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相关论文范文,与文化传承: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之路径依赖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大学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文化传承: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之路径依赖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大学及文化及制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文化传承创新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中国大学之新使命.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有着深远的渊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贯穿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全过程.当前我国大学出现的诸多问题,表象为制度,实则有着深刻的文化动因.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认识文化传承创新的新职能,以文化传承创新引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既是当前高校应当重视的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题中应有之义.

关 键 词 :文化;现代大学制度;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099-04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的大学的第四职能――文化传承创新,对于大学而言,既是一个应然命题,又意味着新使命与新责任.大学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社会文化组织,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承载了人类文明传承、融合、研究和创造的使命.正如弗勒德利克伯得斯通在《管理现代大学》中所称:“大学是我们最伟大且最恒久的社会机构.等大学是唯一能称为历史发展文化积淀的产物”[1].在当下中国大学正开展的以大学章程为载体的“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实践中,如何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的有机结合?笔者试图从两者正向关系的维度,探究现代大学制度完善之合理路径.

一、文化:大学制度演进不可

或缺的考量维度

文化和制度都是相对复杂的概念.这里所指的均为狭义或曰微观意义上的文化与制度.西班牙思想家奥尔托加加赛特作出的“文化是时代赖以生存的思想体系”的界定,被学者公认为狭义文化观的代表.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反映在大学,既是一所大学之灵魂所在,也是一所大学个性与特色的体现,是大学软实力或曰“软性核心竞争力”.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制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制度和文化都被学者称为大学之“灵魂”,不由得使我们去考察文化与大学制度究竟有何关联?文化的传承创新在现代大学制度演进过程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分析现代大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大学制度之演进历程氤氲着深刻的文化根源,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深层动因,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贯穿于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全过程.众所周知,1810年由威廉冯洪堡主导的德国柏林大学改革开创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先河.正是其吸纳了文艺复兴理性主义和新人文主义的思想成果,在扬弃中世纪大学自由精神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自由与理性精神相融合,将科学引入大学的殿堂,大学教学与研究并重的理念发端,学院结构出现,从而奠定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实现了大学由“僧侣的村庄”[2]、“没有窗户的闭塞的城堡”走向社会的蜕变.“二战”以后美国大学的迅速崛起与繁荣,正是其博采英国学院传统与德国科学研究精神之众长,与本土的实用主义思想相融合,创造性地提出“社会服务”的大学新功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术性与实用性并举,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兼顾,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兼容,实现了大学由社会的边缘向社会中心的完美转身.

应当说,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文化的烙印.文化与大学制度具有潜在的、历史性的和本质的联系:

1.文化与制度相伴相生,如同一个人的“心”与“身”、“神”与“形”的关系.文化赋予制度以精神和灵魂,决定着制度的方向;制度体系又反过来传承并创造着文化,他们共同塑造着大学的品格.

2.文化是导致大学制度变革具有个性特征的决定性因素.现代大学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德国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无一不是文化这一深层的看不见的因素的介入,才使得大学制度在演进速度、方式乃至结果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

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因.从中世纪大学制度萌生到现代大学制度之形成与发展,文化的传承创新贯穿于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全过程.正是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思想的一脉相承,成就了现代大学制度的生生不息和永恒的生命力.

二、“文化传承创新”新职能之于现代大学

制度完善的重要意义

大学在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历史演变历程中,已逐渐从社会生活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社会发展的“轴心机构”.然而,随着经济发展热浪下社会功利思想的不断侵蚀,在大学繁荣发达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危机.大学这座象征精神净土的“象牙塔”在精神衰微、价值迷失、信仰缺失、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等中飘摇,岌岌可危.诚如E格威狄博格在《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一书中所言,“在工具理性盛行的近日社会,大学应成为引领社会理智选择的良知,但是,在社会中不见大学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的文化功能在不断消退,正在异化为另一类技术至上的机构.”[3]当前我国大学出现的诸如“跑部钱进”、学术腐败等等种种问题,表象是制度,有人归结为大学章程的缺失,但深层的因素,仍然是文化.我国大学本就因为学术自由传统的缺失导致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先天不足,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官本位、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大学与生俱来的文化特性在强大的社会机器和经济利益的追逐下逐渐消弭殆尽,导致“大学时而在政治的风口浪尖摇摇欲坠,时而陷入经济的漩涡不能自拔,成为‘毫无定见的顺风倒’”[3].因此,究其本质而言,当今大学的危机,正是文化的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新职能的赋予亦或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强调,对于大学本身,对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启示或警醒意义.其含义主要有四:

1.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由费孝通提出,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等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大学从本质而言是一个文化组织,与生俱来地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面对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面对“中国何时才能出诺贝尔奖得主”的社会期盼,大学应当自省.相当多的高校在唯指标的评价体系驱使下,忽视甚至漠视人文关怀,一些合并的高校甚至连自身的传统与精神都或丢弃或被稀释,等等.大学亟需文化觉醒和自觉. 2.文化批判.美国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曾指出,批判是大学的本质属性.文化具有反思、质疑和价值批判的功能.一方面作为“思想净地”的高校自身应当抵制庸俗,坚守大学精神家园.当前,大学的文化被市场文化、政治文化同质化,大学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师方向迷失、人心浮躁等大学精神衰微现象,大学沦为一个“名利场”,其对于社会的道德责任,应有的批判精神近乎销声匿迹.另一方面作为“社会良心”的大学理应担负起道德纠偏的职责.当社会精神文化严重滞后于物质文化发展,即出现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所说的“文化滞差”现象,致使社会上道德滑坡(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拔萝卜事件等等)现象日益严重、见利忘义和诚信缺失等现象泛起、网络上低级粗俗的东西大行其道之时,正如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所说:“当社会出现失范时,应该发出警世之言”.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新职能急切呼唤大学价值批判的回归.

文化传承: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之路径依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本文出处: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449127.html

3.文化引领.大学自古以来就是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和文化创新的主阵地.欧洲中世纪大学挑战宗教神学统治运动、意大利时期文艺复兴运动、中国20世纪初由北大引领的新文化运动等,无一不是大学引领先进文化的典范.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期,一方面大学应当回归其追求真理的学术品格和价值取向,引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大学不断创造、培育出新文化,即胡总书记提出的“扬弃旧义、创立新知”,以高尚的、先进的文化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文化兴国”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功用.时代和社会呼唤大学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

4.文化个性.大学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积淀着自己的特色和文化.这也正是大学千百年来为莘莘学子们所向往之魅力所在.然而,当下中国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办学目标的趋同和校训的雷同.众多高校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定位于“综合性”、“一流”、“研究型”大学.据2007年一项针对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