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现代语境下《大学》修身思想与荀子修身观的比较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该文为儒家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现代语境下《大学》修身思想与荀子修身观的比较相关毕业论文格式,可作为大学毕业论文专业儒家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儒家及思想及君子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 ]修身一直是中国传统哲学探讨的重要内容,儒、道、释等诸家都从不同的视角加以阐述.尤其在儒家思想中,修身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现代语境中诠释儒家修身思想,应当运用比较诠释的方法,全面展现儒家修身的内在本质,并依照语境的不同给其富有当代性的理解.从《大学》修身思想与荀子的修身观比较出发,阐释儒家修身思想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关 键 词 ]《大学》,荀子,修身,儒家,诠释

[作者简介]王亚琴,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刘洋,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安徽芜湖241002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81-03

一、《大学》修身思想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全书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经”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作为儒家之经典的《大学》阐述了“仁”的践行者“君子”是如何定位、如何培养的.更重要的是它论述了“君子”所循之道――修己治人,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并以此提出了“修身为本”的思想.《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等

(一)“仁”为核心,“礼”为尺度的修身总则.孔孟学说的核心是“仁”,这一核心奠定了整个儒家思想的理论基石.《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同样是立于“仁”这一核心之上的.在孔子看来“仁”即是“爱人”(《论语颜渊》),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大学》中这种“仁”体现为“亲民”、“明明德于天下”、“有诸己而后求诸人”的推己及人上.孔子在强调“仁”的同时并没有忽视“礼”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君子在践行“仁”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把“礼”作为君子修身的“絮矩之道”.如果人的行为皆能符合“礼”,这便是实现了仁,从这种仁与礼的统一可看出,孔子在讲到“仁者爱人”时,总是贯穿着“礼”.《大学》中的修身之道正体现了这样一种“仁”与“礼”的统一.

(二)“三纲领”:三位一体的目标设定.《大学》开篇即讲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将之称为“三纲”统领全篇.对于这“三纲”之间关系的理解,历代儒家学者及注家观点迥异.有学者认为:三纲领之间是递进关系,表明了主体从明明德出发,经过亲民的发展,最终达到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还有学者指出:明明德是人内在的道德人格的完善,“亲民”便是个人的政治伦理追求的表现,而二者的终极追求就是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是一种简单的链条式的一维进度,而是一种在至善提挈下的互动模式.笔者认为,“三纲领”是对君子修身目标的设定,明明德也好,亲民也罢,二者最终是与“止于至善”三位一体的存在,缺一而不可达于“道”.明明德即知,亲民则为行,无行之知不是真知,不谓明明德,不知之行亦非真正亲民.只有当明明德与亲民之完美结合才是“止于至善”,也就实现了“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三)“八条目”:内外双修的践行指南.在设定了修身的终极目标之后,《大学》又从“内明”与“外用”两个向度阐述了实现目标的方法,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称之为“八条目”.经云:“白天子以至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此“八条目”的根本所在,其余七目都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的.一般来说,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道德的内在修为,而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道德的外在修为.君子向内,由格物致知始,诚意正心,而实现“内明”修身,君子向外,由身修起,家齐、国治,而达于天下平的“外用”亲民.虽然“八目”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逻辑递进,但从“内明”、“外用”的视角看,这两个向度之间并不是截然二分的,而是相互交织融合的整体,即所谓“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君子只有立足于“修身”之本,不断践行着“八条目”,向着“三纲领”的最高目标去追求,才能“近道矣”.

二、荀子修身观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而号为卿,故称苟卿,后人尊称为荀子.荀子以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对同时代的各家学说均进行了批判总结,是战国时代最后的一位儒学大师.《荀子》一书是荀子全部思想的结晶,其内容之丰富、思想之深邃、体系之严谨,“足以为天下法式表仪”.今本《荀子》共32篇,其中第二篇《修身》着重论述了修养身心,即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道理和原则.但荀子的修身思想并不局限于第二篇中,而是贯穿于《荀子》全书.如在第一篇《劝学》当中,荀子在论述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同时,指出了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培养君子完美的道德和丰富士人的各种修养,向圣人境界迈进.第三篇《不苟》中阐述了古代士人君子立身行事的道德准则,论说了遵循礼仪的意义.“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从《荀子》全书来看,荀子的修身观可略述为以下三个&#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