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与追寻普救寺相关修改论文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为您写建筑材料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建筑材料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追寻普救寺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建筑材料及古建筑及红娘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建筑材料论文范文。

大概在旧社会时,就已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少男不看花鼓戏,少女不读《西厢记》.”揆其理,大约是因为花鼓戏里有打情骂俏的情节,怕男孩子看了会心神迷乱;《西厢记》呢,写张生与莺莺自由恋爱,还有个红娘当牵线人,女孩子读了都学着“自由”怎么办?在新社会,提倡婚姻自由,反对父母包办,这“不看”、“不读”的禁忌自然就消亡了,自由恋爱成为社会常态且受法律保护.那么,红娘是不是从此下岗呢?不是.她不仅成了婚姻介绍人的共名,而且越权为政府转变职能、厉行服务型管理时的通称,如媒体所云,某地政府充当“红娘”,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求原料和销售成品的渠道,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等.这样看来,《西厢记》的影响可谓大矣.

读中学时,课文里有《西厢记》的选段,“碧云天,黄花地”,至今还记得.那时候,我就对张生和莺莺定情的普救寺产生了兴趣.

普救寺至今尚存否?我先是从“纸上得来”.1961年11月,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先生考察文化到山西蒲州.他在《大地新游》(作家出版社1962年10月版)一书中写了他所见到的普救寺:“寺原在小山坡上,现在只剩下一座塔、三间窑洞.绕行登山,到处可以看见残破烂瓦,山头的土坡削面,可以看到厚厚的砖瓦屋.这种情况说明当初是一片很大的庙宇,由于嘉靖乙卯(1555)一次大地震全部倒塌了.现在的塔,老乡们还叫作‘莺莺塔’,是这次大地震过了八年,蒲州知州张佳胤重修的.”“塔的下面东边有窑洞三间,里面还有些塑像.当初一座大寺院,现在只剩下这些东西了.”这是“文革”前的普救寺面貌.此后,历史的狂飚把塔下的三间窑洞也横扫了.著名古建筑、古文物专家罗哲文先生在《中国古塔》(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6月版)中的“永济普救寺莺莺塔”一节中写道:“普救寺的寺院建筑现已断壁残垣,仅存遗址了.但尚有高塔屹立于寺址中,远远就可看见.此塔本是佛寺中的瞻礼建筑,不知何时把它取名为莺莺塔,想是受《西厢记》影响所致.”这座莺莺塔颇为神奇,是古代“河东八景”之一的“普救蟾声”:用石块撞击塔,可以依稀听见蛙鸣声.故老传言,这是崔老夫人受鞭打时的忏悔声,因为她干涉了张生和莺莺的恋爱自由.

有一年,我有事去山西,特地绕道永济市,去“躬行”一下普救寺.遗址叫“崔氏别院”,规制为三合小院.导游说,三处共三间房,北厢房为老夫人居室,西厢房为莺莺、红娘所居,东厢房是张生借居;又说,《西厢记》中“惊艳”、“赖婚”、“拷红”都发生在这院落中.而且,导游还说,院落是修复,不是重建;修复时,还出土了金代王仲通其人的诗碣《普救寺莺莺故居》:“东风门巷日悠哉,翌袂云裾换不回.无据寒鸿沉信息,为谁江燕自归来.花飞小院愁红叶,春老西厢镇绿苔.我恐返魂窥宋玉,墙头乱眼窃怜才.”导游还解释了“普救蟾声”的奥秘:经专家研究,莺莺塔之所以被石块撞击时发生怪异声音,是因特殊的地形地貌、特殊的建筑材料和特殊的建筑构造,使得受撞时产生出九种声学效应所致.


大学生如何写建筑材料毕业论文
播放:34815次 评论:3661人

追寻普救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材料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窥见了《蒲州府志》卷三《古迹志》:“普救寺,在郡城东六里,唐时名西永清院,五代时汉遣郭威讨李守贞于河中,周岁城未下.威召院僧问之,对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威折箭为誓.翌日,果破,乃不戮一人.因改院为普救.明初,并广化、旌勋、藏海、乾明四寺入焉.”大意说,此寺唐朝叫西永清院,五代时,因僧人进言,郭威破城后不杀人,因而改名普救寺.乾隆之前的地方史乘已有这种记载.如清初诗人周灿(顺治十六年进士)有《蒲州普救寺》诗,自注云:“按《志》,寺为旧西永清院等遂改名为普救.”说明乾隆《蒲州府志》是沿袭旧志的说法.那么,问题来了,唐贞元二十年(804)九月,元稹写《会真记》:“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而《旧五代史》之《周太祖(郭威)本纪》记郭威攻蒲州是乾二年(949)五月十七日.如普救寺之名果系五代郭威时改,那几近一个半世纪前,元稹怎么会写下这个寺名呢?清人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三中提出了怀疑:“《西厢记》作于金章宗时董解元,故称普救.何以元稹《会真记》已有普救之名?”我综合了一下有关记载,写成小文《普救寺之谜》,刊于《羊城晚报》1997年11月17日《晚会》,以为是五代以后读书人传抄《会真记》时妄改.

前些日子,读南京师大老教授孙望先生所著《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版),这才知道,隋唐时该寺即名普救,我自己浅尝辄止(在这问题上,嘉庆进士姚元之也是如此),沾沾自喜于一孔之见,率尔操觚,实属可笑.

孙望先生引录了大量史籍,从新、旧《五代史》的《周太祖本纪》、《李守贞列传》,《宋史》的《吴虔裕传》、《王继勋传》以及《资治通鉴后汉纪》中所有关于郭威攻蒲州的战斗记载中查找,均无僧人献言、郭威折箭而誓之事.孙先生又引佛学典籍证明隋朝时寺已名普救;隋末唐初僧人道宣撰《续高僧传》,其中《唐蒲州普救寺释道积传》,有“沙门宝澄,隋初于普救寺创营大像百丈”,且“修建十年”之记载.元稹所处的时代,仍然叫普救寺.孙先生引《山西通志》中《山右金石记》,举广德二年(764)刻有《唐普救寺碑》;而且,《全唐诗》有杨巨源的《同赵校书题普救寺》诗作.杨巨源是蒲州人,还是元稹的好朋友,他们在诗、文中均称为普救寺.对僧人献言、郭威折箭发誓的故事,孙先生很委婉,只说“是颇成问题的”.至于西永清院之名,由于无确凿记载,孙先生推测道:“或许是其中一部分地方与建筑的名称.如《白香山集》卷五九《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终于圣善寺华严院’,张读《宣室志》:‘长安兴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