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为土司类修改论文,关于民国时期广西县级政区的变更与增设析相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土司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土司及行政组织及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旧、新桂系当局治理广西期间,县级政区的变更与增设,表现为改土属建制为流县,从老县析置新县,强化对瑶族聚居区统治而设新县三个方面.这一县政改革举措,是地方政府重新谋划县行政区域以强化统治,“开化”少数民族聚居地政治经济文化,及与地方势力特别是土司后裔势力之间搏弈等多重因素驱动下的现实选择.
[关 键 词 ]县级政区行政建置旧桂系新桂系广西省
On the Guangxi County administrative Changing and Adding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Abstract] During the Old and New Gui Clique period, Guangxi County administrative changign and adding included three areas: change the chieftain county into flow county,split new county from the old county, strengthen the Yao Nationality munity rule and set up new Yao munity. This is a realistic choice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when it was driven by multiple factors . These factors included to re-plan the county administrative regions to strengthen the rule , "civilized" ethnic minorities in political, economic,culture, and toast with local forces, especially the descendants of chieftain between the forces and so on.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土司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高校大学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2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Keyword]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county;administrative unit;Old Gui Clique; New Gui Clique;Guangxi Province
民国时期,广西省历经旧、新桂系的统治.旧桂系代表人物是陆荣廷,新桂系领导人在1930年前是李宗仁、黄绍、白崇禧,简称李、黄、白;在1930年以后的19年中是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简称李、白、黄.旧、新桂系治理广西期间,采取了众多改革县政的举措,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广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其中,县级行政单位的变更与增设是县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学界多注意其结果,鲜有论及其变化过程,在此抛砖引玉,求教方家.
中国自秦置郡县以来,县作为地方行政体系中最为基层的行政单位,虽历2000余年,其设置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历代调整的重点在于统县政区与高层政区.有清一代,随着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强化及中央政府开拓财源的需要,清政府择机从势力最大,最不顺从中央调遣的土属地方开始,自上而下进行改土归流的改革措施,逐渐将壮族土司地区引导到与汉区划一的管理模式.改革非一蹴而就,为便宜治理,清末广西地方行政设置,除道、府、州、县、厅外,仍有土州、土县、土司和峒的留存.据载,清宣统末全省府级政区有桂林、平乐、梧州、柳州、庆远、浔州、思恩、南宁、泗城、镇安、太平等11府,上思、百色2直隶厅,郁林、归顺2直隶州;县级政区有8散厅、15散州、49县和1州判.另有25个土州、4个土县、10个土司、3个长官司,主要分布在庆远府、思恩府、南宁府、镇安府、太平府等地.1
