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类自考毕业论文报名条件,关于采访词义探源相关论文范文资料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新闻传播类自考毕业论文报名条件,关于采访词义探源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闻传播及采访及词义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闻传播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采”和“访”以及“采访”的词义探源,厘清新闻工作中采访的完整含义.

【关 键 词 】采 访 探源

采访是现代新闻工作者以新闻传播为目的所进行的搜集材料的活动.在各种有关新闻采写的书籍中,关于“采访”的词源解释,一向只把“采”解作“采”.但在古代汉语中,“采访”是写作“”的.也就是说,“采访”是“”的简化.

但是,其中“采”与“”并不是简单的繁简关系.“采”与“”还是一对古今字,这意味着它们的词义不是完全等同的.所以在探究“采访”的词源时,不能忽视“采”与“”繁简之外的古今关系.否则,便不能了解“采访”完整的词义.

一、“采”和“”

“采”和“”是一对古今字.也就是说,先有“采”字,然后又产生了“”字,代替了“采”的部分指称功能.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采”的解释是:“捋取也,从木从爪.”①“采”字是由“木”和“爪”两个字合成.“爪”字在《说文解字》中解为“覆手曰爪”②,像向下拿物的手形,而“木”像“植物”之形.“采”合二字则表示手在植物之上摘取茎叶或果实.这是“采”的本义.在《诗经》中,以“采×”名篇的有七篇,而用到“采”字的篇章就更多,可见在上古社会采集植物是当时劳动者经常的活动.下面是人们常引述的诗经名句:

《诗经周南苤》:“采采苤,薄言采之.”

《诗经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第一句“采采”有两解:一说是鲜明丰茂的样子,一说是采啊采啊的意思.苤,一种野菜,据说是车前子.薄言,语助词.采,采摘.之,代词,指代上文苤.第二句中“采葛”,指采葛的人.第三句葑与菲,指的是萝卜和地瓜.以,用,下体,指萝卜和地瓜的根部.这几处用到的“采”字都是采摘的意思.从这几句可以看出,“采”有较广的对象,不仅指果实,也指叶茎,还可以指根部.

上古时代文字常常兼职,有时一个字要担任几个并不同源的词义的记录,这几个词之间通常是同音的关系.采字在上古,不仅记录“采摘”的“采”,也记录“彩色”的“采”.如《孟子梁惠王上》:“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于目与”孟子文中的“采色”,是“五彩”意思.后引申为“文饰”.除此之外,“采”还有其它功能.在上古,这两个词只因同音,用了同一个字来记录.后代为了精确表达,对这些兼职的字分别造了不同的字来表达.采摘的采,写作了“”,而“彩色”的“采”,写作了“彩”.“采”和“”,“采”和“彩”被称为古今字.虽然有了今字,但古字并非全然不用,唐代教坊曲名中有“采莲子”,用的就是古字.

“采”由植物的“采摘”,到文献资料的“搜集”,是词义的引申,最早见于文献的是“采诗”一语.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诗经》三百首,就是周王派出的采诗官从民间采集来的.《汉书食货志》记载得更具体:“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行人”是上文所说的“采诗官”, “采”在这里,是搜集资料的意思.现代汉语中“采风”的词义仍然沿袭了“采诗”的文化内涵.“风”既是指《诗经》中的民歌《国风》,也有“风俗”之义.在汉代,表示搜集材料含义的双音节词已经有了后代常用的“采集”和“采摭”等.

形成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已收入了“彩”却没有“”,可见“”是更后出现的.“”除了沿袭“采”的“采摘”、“搜集”的含义外,还发展出了“选择”、“挖掘”的含义.采摘植物,必有选择,所以“采”字原本包含了“选择”的意思,但在古文献中用古字“采”时,并无明确的“选择”之义.1937年出版的《国语词典》,其中“采”字第二个义项是“择”,所用例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一句话:“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但文中“采”正确解释应该是“取用”,并无“选择”之意.所以在《辞源》“采”字条目下,无“选择”的义项,笔者认为是准确的.古字“采”重“搜集”之义,如“采桑”、“采集”、“采摭”等,义在“网罗”,而今字“”,在“收集”之中,更含有“选择”的意义.如“办”、“纳”、“择”乃至“矿”等,都义在“选取”.


该文网址 http://www.sxsky.net/zhikaolunwen/376013.html

古字“采”在《诗经》中用于“采葑采菲”,包含了“挖掘”的词义萌芽,但没有形成独立的意义,演变为今字“”之后,就有了明确的“挖掘”之义.苏轼的《上皇帝书》中有这样的句子:“今三十六冶,冶各百余人,矿伐炭,多饥寒亡命、强力鸷忍之民也.”由采地表的植物,到采地下的矿石,词义又有新的引申发展.

所以,不能完全以简化字“采”的古义取代对繁体字“”的理解,“”在汉以后取代了“采”的部分指称功能后,在词义上又有新的发展.如果仅以简化字“采”去探求采访的词义,就会忽略“采”演变为“”之后词义的发展,而不能了解“采访”的全部含义.“”的引申义,在研究今天新闻采访的词义时,是不能忽视的.

二、“访”的含义

“访”的繁体字是“”,二者之间是单纯的繁简关系,所以只要理解了“访”的古义,今义也易于明了.

《说文解字》对“访”的解释是“谋曰访,从言方声”.有“广博”的意思,《论语》中有“爱众”之语,后写作“泛”.“从言方声”是说访是个形声字,言是形旁,方是声旁.从《说文解字》的解释看,“访”有“广泛征询意见”的意思.“谋”是谋划,但解释不可拘泥.《辞源》对“访”的解释有四种义项:(1)询问,(2)商议, (3)访查,寻求,(4)探望.其中“询问”是本义.《左传僖三二年》有“穆公访诸蹇叔”的记载,说秦穆公向当时已年老的蹇叔征询伐晋的意见,是问政的意思,包含了“询问”也包含了“谋划”和“商议”的意思.“询问”有“寻找答案”的意思,因此“访”由此引申出“探寻”的词义,《魏书冯熙传》:“使人外访,知熙所在”,其中“访”,即此义.另外,“访”作为“征询意见”,不是召之来使之言,而是到征询对象的府上问政,因而,“访”又引申为“拜访”、“探望”.孟浩然《访袁拾遗不遇诗》:“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诗题和诗内两处“访”皆是“探访”之义.

古代“访问”这个词也是“询问”的意思.《左传襄四年》:“臣闻之,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诹,咨难为谋.”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在上古,访、咨、度、询、诹、谋都是近义词,所以许慎采用同义互训的方法,以“谋”释“访”.这是古代文献中最早的关于“访问”的合用.

值得注意的是,“访”这个词,是一个有敬意色彩的词语,说“访友”和一般说“看一个朋友”,含义是不同的.“访”还有“走访”的含义,“访”不是不动的,不是对象前来告知,而是主动前去听取,“访”的前提是“前往”.另外,“访”这个动词后面经常跟双宾语,一个指事,一个指人,所以“访”是一种和人打交道的活动,而和人打交道的目的是了解事.这些文化内涵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的“采访”中,同样是我们理解“采访”词义不可忽视的.

三、“”与“采访”

所有出现在古代典籍中的“采访”都写作“”.就现在所掌握的文献及研究来看,最早的“”出现在晋干宝撰写的《搜神记序&#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推荐

关于乡村类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李红:将“乡村基”推入纽交所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本文关于乡村及经营管理及成人自考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乡村类论文范文素材,与李红:将“乡村基”推入纽交所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乡村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