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性学习冲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化学课堂进一步开放到现实的情景生活中,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逐渐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态度,使其能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设,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建立出一套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在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的同时,推动我国民族的振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1.2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所以其最重要的突破点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出相关的教学情景,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发现与实践,逐步培养其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创新思维、科学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生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能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去。
1.3有利于建设雄厚的师资队伍: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但要求化学老师具备教育的能力,更是要求其能够针对学生的需求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多数都是跨学科方面的综合知识,部分内容方面学生了解的资料要多于教师,这就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其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参与进修,这就在整体上提高了化学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2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进一步丰富高中化学教学情景:通过“可供学生选择的情景素材”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化学兴趣的重要条件。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应用试验、演练、图片以及录像等多种方法与手段,逐步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趣味。现阶段新课改追求的是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技能与知识的多重目标的实现,化学教师应当依据不同教学模块的特征,科学选择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化学情景,从而搭建出宽广的学习平台。[2]与此同时,同学的尊重和教师的充分肯定是择增强学生探究热情及学习自信的重要前提,只有创设出民主、开放的课堂语境,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开发出学生的潜能。
2.2重视化学实验课程的研究与学习:在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化学教师的地位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先的主导者转变为引路人,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参与者,应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从原本的验证性实验过渡到现在的探索性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演进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全面开发其思维能力,将实验的效果最大程度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述到浓硫酸和铜加热能发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则不能反应,那么浓度为多少的硫酸才能在加热时与铜发生反应呢?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产生的SO2污染呢?围绕这一课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2.3全面拓展化学课题调研学习: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只有将社会与课堂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当前,随着高考制度的变革,各课程的学习也越来越注重实际问题的考察与应用。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课堂教育的社会性,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充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联想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到“燃料的综合应”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应当紧密联系生活,收集一些能够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除此之外,化学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生活,对燃料的归类及热能的使用进行了解与归纳。这样一来,不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还将其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大大拓宽。
3结语
研究性学习也就是一个探索与尝试的过程,并且也是实践的过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行研究性学习,主要的是要坚持遵循“轻结论、重过程”的原则,将过程评价与鼓励学生作为核心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