学校加大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融合力度,模糊界限.这样做的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学科建设,也在于使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互交叉融合、相互提高,更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一举双得.

二是淡化实验实训课教师与理论课教师的界限.实验实训课教师与理论课教师又是学校人为设置的一道阻碍教师全面发展的藩篱.学校倡导的一门课程要有三个教师来教授,一个教师要能教授三门课程.教师不仅要站在讲台上讲专业理论,更要能深入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同样,实验实训教师也是如此.

3.1.2 二级学院改革基本原则

科学构建、形成特色的原则.改革和建设工作按照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对学科、专业、教育资源和师资配比等进行科学构建和重组,逐渐解决学校学科建设不足、专业结构不平衡、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如,将历史系直接更名为历史文化学院,单独设置了文化研究中心,主旨就在于鼓励进行特色文化等方面的学术研究,打造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研究团队和平台.

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原则.积极考虑建立学校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全校范围内的教学、科研等资源的整合共享,最终实现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发展.如理学院是将数学系和现在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物理学专业进行有效整合;工学院将计算机系、网络中心的教学部分、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除物理学专业之外的部门进行整合.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按照学科属性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培育学校理工学科、专业的发展,重点实现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的目标.

3.2 打造精品师范教育,突显学校教师教育优势和特色

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在学校长期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就新的形式和改革要求学校提出了“师范教育精英化、非师教育卓越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师教育精英化的要求,教师教育(师范教育)规模将逐步实现“全覆盖、小规模”的目标要求,主要是师范专业全面覆盖,严格控制师范学生数量,大力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出于这种考虑,单独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主要承担全校师范学生教师技能教育的教学任务.按照师范生教学“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教师教育学院承担的是教师技能的教育教学,师范学生的专业教育仍然是在各自学院(系)独立完成.这就使师范学生的专业教育与技能资质教育两者同时得到强化,能使各自发挥在教师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特长,也有效地优化了教育教学资源, 一举两得.

3.3 服务地方

学校作为地方性高校,只有融入地方,服务社会,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习近平同志在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就曾指出:高校要充分发挥智库、人才库的作用,发挥知识密集和智力优势作用,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服务中谋发展,在贡献中求辉煌.

M师范学院在帮助地方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中,拓展自身的空间,成为有思想性的“智库”.学校要求学校的专家、学者学会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思想和智力支持,成为决策部门可以倚重的参谋机构,成为有思想性的智库.要在培养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的提出、制定和实施提供研究支持.学校采取挂职锻炼的形式,努力为教育部门和地方党政部门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和参考.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yanjiushenglunwen/388566.html

成为解决地方发展难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试点”.高校作为地方智库与试点的重要标志是要及时针对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设立相应的研究项目,通过广泛的动员优势科研力量,努力使一批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得到孵化和应用.要设立校内“应急研究课题立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确定应急研究立项课题,由学校拨出专款予以资助.

实施服务地方新发展行动计划.要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加强办学适应性,服务地方新发展”的专题学习讨论.进一步理清学校服务所在城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服务地方“现代产业城市、沿边开放先导城市、一体化发展先行城市、生态宜居城市、和谐幸福城市”建设战略,服务十二五期间地方经济“七个翻番”战略的思路和举措.增强办学适应性,服务地方新发展.


教师教育学术论文撰写格式
播放:20939次 评论:5090人

3.4 建设师资队伍

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较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这也是现阶段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的“双师型”和“双能型”教育素质.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其特有素质主要体现于教师的知识应用能力、技术实现能力、实践组织能力、协调合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在课堂和实训室中创建职业岗位情景,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3.5 推行双导师制

学校从2011年开始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并逐步推行到本科教育,就此采取了相应措施.已有研究生的学科,按照学科方向,根据导师的研究领域并结合导师数量,组建导师指导组.研究生指导实行以直接导师指导为主,学术带头人辅助指导,指导组成员参与的“双导师制”.每组导师人数为3~5人.每组选出1位学术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导师担任学术带头人(组长),负责安排主持组内的学术活动.学校给学术带头人适当的补贴.指导组活动主要围绕研究生的专题(主体)汇报进行研讨的组会形式,对研究生进行集体指导,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研究生汇报和研讨内容以围绕毕业论文或导师指定的专题或学生自选题的研究进展为主.每组活动次数和每次活动汇报人数,根据汇报研讨内容和本组所指导的研究生数量酌情确定,一般每周活动1次,每次汇报3~5人.保证每位研究生每学期汇报不少于2次.每位研究生除导师个别指导外,都应参加指导组的组会活动.导师必须参加组会活动,因事不能参加的应向组长请假.组长因事不能主持活动,可以委托他人主持,导师参加活动的次数作为今后评比的依据.对组会活动做详细记录备案,以组为单位汇总统计表,上报所在院系和研究生处.

项目名称:应用型高师院校教学科研、区域服务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建设(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1-XJ12079

参考文献

[1] 陈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构建[J&#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