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有关论文例文,与国内概念隐喻现状趋势相关论文格式范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外语教学有关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国内概念隐喻现状趋势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外语教学及语言学及核心期刊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外语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以1995年至2011年间CNKI收录的概念隐喻研究文献为源数据,重点调查了2000年至2011年间国内八家外语类核心期刊刊载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研究发现:1.概念隐喻研究整体呈上扬趋势;2.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六大主题;3.研究主题以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和概念隐喻属性研究为主,并向多元化发展.

关 键 词:概念隐喻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一、引言

GeeLakoff和MarkJohnson于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WeLiveBy》一书,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维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Lakoff&Johnson1980:3)概念隐喻是人类用其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机制.人们往往用具体的、熟悉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不熟悉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这一理论颠覆了隐喻是一种用于文学作品修辞手段的传统隐喻观,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争相从各个层面对概念隐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因而,本文通过检索过去十七年间发表在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上研究概念隐喻的文献,从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入手探讨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状况,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做出预测.这类回顾性工作不但可以拓宽国内概念隐喻的研究空间,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概念隐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未来研究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把握,也有助于他们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05012734.html

鉴于以上考虑,笔者以1995年至2011年间CNKI收录的概念隐喻研究文献为源数据,在借鉴已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源数据整理归类,重点对2000年至2011年间刊载在国内八家外语核心期刊上的各类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对各类主题的研究发展态势进行对照分析,旨在呈现当前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全貌.

二、当前研究

(一)主要数据来源

首先,笔者以“概念隐喻”为关 键 词,检索了1995年至2011年间CNKI所刊载的概念隐喻研究的文献,得出表1:

表1:1995~2011年CNKI收录的概念隐喻研究的文献

表1显示,这期间对概念隐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2000年至2011年,因此本研究侧重于这一时期的工作,通过检索2000年至2011年间CNKI所收录的国内八家外语类核心期刊研究概念隐喻的文献,它们分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当代语言学》和《外国语文》,得出表2.

表2:2000~2011年八家外语类核心期刊刊载的概念隐喻论文数目


怎么写外语教学毕业论文
播放:39524次 评论:3383人

(二)概念隐喻研究主题界定

在仔细研究每篇论文摘 要和主要内容之后,将国内概念隐喻研究的各类内容汇总,并对比分析,最终确定六项概念隐喻研究的主题:(1)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概念隐喻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概念隐喻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概念隐喻在习语或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概念隐喻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概念隐喻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等;(2)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包括英汉听觉概念隐喻、英汉时间-空间概念隐喻、英汉动物概念隐喻、英汉人体概念隐喻、英汉政治语篇概念隐喻、英汉爱情或情感概念隐喻等;(3)概念隐喻属性研究:对概念隐喻属性展开论述,包括系统性、连贯性、投射或映射、体验性和普遍性等;(4)概念隐喻综合分析研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therebe句型、无灵主语句和委婉语等;(5)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应用:分析某篇小说或诗歌中概念隐喻的性质及特点;(6)述介或述评:对国外某本专著的理论介绍或评价.

三、结果与讨论

概念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1.国内概念隐喻研究(1995~2011年)

表1显示了1995年至2011年五个时间段概念隐喻研究文献的刊载情况,其具体变化趋势如图1.

图1:1995~2011年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发展趋势

图1展示了1995年至2011年间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概念隐喻研究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2000年至2002年缓慢上升,大规模的概念隐喻研究工作起始于2003~2005年这一时间段,此后六年间论文数量逐年锐增.整体而言,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呈不断上升之势.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国外各种语言学教材和语言学理论逐渐为国内学界所熟知,尤其是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许多专家学者由此开始开展相关研究.

2.国内概念隐喻研究(2000~2011年)

表2显示了八家外语核心期刊收载的概念隐喻文献具体数目,其逐年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显示,2001年研究概念隐喻的论文数最少(3篇),随后呈上升趋势,并于2003年升至11篇;其后五年论文数略有下降.2009至2011年论文数达到高峰,其中2010年论文数达到16篇,居历年之首.12年间论文篇数虽有起落,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图2:国内概念隐喻研究发展情况(2000~2011年)

概念隐喻研究各项内容

根据所拟定的主题目录,笔者对2000年至2011年间八大核心期刊上所刊登的100篇论文的摘 要、主要内容和文献综述逐一认真阅读研究,最终将各类文章划分如表3所示.

表3:2000~2011年各项主题论文分布

表3显示,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概念隐喻研究文献涉及领域较广,其中研究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的论文份量最为突出(23篇),约占论文总数的23%;探讨概念隐喻属性及概念隐喻述介或述评的论文数量位列第二与第三(分别为21篇和18篇);运用概念隐喻对文学作品展开研究的论文篇数较少.(三)各项概念隐喻主题研究发展趋势

表3显示了各类主题论文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的篇数分布,具体变化趋势可从这六个阶段的比例变化中窥见一斑(见表4).

表4:2000~2011年各主题论文比例变化

表4显示,有关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概念隐喻属性研究的论文较多.其中,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研究文章所占比例在2000年至2005年间一直在20%以上,2010至2011年间接近30%.概念隐喻属性研究文章所占比例在2002年至2003年间过半,其后六年比例一直维持在20%以上,2010~2011年两年间有所下降.其它主题文章中,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概念隐喻综合分析研究和述介或述评类文章比例变化不大;概念隐喻在文学作品中应用文章比例上升幅度突出,从第一至第三阶段的零跃升到第六阶段的13%.

1.英汉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现象,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植根于人们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其隐喻化是人类形成和表达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鉴于此,卢卫中(2003)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了人体隐喻化的理论基础、认知特点以及英汉语言在人体隐喻化方面存在的共性与差异.齐振海&王义娜(2007)、齐振海&覃修桂(2004)及齐振海(2003)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结合英汉语料,对“心”隐喻的范畴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中西文化对“心”词语意义产生和拓展的理据.此外,覃修桂(2009)、项成东&王茂(2009)、张立英&徐勇(2010)、周榕(2000)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系统对比和分析了英汉语中听觉隐喻、动物隐喻、爱情隐喻和理智隐喻、时间隐喻,认为既有共性也存在由文化差异引起的个性.

2.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体现.概念隐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紧密的部分.陈朗(2010),刘艳、李金屏(2011),戴禄华(2010),汪少华(2005),王守元和刘振前(2003),赵彦春、黄建华(2003),肖福寿(2000)提倡把概念隐喻理论全面应用到词汇、阅读、文化等二语习得环节中,在外语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隐喻思维,以提升其隐喻能力,并促进对外汉语教学进一步发展.朱建新(2009)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即帮助学生建立起目的语的概念系统.

3.概念隐喻属性研究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与连贯性是概念隐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旭、叶狂(2003),王勤玲(2005),刘正光(2003),刘世理(2009)和王寅(2010)从概念隐喻的系统性、连贯性、体验性、映射入手,探讨了概念隐喻&#

1 2 3

外语教学有关论文例文,与国内概念隐喻现状趋势相关论文格式范文参考文献资料:

大学生就业岗位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观

毕业论文汽车

长江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帮做毕业论文

园林专业毕业论文

我要毕业论文网

ps平面设计毕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形势 论文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