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音乐教学类论文答辩,关于音乐教学快乐识谱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音乐教学及乐谱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音乐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识读乐谱,视唱乐谱正是音乐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识读乐谱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走入音乐殿堂的一条必经之路.针对新课程标准下音乐课堂教学中关于识谱教学这一问题,通过例举教学实例和阐述了一些教学方法,可以和所有的第一线的老师共同探讨.
关 键 词:识读乐谱快乐识谱法识安法创作法接龙法视听排序法对歌法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音乐课堂是快乐而轻松的,只要让孩子们充分活动、充分参与了,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堂.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出台以后,强调民主、强调参与、强调全面性,强调赏识教育,在这样一根指挥棒的引领下,部分老师的课渐渐偏离了音乐本身,渐渐地让孩子们体会不到音乐学习中的乐趣,没有了目标,尤其是音乐教学中的识读乐谱,成了孩子们迈不过的一道坎.
而旋律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因为有了旋律的优美,才有了歌曲的动人;有了旋律的轻快,才有了歌曲的活泼;有了旋律的庄严,才有了歌曲的庄重;有了旋律的铿锵,才有了歌曲的鼓舞人心等其实细研一下,旋律的构成也很简单――节拍、音高、节奏,音符也只有那么七个,但在这看似简单的构成却蕴含着无穷的奥妙和变化,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都有可能将乐曲从情绪上做一个根本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旋律是我们进入音乐殿堂的一条重要的途径.①新课程标准对乐谱即旋律作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3~6年级――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而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很多一线教师由于对课程标准领会不够,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上不应该出现乐谱,更没必要让学生学唱乐谱,好像唱乐谱就不是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我曾在王英奎老师主编的《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中看到这样一道思考题:②“近两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几次音乐教学研讨会,听了十七节音乐课,没有一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见到了音符或乐谱.运用音乐新课程的价值理念,你如何认识这种教学现象?”看到这个问题我感慨颇深!近几年我也听过不少音乐研讨课、示范课,也遇到了这样的现象.音乐新课程具有创造性发展价值,而创造性发展价值首先是音乐自身的创造性特征.③完整的音乐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音乐的一度创作是曲作者将对生活和自然的审美感受转化成乐谱,二度创作是演唱(奏)者将对音乐的乐谱转化成音乐的音响;三度创作是音乐审美主体将其对审美客体――有声音乐的感受转化为音乐形象,感悟音乐的内容、体验音乐的情感.由此可见乐谱是音乐审美的首要条件,也是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展开音乐创作的基础,离开了乐谱何谈音乐,何谈音乐审美.识读乐谱也是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音乐能力,只是这一个能力和学生的其他音乐素养一样,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绝不是让我们抛开乐谱谈音乐,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听辨、演唱歌曲、识读乐谱、音乐创造、音乐律动等音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在这众多的音乐技能中,识读乐谱便是重要的一项.在近几年参加的音乐研讨会或是公开课中,本人认为很多老师并不是真的想抛开乐谱谈音乐,而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较恰当的方法来解决乐谱问题,又担心纯粹地教唱乐谱违背了新课程“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基本理念,于是在课堂上就采用了回避的办法.针对这一现象,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以“快乐识谱法”为课题开展了一些研讨活动,尤其针对课堂教学,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多样的识谱教学模式,让音乐教学中的普遍难题成了孩子们的乐趣,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学习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下面就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方法:
①识“字”法.这里所说的字其实是一个一个的单音,这是语文课的识字教学中得到的启示.我想:学生哪怕是一年级的学生都能学会很多字,记住很多字,我们的音符只有七个,为什么学生却记不住他们各自的唱名呢?在听低年级的语文课中,我发现语文老师都会制作很多生字卡片,让学生反复识记,强化记忆,同时设计很多小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参与中就记住了生字.于是我将这一方法运用到了音乐课堂上,也制作了很多音符卡片,有苹果的、星星的、小动物的,一面写上唱名,一面写上音符,一次只让学生认识一个音符.比如我上一年级的第一课《你的名字叫什么》,我让学生从第一支歌就开始建立乐谱的概念.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我拿出写有音符“3(mi)”的苹果卡片,首先用卡片的形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然后从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引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这个苹果音符呢,也有一个名字――mi”.出示卡片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