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大学毕业论文专业高等教育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高等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与大学的烦恼与化解相关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大学及大学学报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大学有许多烦恼:教育主管部门琳琅满目的评估应付,新校区建设浪潮下的还贷压力,扩招后质量下降的社会责难,合并风暴下多校区管理的难题,基建、采购、招生、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腐败,大学排名下的教学与科研的冲突等.引发大学烦恼的主要原因有来自政府的,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大学自身的.政府理顺体制、增加投入,大学重塑品德、提升内涵是化解大学烦恼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大学;烦恼;化解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1)02-0044-06
如同人一样,大学也有其烦恼.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大扩招,大学的烦恼日益加剧.关注大学烦恼的现实,分析烦恼产生的原因,找出化解的方法,有益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倾诉烦恼
大学是西方社会和文化教育的产物[1].新中国高等教育6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大学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由“拿来”到“自主”的发展过程.大学在目睹自己培养出的一批批莘莘学子成为社会栋梁的欣喜之余,也承受着失误、曲解、无奈的烦恼悲怆.
(一)教育主管部门琳琅满目的评估应付
近些年来,“评估”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词汇,“评估”也成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检查大学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按照组织者分,对大学的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评估.我国开展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先后主要经历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水平评估、水平评估等四种形式.其中,最为牵动人心的是始于2003年的“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二是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项评估.如:党建工作评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评估、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评估、体育教学工作评估、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等等.三是行业或教支委组织的各种学科、专业、课程评估.面对众多的婆婆,大学谁都不敢得罪,穿梭于这些林林总总的评估中,疲于奔命、苦不堪言.那么,这些评估的效果又如何呢?就拿最具权威、最具影响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来说,非议不少:教学评估带有过重的行政色彩,系统的整体设计不够科学;评估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不足,存在明显的临时性和短效性;指标体系设计不尽合理,评估过程繁琐;参评学校主动性不高,存在为了评估而评估及应付过关心理,少数学校为了获得好成绩不惜弄虚作假.这些都使得评估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大为降低.[2]
(二)新校区建设浪潮下的还贷压力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大学原有的校区拥挤不堪.在“现有高校附近有扩展余地的就地扩建,没有空间的可另择址发展”的感召下[3],全国掀起了一股大兴新校区建设的浪潮.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征地建设新校区,并形成了一种攀比之风.新校区建设得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气派.少则一两千亩,多则五六千亩.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一次性规划到位.投资额动则十几亿、几十亿,有些学校新校区建设资金甚至超过了学校以前几十年投资的总和.大学的经费来源除了国家行政性拨款外,主要依赖学费收入,一般没有太多的资金结余,新校区建设大多依赖银行贷款.巨额贷款利息的偿还就压得大学喘不过气来,更不用说还本了.在外部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各大学不得不缩减正常运转资金和教学经费的投入,大学守着新校区的光鲜,却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其结果是,宽敞明亮的实验楼里或空空如也,或摆放着寥寥无几、早该淘汰的实验设备;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资金匮乏;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三)扩招后质量下降的社会责难
大扩招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很快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到2006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500万,荣登世界第一的宝座[4].与此同时单纯量的扩张使得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全面显现,大学人才培养的出口质量同社会期望的入口质量间的巨大悬殊导致社会批评不断.社会纷纷指责大学一味追求规模和数量的扩张;师资、校舍、实验设备等教学资源严重滞后;大学没有建立起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与人才市场需求及时对接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和修正机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专业技能、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不能同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进行准确衔接,使得用人单位岗前培训的投入过大、时间过长[5]20-23.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带有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面对潮水般汹涌而来的学生,大学在思想准备尚不充分,教育资源短缺、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准备不够,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熏陶和生存技能训练力不从心等情况下仓促“应战”,其四面楚歌的结果本就在情理之中.大学有苦难言、满腹委屈.