一、改土属建制为流县
民国初年,广西是在旧桂系领袖陆荣廷的统治之下.陆荣廷是民国初年的旧军阀之一,是一位传奇式的历史人物,也是一位“顺应历史潮流前进,有利于历史发展的人物” 2.清末以降,时世纷扰,正是时世造就了陆荣廷这个历史人物.生活在19世纪末期的陆荣廷是破产的游民无产者,其反清抗法到降清到脱离清朝政府再到反对帝制,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广西的发展积极贡献,皆因时势的“得法”引导所致.1912~1919年陆氏治桂期间,对广西县政最大贡献是顺应民心和历史潮流,实施改土归流,共完成26个壮族土司的改土归流(详见表1),“是壮族土司历史上被改土归流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 3.改土归流后,各县域内封建领主土地制终结,“土地大部分已归农民占有,可以自由买卖,县政府废除按份计征和名目繁多的赋捐” 4,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众得到实惠,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
作为脱胎于旧桂系阵营的新桂系,1925年统一广西,当年9月,成立了广西省民政公署,作为全省最高行政机关.1926年3月两广实现统一,新桂系归附广州国民政府领导.按照广州国民政府颁布的省政府组织法,当年6月1日撤销广西省民政公署,改称广西省政府,成为广州民国政府统治下最先成立的省政府.1927年2月北伐告成功后,根据国民政府的命令,由李宗仁、黄绍、白崇禧、粟威、朱朝森、俞作柏、伍廷、雷沛鸿、黄蓟等九人任省政府委员,全省重大决策由党政军联席会议决定.在这一时期的县政改革中,新桂系继续改土归流,并于1927年9月拟具广西各土属一律改流方案,责令土司残留区按“各土属地域之大小,财力之丰啬” 5的原则分别改县或归并邻县治理.通过改土归流,广西县级行政单位由清末的49个,到1913年的78个,到1931年改土归流完成时,一度增加到94个.1915~1931年,各土州、土县、土司和土峒改置为流县的情况,详见下表:
表1:1912年至1931年广西省改置流县情况
改置年份
原土州县名
改置流县名
1912年
忠州土州
忠县(1916改名为绥渌县)
1915
果化、归德二土州及旧城土司
果德县
都阳、安定二土司
都安县
兴隆、白山、古零三土司
隆山县
定罗土司
与那马厅合为那马县
龙英、茗盈、全茗三土州
龙茗县
镇远、结安、佶伦、都结四土州
镇结县
1916年
思州、思陵二土州
思陵县(1917年改名为思乐县)
1917
向武、都康、上映三土州
向都县
南丹土州
南丹县
1918
上林土县、下旺土司
思林县
1919
凤山土分州
凤山县
1927
迁隆巡司
并入上思县
上下冻土州
并入龙州县
罗白土州、罗阳土县
并入同正县
下石西土州
并入凭祥县
土江州
并入崇善县
1928
下雷、安平、太平三土州
雷平县
忻城土县
忻城县
永定、永顺长官司
并入宜山县
上龙、金龙土司
上金县
1929
万承土州
万承县
1931
那地土州
并入南丹县
资料来源:根据张声震主编《壮族通史》(中册,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675-676;黄家信《壮族地区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203页;傅林祥、郑宝恒《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行政区划志》(广西人民出版社年1998版)第175―176页资料制作
二、从老县析置新县
新桂系30年代第二次底定省局、全面启动县政改革后,省政府再一次施行县界调整,开始核定各县变行政区域,重点放在重新分析或合并过大过小的县治面积,移置过于偏僻的县治及整理各县地方犬牙交错或互相插花之地.其中,分析或合并过大过小的县治面积主要是万岗、天鹅、乐业、田西、资源五县的新建.1934年6月省政府在整理田南道属6各县界时,鉴于“该区各县县界,系沿袭土属区划,多不适宜,如凌云、恩隆、西林,面积之过大.百色、恩隆、恩阳,县治之过偏,治理困难,历来如此,设再因仍,不急加整理,任施何种工作,终觉事倍功半”, 7经省政府委员会第139次会议议决,划析凤山县的盘阳、凤凰二乡,百色县的定马、月篆、所略、百羌等四乡,恩隆县的岜品、仁德、燕乐、洪都、美桂、灵岐、凤桥、鹅桥、罗贤等九乡,共计15乡,设置万岗县8;划析凌云县东北部的逻宜、天峨、更新三乡和南丹县西部的甲板、月里、六排等三乡,及拉堡、牙林乡的一部分,以及凤山县北部的老鹏乡,共计7乡,设置天鹅县;划析凌云县北部所属的乐业、甘田、皈篆、逻沙、武称、谐布、雅长、幼朗、西马等9乡,设置乐业县;划析西林县东部所属的潞城、供央二乡,八桂乡的部分及八渡乡的央边一村,西隆县东部所属的旧州、南丹两乡,以及凌云县西部所属的乐里、浪平、百平三乡,共计9乡,设置田西县9.
