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中国古建筑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古建筑的生态属性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国古建筑及古建筑及自然环境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国古建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从相关汉字发轫,探索中国古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人与生物和谐相处的生态属性.中国古建筑建立在中国这块生生不息的母体上,因地制宜、随类赋形、就地取材,通过对自然的意象仿生,创造了动静相生、无静不动的美学观念.生命体的活性结构,将“天人合一”充分体现于古建筑,使中国古建筑能抗灾应变千年屹立.同时本文论证了中国古建筑不是封闭系统,而是活性开放的“耗散结构”.
关 键 词:生态属性;土木结构;耗散结构
中国以迅捷的步伐跨入现代化社会的一大标志是截然改变了传统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现代建筑带给人们科学、合理、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显然的,但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这犹如从一出生就喝牛奶成长的孩子,按现代科学养育法,的确可以养育出一个很健壮的儿童,但我们会反思母乳养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其不可替代的是:产生于母体的、活性的、具有一脉相承亲情的、原生态生命力的属性.当我们迁入现代化新居,回忆儿时随祖辈居住成长的过程时,则会感受到当下缺失的正是这些原生态的属性.
中国古代建筑构筑在华夏大地这块广袤的母体上,人生伊始,先民们就承受着母体滋养,学会就地取材,因地制宜,艰辛构筑,创造生活.从“有巢氏”时期南北方人民普遍的“巢居穴处”到“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念的形成,先民们在不断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他们既是工匠,又是哲人,他们的一切实践与思想都无不源于母体,他们的一切创造,无不具有母体所赐予的、原生态生命力的属性.
探索古建筑最具说明力的素材是实物,尽管越数千年而遗存的古建筑有限,但还是有充分的遗存显示出中国古建筑所具有的特质,本文试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索中国古建筑的生态属性.
一、从汉字看中国古建筑的生态属性
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