(四)合并风暴下多校区管理的难题
新一轮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一改我国大学原来几乎是清一色单校区管理的格局,变成了几乎清一色的多校区管理.通过大学合并、新校区拓展等形式产生的大学多校区办学,克服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积淀下来的条块分割、办学规模小、单科性学校多等弊端,切实整合了教育资源,实现了规模与学科的优势互补,产生了一批文、理、工、医、管、农、艺等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竞争力[6].但同时使得大学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明显增大,在学校管理、校区布局、功能设立、资源配置、内部融合、办学思路和管理模式协调、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整合、学生管理、大学文化传承与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办学成本、后勤保障与服务等方面给大学带来诸多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摸索、总结,各大学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多校区运行与管理模式,但仍然还有许多问题依旧困扰着大学.
(五)基建、采购、招生、学术研究过程中的腐败
大学一直是公众心目中最圣洁的“象牙塔”,因而具有很高的美誉度.在人们的眼里,大学与贪污腐败、道德失却等社会丑恶现象距离遥远.“大学应该表现出远远超过最低道德要求的道德敏感性,因为高深的学问使这些机构具有较为敏锐的洞察社会不平等的能力.” [7]即便社会的其他领域都发生了道德衰退,大学也要独守道德圣地而不随波逐流[8]33.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大学自主权的扩大,近年来大学的腐败事件屡屡发生,主要表现为:一是基建、采购和招生工作成了大学腐败的主要病灶.迁址扩建是大学职务犯罪中的重灾区;采购交易是收受回扣的主要渠道;招生自主权滥用是腐败滋生的土壤.二是窝案串案,合谋腐败.从检察机关已经查处的大学腐败要案看,多为校长、副校长或处长、副处长相互勾结,彼此利用,扎堆犯罪.三是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联姻,产生学术腐败[9].这些现象虽然是个案,但仍然令人们感到困惑与不解,也给大学凭增了许多烦恼.
(六)大学排名下的教学与科研的冲突
大学排名作为一种外部中介机构衡量教育质量与水平的评价手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排名的态度审慎,很多大学也对排名的公正性、科学性等提出了质疑,但大学排名因其结果直观明了,对考生及家长、教育行政机关、用人单位等社会影响力大,大学无法对排名结果熟视无睹.越来越多的大学受排名指标的牵引,调整自己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策略,以期在以后能够获得一个较好的名次.由于大学排名与学术相关的指标所占比重较大(如网大占到57%,其中学术荣誉占15%、学术资源占20%、学术成果占22%)[10],且科研工作比教学工作收效快、社会关注度高,大学不得不将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向科研,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以至出现了教学与科研地位的失衡.无论从高等教育的理论还是实践上看,教学与科研两者既彼此关联、彼此促进,又在教育资源、精力投入的分配和利用上相互割裂、相互冲突.如何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摆正教学与科研的位置,如何在根本上激励教师提高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大学的难题.
当然,大学的烦恼还不止这些,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二、解析烦恼
世间万事有其果必有其因,大学的烦恼也是如此.引发大学诸多烦恼的主要原因有来自政府的,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大学自身的.
(一)政府:过多的干预、过少的投入
政府对大学的过多干预是引发大学烦恼的原因之一.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领导体制.大学基本由政府举办,大学的设立、结构、布局、调整等全部纳入国家计划.政府对大学实施全面管理,大学的专业设置与调整、经费划拨、招生和就业、教师调配等,都由政府决策或决定,动辄需要行政审批,大学仿佛就是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自治权较小.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体制虽然几经变迁,但政府对大学的控制权并没有削弱,大学的独立法人地位仍旧仅仅停留在纸面,大学之于政府的隶属关系并无实质性变化,始终处于对政府指令的被动应付地位[11].以教学评估为例,我国的教学评估是以政府的价值取向为主导的一元评估,政府掌控着评估的组织权与决策权,而那些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等社会机构基本上没有话语权.面对政府频繁的指令(如扩招、合并、拓展新校区、评估等),大学虽然烦恼重重,但依旧“言听计从”.因为同政府的亲疏远近能够决定大学的发展.大学不得不密切同政府的关系,并将其看作是一种核心竞争力.政府对大学的过度干预,一方面导致大学权力寻租局面的形成.大学领导看似恪守法律法规,暗地里却在申请经费拨款、申请博硕士点、申请招标课题、希望评估获得优秀等时,常常采用“跑点”、“公关”等“特殊”手段.关系规则对法律规则的侵犯,不但使大学走进了行政本位的怪圈,还产生了反面效应:大学管理者在职称评定、招生、学术评审中可以理所当然地实现个人利益的权力寻租.另一方面,导致政府官员的权力寻租.权力与责任的脱节引发了 “选择性适应”的诞象: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责任大大弱化,权力寻利意识越来越强;该做的事在“小政府”的理由下可以不做,不该做的事在“大国家”的旗号下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强做[12].
