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职称论文范文,职称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外国怎么评职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职称及职称评定及大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职称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韩国:用考试抵制腐败
韩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职称评定考试,不同的行业,职称和晋级方式不尽相同.韩国评职称主要有考试升职和审查升职两种.
以公务员为例,韩国的一般公务员分9个级别.从8级公务员升到7级需要工作7.6年,从7级到6级需要9.6年,从6级升到5级需要9.1年.对大多数从9级起步的公务员来说,光靠资历,熬到6级就熬不上去了.
6级升为5级最方便的途径是通过审查升职.这种方式往往由上级说了算,因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为杜绝评职称中的腐败现象,中央政府曾要求各地方政府全部采用考试升职形式,但是遭到强烈抵制.很多地方领导人认为,控制升职权是他们行使职权的有效手段之一.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折衷方式:50%考试升职,50%审查升职.
印度:对待职称淡然处之
印度最基本的职称评定原则有两条,一是“论资排辈”,二是考试决高下.
印度的职称一般也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以财政部为例,每工作5年,就可以自然晋升一级.很多人就是这样“熬”的,这无可挑剔,也无法选择,所以大部分人都能心平气和.
对待职称,大部分印度人都能淡然处之,这也和印度文化有关系.印度的种姓制度使人们认为人生来就不平等,职称高低也是命运使然.宗教信仰也倡导,高低贵贱都是前世因缘,今生今世受苦越多,来生才会晋级到更高的生命境界.对于一些印度人来说,现实职称的一点差别,同几生几世的沉浮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俄罗斯:热情不再
苏联时期单位几乎每年都要搞职称评审,并且有一个专门的评审委员会.现在虽然委员会保留了下来,但2-3年能够评审一次就不错了.
其实现在职称的吸引力并不大,每个级别之间的差距也就几百卢布,因此也就没有人四处找关系送礼.如果想到工资明显高出其他行业的私营或者外资企业任职,这些职称则没有一点用处,因为那里都是根据职位确定薪酬,而且不论出身只看能力.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yanjiushenglunwen/449933.html
但是俄罗斯教育系统基本保留了传统,评定机构严格而且极富权威,所以很少有人能够通过“走后门”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日本:考资格更辛苦
与中国的大学不同,日本大学的教授名额是有限的.教授与其说是职位,倒不如说是职称更合适.国立大学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决定教授的人数,而私立大学则有各自独立的规定和工资制度.比起国立大学的教授来说,私立大学的教授工资更高,但是相对的,人数也少.如果没有人退休或辞职,下面的人就无法升职.所以,大家只能按部就班地升迁,争也没有用.
总体来看,日本人似乎没有很强烈的“职称”情结.在金钱第一的社会,更多的人关心的是如何赚到更高的工资.在日本,医生、律师都是非常赚钱的职业,但需要专门知识的职位都需要通过国家考试,而且考起来很难,合格率很低.比起评职称的辛苦,日本人考“资格”更辛苦.
美国:走后门并非没市场
美国的大学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各个学校评审的标准都很不一样.理论上当然有一些标准,比如说,你要是好的研究者、好的老师,热心于社区服务事业,但其实相当抽象,操作起来随意性很大.同时,在选择评委时也是颇有“学问”的.如你所在的学校和院系想让你顺利升为教授的话,他们会选择那些倾向你的人当评委,而如果他们不想要你的话,就会选择非常挑剔苛刻的人.
如果说美国在评定职称上有什么规范的话,那是对处于较低层的人的规范,越往高层次走,规范的约束就越少,而更多的,是依靠“关系”.由于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在美国评职称,拉关系、走后门、行贿受贿的现象也并非没有市场.
德国:“两条腿”走路
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目前德国仍施行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定并行的行业准入制度.
职称评定制度主要适用于国家公职机构的工作人员,如公务员、教师、军人等.而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几乎所有职业都要.
中国工程师的职称评定是这样的:中专毕业工作7年后可以被评定为工程师,大学本科毕业工作5年后即可,而硕士研究生是2年.而在德国,工科大学毕业即为硕士工程师,研究生毕业为博士工程师.所以如果一般的技术员想获得工程师资格,就得接受大学的系统教育.
一位原在德国柏林一所医院担任医生的中国“海归”博士告诉记者,很多“海归”对国内职称了解甚少,自己回到国内工作,看别人评了职称才知道职称是和医保、住房等福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