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我国大学培育海洋意识与教育的路径探析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关于海洋及意识及渔民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海洋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我国大学培育海洋意识与教育的路径探析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海洋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我国大学学科体系的设定,存在重理论与技能、轻意识与德行的培养偏差问题,这在分支体系海洋学科建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文化战略高度看我国海洋文化,则其是未来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我们对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渔民社会却知之甚少,并有意将其置位于农业社会的末梢.如今方兴未艾的海洋强国建设,有理由让大学承担起这一人为的“短板”――由大学通识教育入手,培养国家未来主人的意识,完成强国梦的海洋版图.

关 键 词 :海洋文化与渔民社会 海洋教育 海洋意识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30

经过民族苦难的中国,如今谈到“强国”,必然首推经济上的发展.于是,在建设海洋强国上主要集中海洋科技、海洋经济和海军实力,却忽视了海洋教育和海洋意识在其中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实施海洋开发”,十七大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十八大又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准确把握时展趋势、深刻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这应成为我国当代海洋文化发展的新起点,这就需要从教育体系上强化海洋的学科知识,在国民意识中渗透海洋的常识元素与文化系统.

1.海洋教育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缺位

“我国可以主张的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中,现在看来有一半是有争议的.我国版图上划的海上传统疆界‘九段线’已经名存实亡.一些邻国在南海本来应该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实施海洋资源开发,年产石油从1000万立方米猛增到4000万立方米.在东海,日本则极力主张以所谓的‘中间线’划分界线.我国面临如此数量多、难度大、领域广的海洋问题,尚未成立海洋问题研究机构,进行长期的专门研究.对韩国建立的‘苏岩礁平台’,日本主张的‘中间线’以及‘钓鱼岛’问题,南海诸岛归属等问题,缺乏长期、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海洋权益争端问题上,我们容易给人一味‘任其自然’的印象等在海洋法制日益被重视的今天,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所颁布的10部涉海法律中,《海岸带管理法》却不见踪影,而且至今未见立法的计划”[1].如此尴尬的局面,其根源在于我们缺乏必要的海洋意识培养,更缺乏对海洋意识的构成进行应有的分析和表述.


怎么写海洋本科论文
播放:21684次 评论:6123人

一种文化,是指通过学习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指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行为特征的社会传递模式[2],约瑟夫奈认为,当一个国家的文化涵括普世价值观,其政策亦推行他国主同的价值观和利益,那么由于建立了吸引力和责任感相连的关系,该国如愿以偿的可能性就得以加强.[3]目前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海洋秩序,是与其海洋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我们需要从海洋强国和国家海洋战略需求的角度,分析现代公众的海洋认知,增强全体公民的海洋意识,强调海洋国土、资源、环境、权益和国家安全的系统观念.一种文化,要有主体意识,才能够去跟其他的文化交流、对话.目前我们对海洋文化的研究,囿于从文化的概念衍生出海洋文化的概念,强调借助于文化学研究的一般结论来认识海洋文化现象.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中认识海洋,也需要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理论中纳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但我们更需要从对人的认识来认识文化,做到文化自觉,知己知彼,同舟共济.而海洋文化的主体,就是渔民,以及因海洋文化而凝聚成的渔民社会.

“他们是蓝色国土的耕作者,大海是他们的谋生之源;他们奔波于中国海洋领土的最前沿,出海捕鱼,客观上也是在身体力行地保护着祖国的海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隐忍或承受各种争议,然后继续在周边国家的围堵中游走”,但我们对现代社会中偏于一隅的他们,知之甚少.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引发人类对其多重掠夺式发展,令渔民“失海”问题日益严重.[4]

综而述之,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经济、国防、科技、管理、人才等的支撑,但这一切更需要海洋意识支撑的海洋文化、承载海洋文化的渔民社会首先发展起来.从海洋强国开始,需要我们挖掘国民对海洋意识的文化自觉,认识现代海洋意识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战略前提,海洋意识是加强海洋管理的原动力;海洋文化意识不仅要在学者层面,而且要在沿海各级、各地政府中变成一种强烈的执政意识,在沿海社会各界中形成浓厚的文化情结.而海洋文化的发展具有开放、传播以至全球交流的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从认识渔民与渔民社会开始,促进国民对同属于农民一份子且承担着重要海防功能的渔民有充分的了解,促进国民重新理解和认识人海关系,人海关系是海洋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只有通过渔民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海洋经济的壮大,解决海洋生态的紧张,使得海洋开发与管理有序进行,对海洋文化应有的敬重才会激发出来,海洋文化才能最终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增强我国“海洋世纪”时代的综合国力.

