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关于建筑师及建筑学及图书馆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建筑师方面论文范文集,与相濡沫的爱成就普利兹克奖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建筑师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12年2月28日,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普利兹克建筑奖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赞助,是一个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发的奖项,被誉为全球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在历届获奖者中,有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丹麦设计师约翰·伍重,鸟巢的设计者瑞士设计师皮尔·德·梅隆,以及卢浮宫金字塔的设计者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等等.作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澍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当王澍得到这个消息时,除了惊喜,他的第一反应是告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们:“得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这个奖是对我多年坚持的理念的一个肯定,但是你们的奖应该颁给我和我太太两人.”
王澍的妻子陆文宇是他大学的同学,建筑师同行,也是工作室的合伙人.从大学时候起,王澍就一直以有些离经叛道、不循常规的方式坚持着自己的职业理想,被人称作中国建筑界的“异类”.他说自己是一个活在自己内心世界的人,如果没有妻子这么多年的理解、包容和默默支持,他根本不可能走上最高荣誉的领奖台.
本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yanjiushenglunwen/389049.html
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王澍在东南大学学建筑设计,一典型文艺青年.别人睡午觉,他练毛笔字;别人在教室上课,他去图书馆自习;别人研究后现代主义建筑,他四处寻觅后现代主义电影、后现代主义文学,大三他就能把康德的《形而上学导论》翻烂,还能背出《世说新语》.
那时候的王澍性情叛逆,像个愤青,老师们对他又爱又恨又没招儿.有的老师看他的方案,马上警告他,“你敢这样做下去就是0分.”但他不听,照做不误.结果,全年级最高分.因为,他手上功夫极好,能把一个0分的作业以极高的标准做完.老师也拿他没辙.
王澍真正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是在临近研究生毕业时.有一天,王澍一时兴起,花了一天时间写了一篇1万多字的长文《当代中国建筑学危机》,强烈批判中国建筑界100年来始终没能形成一股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风气.仅批判社会大环境,他觉得难以到位,就拿大师们下手,从梁思成到自己的导师齐康,业内有几分名气的人物几乎都让他数落个遍.那篇文章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王澍自己募捐,印了150本散发.他的硕士论文就是这篇文章的延续.他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硕士论文命名:《死屋手记》.答辩前,还特意在教室里挂了自己创作的巨幅黑白抽象作品.他的这篇论文副本放在东南大学阅览室,没几年就被学弟学妹们翻烂了.有人说它像个寓言,前瞻了中国建筑界未来的20年.
恃才傲物的王澍在校园里目空一切,之前的感情生活一片空白,直到遇上了陆文宇,那个娇小、纤弱的江南姑娘.在一次学校的北极诗社上,王澍一下子迸发出了爱情的火花.
王澍是个理性而坚硬的人,但是陆文宇彻底让他降服了.冬天,晨曦初露的校园里,他早早起来在花坛里偷采了一捧石榴花,候在陆文宇的宿舍门口.在她开门的那一刻告诉她,他喜欢她,希望嵌入她的历史.
开始,陆文宇有点犹豫,因为王澍的胆真的是太大了,真在一起,以后的生活不知道会有多少磕磕碰碰.但王澍很执着,不断写情诗,夹在书页里给她.诗社的朋友也帮忙牵线,说尽王澍好话.陆文宇才答应交往看看.
有一次,王澍看到一组1900年北京城俯瞰的老照片,那种家国情怀、诗画建筑让他潸然泪下,陆文宇惊讶地发现,原来敦实、粗犷的大男人还有这样柔软的一面,这一面只有面对他喜欢的人、事时才会流露出来.这一刻,她有点喜欢上他了.
临近毕业设计的时候,两个人基本上天天呆在一起查资料、采风,王澍做事的踏实、真诚也让陆文宇的信赖日渐深厚,毕业后,他们就领了结婚证.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建筑师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研究生毕业后,同学们纷纷进入京沪大型建筑设计院,融入城市扩张的浪潮.王澍也和妻子一起去深圳做过项目,当时正逢邓小平南方谈话,身旁的人对他们说:“你们的时候来了,可以有很多项目赚很多钱.”但是这股拆旧翻新、千篇一律的西化建筑风潮让王澍感到很失落,他梦想中的建筑家园不是这个样子的.他想起毕业前去杭州考察,西湖上烟雨翻腾的景象一下子迷住了他等王澍舍弃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回到杭州.当大家都在拼命赚钱的时候,王澍却要去调研、读博,沉下心来反思.那个阶段的中国建筑发展状态混乱,在非常大量且快速的建造情况下,建筑师不会有时间来思考,而他想做的是一个懂得思考的建筑师.陆文宇同意并支持他去过自己有信念的生活,尽管这在亲戚朋友看来是多么的不合时宜.
刚到杭州,家徒四壁,铺着一张草席,睡在水泥地板上.夏天的蚊子蜂拥而来,王澍依然躬着身子,练着他心爱的毛笔字.陆文宇在公司上班,做完了接来的一大堆设计,摇着蒲扇赶蚊子,看他写字可爱的样子.
毕业后的10年里,王澍过着相当于隐居的生活.家在西湖边的山里面,他每天爬山,到处转转,看看书.他把学了7年的建筑专业里不好的东西逐渐淡忘掉,同时希望忘记一些建筑的框架和技术性的东西,因此他看大量非专业书.
王澍还花了很多时间在中国的大地上背包旅行,家里的事全放给陆文宇.他常和农民工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他最喜欢的建筑是那些匿名的,似乎是没有建筑师的普通建筑,他经常被这样的东西所打动,那里面浸透着人性,王澍想做那种不漏痕迹的建筑.他读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的自传,巨大的陵园里,罗兰·巴特的墓只不过是一块小小的水泥板.据说,这是罗兰· 巴特生前的要求,他希望用最朴素的水泥板做他的坟墓,使之可以溶解到自然当中去.这正是王澍追求的建筑理念.
在这10年里,王澍没建一座房子,偶尔打些零工,主要靠陆文宇的工资养着.有时候王澍觉得过意不去,陆文宇却觉得很正常,她说,你不管别人说什么,我们只要觉得自己彼此过得很幸福就行,钱从来不是我们生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