1934年7月,因西延10距全县(今全州)县城太远,人民办事不便,士绅王月恒等到南宁向省政府呈请西延改设县治,并在省府备案.随后因政局关系款项无着,暂缓实行.1935年1月,民政厅长雷殷巡视兴、全、灌各县政务,实地调研西延设县之事.1935年4月17日,广西省政府委员会175次会议议决准予设县.4月25日,广西省政府任命全县公安局长邓俊夫为西延设县筹备专员,在西延区公所设立筹备专员办事处.5月26日,广西省政府公布《西延设县实施办法》.1935年7月1日,资源县正式成立,管辖区域为全县原属之西延全区的延东、延中、延北、梅溪、瓜里、中峰、枫木、五排等八乡及长万区的万德乡之大里溪一村,又兴安县越城区之车田、浔源两乡,共10乡,面积共3620方里,总户数11660,总人口65496.11
本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gai/426771.html
三、强化对瑶族聚居区统治而设新县
在地方行政制中还有一个与县同级的特殊行政组织,名为“设治局”.它设立在边远省份或多民族聚居区,由于政治经济落后,不能设立县治,又需要有相当机关加以治理,以往各省已在这一类地区设立了与县自治相等的特殊组织,如新疆、贵州的“分县”,云南的“临时行政委员”,广东的“化徭局”、“化黎局”等,名目极多.南京国民政府为了统一行政,于1931年6月颁布了《设治局组织条例》,规定上述情况下一律设立“设治局”.广西的大瑶山,又称金秀瑶山,历史上还被称为大藤瑶山、大藤山,位于广西省中部偏东,东界蒙山,南邻武宣、桂平、平南,西接象州,北起荔浦、修仁至三江县,是桂江、柳江的分水岭,长约130 公里,宽50~60 公里,境内万山丛簇,脉络纵横,地势险要.大瑶山地广人稀,居住着瑶、壮、汉等几个民族,其中以瑶族居多.自元代开始,大瑶山分属周围各州县管辖,统治者把大瑶山一带当做“化外”看待,人口不列于国家户籍,也没有纳粮、赋税及服役的义务.明代,广西大藤峡农民起义从洪武年间天启年间(1368-1398)至天启年间(1621-1627)止,历时达250余年,参加起义的绝大多数是瑶壮农民.受此次起义的震动,“明王朝曾三次对瑶山进行大征,企图把瑶境纳入直辖统治的计划”. 12清初,大瑶山分属给周围的永安、象州、修仁、桂平、平南等县分而治之,实际上统治力量对大部分瑶区还是鞭长莫及,只是罗香地区的罗香、龙坪两地于康熙二年(1663年)始向当时官府纳粮,忠良地区的岭祖村屯乾隆年间向官府纳少许粮赋,其余地区不列入编户,也不供役纳赋.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右江道总镇李国治在罗香的罗运村召开瑶山七十二村石牌头人大会,把大瑶山分为金秀团(辖原修仁、蒙山两县瑶区共36瑶村)、滴水团(原象州的古陈、六巷一带辖11瑶村)、罗香团(原平南辖的罗香、罗运、六竹一带,辖15瑶村)、六巷团(8瑶村)四团,并委任当地石牌头人为团总分别管治,并由七十二石牌总辖.
大瑶山的瑶族分为茶山瑶、坳瑶、花蓝瑶、山子瑶、盘瑶5个支系,他们语言各异,风俗有别,因经济地位不同,社会地位差别很大.其中,茶山瑶、坳瑶、花蓝瑶统称为茶山瑶,他们在大瑶山一带占有大量土地山林,生活比较富裕,并有水田和山岭出租,在社会地位上占着“山主”的上层地位;山子瑶和盘瑶统称为“过山瑶”,他们由于没有土地,靠租种长毛瑶的土地耕种,缴纳地租费,处于“山丁”的社会地位.汉族和壮族在清朝年间陆续迁入大瑶山,主要以小贩为生或小手工匠过活.由于专制社会统治阶级长期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岐视政策,金秀大瑶山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套完整的封建宗法性质的石牌制度,在这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混合,情形特殊.旧桂系陆荣廷统治广西期间,大瑶山仍未曾为他们所注意,其统治力量似乎难以顾及瑶山.新桂系统一广西后,逐渐注视这块化外之地,1930年广西省政府委派国民党党政训练所毕业的学生,前往平南所管辖的大瑶山南部瑶族聚居地区的罗香和桂平所属的大瑶山西南部瑶族聚居地区的横冲,以“开化”为名办教育入手,开设“化瑶教育”学校等.1933年桂北(包括全州、灌阳、兴安、龙胜、义宁、灵川、资源和湖南各县瑶区,波及荔浦、修仁瑶区)瑶民暴动,参加人数共计约三万人以上,时间延续半年,震动全省.新桂系当局平息瑶民暴动后,更加重视这一传统国家力量长期以来都未曾达到的大瑶山区,加快了对大瑶山的“开化”步伐.是年,广西省政府将大瑶山分为七块,分别划归沿山的桂平、平南、蒙山、荔浦、修仁、象县(今象州)、武宣管辖,以便各县在其辖境内编组乡村.1940年8月,广西省政府在大瑶山中心地区的金秀成立金秀警备区署,直属省政府管辖.1942年,新桂系当局“为适应金秀区的地方特别环境及谋讯速开发起见” 13,依据国民政府设治局组织条例第一条之规定,经广西省政府委员会第585次会议决议,将广西省金秀警备区署改为广西省金秀设治局14.至此,广西省所辖县级行政区域单位数由94县增加到99县、1设治局.
四、县级政区变更与增设的历史分析
行政区域是行政区划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