投入过少是引发大学烦恼的又一原因.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社会办学资金资助、学生家庭教育支出三部分构成.其中,国家财政拨款约占65%―70%.因此,国家财政拨款的多少直接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实上,中国政府早就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纳入了施政计划.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有三项规定与教育经费投入有关:一是要在20世纪末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提高到4%;二是在“八五”期间使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提高到全国平均的15%以上;三是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然而,1993年到2009年间,政府制定的上述三项指标除了第二项在某些年度偶尔达到之外,其余两项指标都从未实现过[13].也就是说,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几乎都未达到政府自己设立的最低标准.而这期间,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平均超过了4%,发达国家平均超过了5%.与此同时,恰逢高等教育大扩招,大学不得不借款征地、盖校舍、买设备、募师资,缺钱的烦恼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社会:过高的期望
社会对大学的期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质量的期望.在社会看来,大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劳动力市场紧缺的、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大学教育质量的高低,要以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素质、能力表现和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社会希望大学根据不同需求主体的社会需要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为用人单位培养能满足其多样化教育需求、适销对路的人才.而大学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目标如何适应高等教育的自身规律,重视的是学科体系、教学内容、课程知识与学术规范的理解、选择、组织和控制,以传授高深学问、培养思想家和科学家、繁荣与发展文化为己任[14].两者价值观的冲突在所难免.二是对大学德性的期望.社会指责高等教育出现了“腐败的大学”和“大学的腐败”[15].腐败的大学指的是大学在体制上、行政上出现的腐败,如姑息学术造假、评估中缺什么补什么、为达到某种目的以学校的名义集体行贿等.大学的腐败是指学校内部出现的个人腐败行为,如基建、招生、采购中的个人腐败行为.面对大学德性逐步丧失的社会指责,大学有口难辩.凭心而论,大学腐败在日益庞大的大学机构中毕竟是极少数,属于个案,不能代表大学德性的主流.在市场经济腐败有待进一步治理的社会大环境下,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不可能是“世外桃源”,出现个别的腐败现象应该能够理解,大学也需要宽容.大学因其操纵着社会的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本而成为了社会的中心机构,因此,社会往往对大学提出近乎苛刻的期望.这种过高的期望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社会期望对大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置了较高的满意度标准,对大学来说是一种督促、鞭策.同时还营造了一种催人奋进的社会氛围,给大学施以动力,使大学更注重自身在社会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更努力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另一方面,过高、不切实际的社会期望,往往使大学受到不公正的批评和指责.这种无视教育发展规律、一味急功近利的不合理期望,给大学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焦虑,容易模糊大学的使命和目标.
这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377045.html
(三)大学:过重的利欲
我们请求社会的宽容,并不代表大学可以为所欲为.事实上,过重的利欲也是大学引“烦”入身的原因之一.大学对名和利的追逐是相互交织的,因为求得了名就能获得滚滚的利;反之,求得了利又使名的获取变得轻而易举[8]34.大学过重的利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扩张.一些大学在本身办学条件就不宽裕的情况下依然持续盲目扩招,致使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一些大学不进行还款能力的可行性论证,在利欲的驱动下贷巨款大肆征地建设新校区,以至入不敷出、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二是在评估、检查中“临时抱佛脚”.一些大学面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估、检查,不是扎扎实实地做好该做的事,而是专研于旁门左道,花重金公关、造假,引起社会的指责和大学内部的不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