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有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情感过滤假”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相关论文范例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关于语言及学生及情感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语言类有关毕业lunwen,关于“情感过滤假”在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相关论文范例,对写作语言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情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记忆、动力、调节等功能,它与认知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对二语习得者情感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把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与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研究,以期找到一些学习规律和启示,从而促进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关 键 词 :情感过滤假说;情感因素;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045-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13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输入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习得和学习假说、情感过滤假说.近年来,国内对于该理论的研究更多地围绕输入假说和习得和学习假说展开,即注重认知因素的研究.而对于学习者情感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有研究表明:情感在二语学习中发挥着记忆、动力、调节作用,它与认知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二语习得者情感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把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与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研究,以期找到一些学习规律和启示,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本文首先介绍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说”,然后分析民族地区大学生情感因素现状,最后论述该假说给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2.什么是“情感过滤假说”?

为解释情感因素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Dulay和Burt早于1977年提出“情感过滤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Dulay、Burt与Krashen(1982)对情感过滤作了进一步的定义:“一种内在的处理系统,它潜意识地通过情感因素来阻止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Krashen(1982)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他认为:有了大量适合的输入环境并不等于学习者就可以学好目标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要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input)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的“吸入”(intake).情感因素对语言输入有过滤作用.如果“情感过滤”高,语言输入就会受到阻碍;如果“情感过滤”低,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获得的输入就越多.Krashen称之为“情感过滤假说”.同时,他把阻碍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概括为:①动机(motivation);②自信心(self-confidence);③焦虑(anxiety).学习者只有在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无焦虑感的情况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贾冠杰,1997).王初明(2000)认为:态度和动机等情感因素会影响潜意识的语言习得,情感过滤作用越小就越有利于语言的摄入.情感包括感情、感觉、心情、态度等方面.情感因素包括动机、焦虑、态度、自信心、自尊心、容忍度、冒险心、移情等.这些因素在不同学习环境中表现形式不一,影响程度不同(Arnold & Brown, 1999).Ellis(1985: 117)指出: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学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Gardner和Lambert(1972)把动机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拥有前者动机的学习者有与目的语文化群体结合的愿望,会主动去学习目标语;而后者迫于求职、考试等压力,学习态度相对被动,在遇到困难时就容易产生害怕心理,产生情感障碍.学习者的个性因素(personality factors)与外语学习的成效有关.在个性因素中,尤以自信心最为重要(Krashen, 1982).自信心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强的学习者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和挫折,自信心弱的学习者由于过多顾及面子、怕出错,因而失去许多语言实践的机会.根据 Horwitz和Cope(1986)的定义,二语学习焦虑是二语课堂学习中由独特的语言学习过程引起的自我感知、对二语学习的看法、学习二语的感觉和学习行为等特殊的心理活动.Arnold和Brown(1999)认为课堂上出现焦虑会产生不利影响,学生会因焦虑而紧张,造成课堂表现差.过分的担心会耗费学生本来可以用于记忆和思考的精力.而自信心则可以帮助减轻和消除焦虑.


语言学术论文撰写
播放:38683次 评论:3909人


这篇论文来自:http://www.sxsky.net/daxuebiyelunwen/449341.html

3.民族地区大学生情感因素现状分析

3.1 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焦虑情绪

语言焦虑指当学习者应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时产生的害怕或忧虑情绪(Gardner & Maelntyre, 1993: 157-194).虽然一些研究者认为适当的语言焦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语言学习,但多数研究表明: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当学习者与他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语言水平较低时,往往会产生焦虑.民族地区大学生多数在入学前外语程度普遍较差.所以,相当部分学生课堂上听不懂老师的发音,理解不了老师讲授的语法等知识,跟不上老师的课堂节奏,于是产生焦虑情绪.这种情绪导致他们怕出错,怕老师批评,害怕回答老师的提问,不愿意参加课堂活动,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3.2 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存在差异

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自尊是学习者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与认识.Brown认为:“我们的内心体验和外界的交往均影响自尊,它是在人们自身经历积累和外部世界对自己的评价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无论是认知活动还是情感活动,自尊在二语习得中都起着关键作用.笔者通过对贵州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二的1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与部分学生面谈发现:民族地区学生外语成绩与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成正比,成绩越好的学生,自尊心越强;成绩差的学生明显缺乏自信心.大量研究表明:在自尊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的认知活动更有效.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要尊重学生,多给予鼓励,增强他们自信心;避免太多批评和负面评价,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3.3 学生学习动机主要属于工具型动机

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能否有效利用一切机会去使用或操练第二语言,它决定学习者参与第二语言学习的主动程度,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是工具型动机,非英语专业学生主要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便将来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英语专业学生主要是为了通过专四、专八考试,毕业后能找到与英语有关的好工作.拥有工具型动机的学生学习动力往往不能持久,遇到困难时容易半途而废.

3.4 教师忽视学生情感状态

Krashen认为,在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语言习得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据笔者多年来对民族地区大学英语课堂的观察及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大学英语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学生上英语课的热情不高,上课睡觉、聊天、看其他书籍的人不在少数.以上这些现象存在的部分原因是大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