2.海洋意识的薄弱与教育弱化的关联

早在公元前,中国就出现了是否发展海洋的分歧,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尽管近代中国是从海洋的第一眼开始看世界,即使是在建国后的一段时期内,“海防”依然是“纸上谈兵”,“海军是那个时期最不被重视的军种,而南海舰队又是海军中最不被重视的舰队,在海军的三个舰队里,由于和美、苏关系的缘故,南海舰队长期被认为处于战略后方,装备相对最弱.加上文革期间的各种干扰导致了训练不正常,部队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南海舰队主要护卫舰严重失修无一可用,只有扫雷舰、猎潜艇等轻型舰艇可以出动”[5];尽管奔向小康的中国是从海边一个渔村开始,却仍然没有给予海洋应有的地位与重视,更没有在国民的国土意识、国情意识、海洋文化意识中形成意识教育体系,甚至是大谈特谈的海洋资源,也成了地大物博、取之不竭的“牺牲品”――海洋生态破坏已经到了威胁整个国民生态体系的地步.《2011国民海洋意识调查报告》[6]显示,大多数公众对海洋的重要性比较明确.对海洋蕴含丰富的资源和能源,尤其是对其中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食物最为关注;大多数国民认为海洋灾害、领海主权及国防、海洋科学研究、航运安全并不是十分重要.我国海洋意识的薄弱与不张,自此而知,这与历史以来形成的中原内陆的陆地政治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受访者中,知道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只有10.7%;知道我国海岸线总长大约18000公里的只有13%.知道我国500平方米以上岛屿有6000多个的只有10.5%;对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概念能正确理解的分别只有5.4%、4.0%、4.2%;绝大多数受访者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了解不多.只有16.7%的受访者准确知道地球上海洋的覆盖面积为71%”[7]. “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确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开始”[8].回顾历史,“向海而兴,背海而衰”,我国有海、靠海,却始终没有做好海洋文章.要想成为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不能只是谈历史,说原则,发声明,提抗议.要有具体行动,必须从全民做起,加强海洋教育,让大家懂得历史、了解现状,加强全民维护海洋权益的意识.“中国历史的发展并不仅仅只有农业或陆地文明,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变化,在无意识中都与海洋相连.不说早期中国制造了指南针、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等对中国及世界产生的巨大作用,单单从近代而言,正是因为海防和海军力量的不足,中国才逐渐被淘汰出世界一流大国的行列.而与此同时,近代世界任何一个大国崛起,无论是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都是依靠海洋,即使像德国这样非常像内陆的国家,也一直在为加强海军力量而努力.相比之下,正是因为中国一直以来海洋意识的薄弱”[9].

进入21世纪,海洋教育已经成很多国家和地区海洋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充分肯定了海洋教育对海洋经济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实施海洋教育的具体规划[10]:韩国制订21世纪海洋战略规划,其中涉及加强各个层次的海洋教育、开拓海洋科学培训渠道、在公民中开展持久的新海洋观教育等内容;日本经团联发表了《关于推进海洋开发的重要课题》,向日本政府建议将产业界、学术界和政府联合起来,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开设海洋教育课程等;英国海洋技术委员会在2000年提出了此后5―10年的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其中包括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环境预报两个方面的科技计划等濒海国家在教育上的如此动作,目的很简单――发展海洋文化,构建现代海洋意识.在他们看来,发展符合自己国情的海洋文化,为现代海洋意识提供核心价值观,加强海洋文化研究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