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译者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归属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是外文翻译专业与译者及英语教学法及参考文献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译者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成为影响翻译作品文化倾向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以勒菲弗尔的“三要素”之一:译者或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ideology)来阐释翻译过程文化归属的问题.本文并非探求哪种文化更能成为译作的方向,但是主张尊重译者对原作的再创作,尊重译者所处的文化氛围和理论背景.
关 键 词 :文化归属 译者 政治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孙正聿教授在他著名哲学课堂――哲学与人生中谈到:当一个人从事一种职业、一种工作时,他工作的痕迹会深深烙上这个人的文化背景.孙正聿教授谈到的文化背景,是一种理论背景,是概念的系统化结果.孙正聿教授的理论让我想起了勒费佛尔“三要素”中的有关译者与政治意识形态理论,两位学者都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都认为人的文化背景、理论背景影响了、甚至是决定了一个人在从事一种职业时所表现的文化倾向,这也造成了翻译界不同派别的争执.
一方面,部分翻译理论家认为:应该尊重原文,尽量保持原文的风格、思想笔锋.另一方面,一些理论家则认为,翻译其实也是一个再创造的结果,要给予译者足够的空间,发挥译者的多方面的文化储备、理论内涵,把源文译成有特色的本民族作品.这种看法在近世相互焦灼了近一百年,笔者认为翻译过程中的译者文化背景、理论背景对源文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两种语言间找到平衡,翻译出优秀的作品.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译者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7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本篇论文地址:http://www.sxsky.net/fanyi/374040.html
翻译工作中译者的文化归属问题,更是冲突与矛盾并存.中国的翻译理论教育、研究还不是很完善,最近复旦大学首获翻译教学资格证,随着翻译教学开展,开始了中国译者系统教育的先河.一直以来,翻译工作者大都是半道出家,或者出国留学的回国的学者,并没有接受系统的翻译的理论教育,致使很多翻译工作者在处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归属问题上很难把握.
翻译不是单纯的文字转换,而是两套不同文化系统的相遇和冲击.源语文化系统和译语文化系统,无论在语言意识形态还是在权力关系等各层面上,都有各自独特的“规范”.译者面对不同的文化系统,必须做出适当的取舍.如果以源语文化为主导,不对原著做适当的“修枝剪叶”,译文便会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面目,而迫使译语文化让步,结果是译文“晦涩难解”,很难进入译语文化系统.
同理,如果对原著做过多的改动,就会改变作品的初衷,使得作品变成了译者的作品.因此,在两个文化系统中求的一种把握,既有译者的再创作,又有原作的主旨,才是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翻译工作者.
以下的翻译案例,就最好的说明了译者对两种冲突文化的把握.
傅东华在翻译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飘》时,为了让译文符合中国读者的文化意识,有意将男、女主人公Red Butler和Scalet译成了颇具中国色彩的“白瑞德”和“赫思佳”.傅东华是不必字真句确地译的拥护者,他从译语文化出发,将原语的姓氏文化隐形,从而把读者引入他所营造的文学氛围.
苏曼殊在译雨果(Victor Hugo)的《悲惨世界》时,为了呼应当时提倡西方“科学”、“民主”和“打倒孔家店”、推翻封建制的主流意识形态,特意杜撰了一段故事,并增加了源作中不曾出现的人物男德,同时借男德之口,吐出了一段批判孔子的话.
以上两部翻译作品,都具有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傅东华在对姓氏的处理上显示出对中国文化的偏重,使得《漂》成为具有中国文化氛围的《漂》.苏曼殊在翻译《悲惨世界》的时候就更有作者的主观文化倾向了,尤其是那段批判孔子的话,无论如何也是将是翻译界的绝唱了.
另外,还有一些经典的翻译对白:
例一:Let me have the skates. You don’t know how to skate. Don’t be a dog in the manger.
译文:把冰鞋给我,你不会滑冰,不要狗占马槽(或者译成“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为妥).
例二:There you are the dog in the manger! You won’t let him discuss you affairs, and you are annoyed when he talks about his own.
译文:你狗占马槽!你不让他谈你的事,可他讲他自己的事你又恼了(或者译为“你不干还不让别干!”才达意).
这两段对白,更形象的说明了翻译过程中文化归属的矛盾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既要尊重原文,又要受到自身文化的影响,导致了翻译过程一些读者感觉不对劲,译者也感到很难把握的问题.如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谚语、习俗语言表达可能更是准确,但是这样有时候又脱离了原作的主旨,很难把握.
最后,就翻译过程中文化所处的位置而言,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位置,即译者会适度,既牺牲源语文化的某些“规范”,也打破译语文化的某些“规范”,既立足译语文化的文化背景,又兼顾源语文化的特殊性.
但是纵观翻译语言的发展思路,笔者更认为在两者兼顾的同时,应该偏重译语文化对源文的影响,这样才能翻译出符合本国国民阅读习惯的作品,才能被大众所接受.
参考文献:
[1] 李亚舒、黎难秋:《中国科学翻译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