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整合教育论文

时间:2021-06-10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整合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要把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地集合起来,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和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一、信息技术与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任何其他教学媒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实时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多媒体技术能将抽象问题直观化、静止问题动态化、动态问题过程化、归纳总结对比化、知识查询快速化、解答问题现场化、实验过程模拟化,这样就使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扎实。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因而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识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多种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信息技术与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学习障碍”的存在是教学难点的成因之一。如何解决呢?按照巴浦洛夫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手脑并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这个理论。如硫酸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和国防建设上都有广泛的用途,教材以接触法制硫酸的基本化学原理和生产流程、典型设备等,第一次向学生介绍了有关化工生产知识,使学生学习化学理论跟化工生产实际联系起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尽管采取了实物、标本、模型或图表措施,学生还是觉得比较空洞。我们采用的计算机教学软件,以优美动听的音乐和形象逼真的画面,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它设计动感强,易引起学生注意,讲解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板面清晰,提示、过程、结论完整,图像形象、生动、直观。哇!沸腾炉真的沸腾起来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经过热交换器,直奔接触室,摇身一变,变为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进入吸收室洗了一个浓浓的“硫酸浴”,出来一缸热气腾腾的发烟硫酸……与此同时,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和典型的练习,更是画龙点睛,错对一目了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掌握了工业制硫酸的全过程。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思维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一些较复杂的抽象概念和理论,在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反复认识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介绍晶体类型时,将各种晶体的典型结构通过计算机三维动画展示:NaCl型晶体,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Na+与Cl-以离子键结合,个数比为1:1;金刚石,最小的环为非平面6元环,每个C被相邻4个碳包围,处于4个C原子的中心……配以适当的讲解,这比直接讲要形象,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展示传统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很快或很慢的化学进程,如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合成氨、布朗运动等,各种分子的空间结构、金属的电化腐蚀等。所有这些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空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难以通过实验向学生直观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印象不深。但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模拟实验,可灵活地放大或减慢化学情景,从而将这些化学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同时又能使学生加深认识、深化理解、提高学习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化学审美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巧妙地塑造出充满激情与活力、具体可感的化学审美形象,把化学美表现出来,可使学生对化学美产生新奇、愉快、向往的审美感受,并在探索化学美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审美体验,创造化学美的冲动,与教师的审美创造发生共振、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在美的情境中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塑造人格,并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优化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实施现代化素质教育关键的一环。如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诱思探究”的教学模式:

“诱思探究”,即“诱导思维,探索研究”。教学过程要经历“探索”和“研究”,即“观察”和“思维”两大基本层次,实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其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是: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可根据学生心理活动的基本组成要素观察和思维,灵活地加以组合,绝不能用一种死板的、僵化的顺序,千篇一律地去硬套,即探究教学模式的“有模式,不唯模式”的教学原则和指导思想。如何将这一原则和指导思想与信息技术整合呢?我们做了如下的尝试:

在上述模式中,将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是未知过程的设计者、指挥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感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验、评价,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协作性、主动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且很多基本技能得到了开发。

五、信息技术与复习备考

要提高三教学质量,就要解决高三教学时间紧、内容多、信息量大的矛盾。为了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应精心备课、精选习题,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的运用,能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增强,为创造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提供了条件。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习过程,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目标,而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举措,要实现这一举措,必须把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