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毕业生论文范文,关于毕业生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基于博弈的大学毕业生择业困境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毕业生及企业及情况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毕业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迈进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章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选择困境的现状,基于博弈论对大学毕业生和企业间的博弈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博弈论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打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平衡.另外,由于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及部分大学生自身素质欠缺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加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是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人职互择”的博弈过程,大学生及用人单位这两个博弈双方都试图通过正确的抉择达到自身效益最大化.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突出问题即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大学生自身及企业均普遍存在“过高”现象,即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明就业期望过高,企业在聘用标准上门槛过高、高标低用造成人才浪费.这最终导致大学生找不到合适职位、企业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的“囚徒困境”.本文尝试用博弈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的现状
(一)大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矛盾突出
目前虽然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就传统观念而言,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国有或事业单位更为稳定和体面,因此每年国考总会有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为进国有企事业单位搏一搏的现象.而就就业现实来说,这种大家趋之若鹜的工作岗位实属稀缺资源,往往在徒劳地挤破头的情形下,大学生失去很好的非国企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涌入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竞争为数不多、待遇优渥的岗位,而二三线城市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大量基层工作却无人问津.这种挑肥拣瘦“有业不就”的情况终导致很多大学生“无业可就”.
(二)大学生初次就业期望过高,落差较大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近些年大学生就业期望有所降低,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认清目前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尤其对工资待遇上,许多大学生希望一毕业就能拿到满意的薪水,或初次就业就过分强调工作前景,对就业岗位挑剔.而在实际就业中,薪酬和工作前景都令毕业生满意的工作岗位并不多.这就造成了很多大学生入职落差大、频繁跳槽的窘境.
(三)大学生及企业存在夸大、欺骗的失信行为
学生和企业的就业和招聘应是诚实守信,依规而行的“双向抉择”.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在求职中夸大、伪造有利信息如各种证书和成绩单为自己增加筹码;部分企业也存在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承诺的欺骗行为.个别毕业生及企业的失信行为实际上损害了整个就业、用人大环境,增加了求职、聘用成本,对大学生充分就业带来不利影响.
二、大学生与企业间的博弈分析
(一)人职相符与不符的博弈
毕业生就职后的情况为两种可能,即人职相符(大学生找到自己工作能力相符的职位)或人职不符(大学生工作能力明显高于或低于当前职位要求);而企业能采取的决策也有两种,即聘用或不聘用.因此排列组合可得下面四种状况
在这四种结果中,情况A中,毕业生及企业均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博弈所提倡的理想的共赢状态;情况D虽然双方均未达到预期目标,但因为互不合适,仍是正确的选择;情况B和C则是毕业生及企业应尽力避免的,由于双方的错误判断而造成了就业机会的浪费.
(二)诚信与欺瞒的博弈
求职与聘用过程中,毕业生可以有两种选择,即诚信相待或失信欺瞒用人企业.而企业也有信任或不信任应聘者的两种选择.那么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可形成四种博弈结果:1,毕业生选择诚信,企业也信任毕业生.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