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模型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手段。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学以致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为此,我们多措并举,逐步引导学生产生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猜测推理,经历形成过程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我们会想到一些解决方案,在讨论这些方案的可行性时,要有一个猜测推理的过程。用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也是如此,教师可以先把教科书上的概念、公式这些基础知识模型化,让学生多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节“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上课前准备几张演示照片(有剪刀、钟表、尺子等物品),上课时候拿到课堂上给学生们演示。演示的时候老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去寻找物体中所包含的角的图形,再经过思考,最终得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通过课前猜测,课中亲自体验过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活动来获取新知。在概念模型化的过程中,教师遵循了由感性到理性这一认知规律,使学生初步建立了数学模型的框架。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表象
在利用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决定了解答问题和准确率和效率。书上的知识是固定的,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再配合比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建立出正确的数学模型,把数学概念等相关知识模型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节“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给学生呈现一张校园的风景图,并提问:“在这幅校园风景图中,哪里有长方形,哪里有正方形呢?”学生通过仔细寻找,建立起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初步认识。然后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人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长方形和正方形呢,它们具有哪些特征?”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自己用剪刀和纸动手操作,分别剪一个10cm×5cm的长方形和5cm×5cm的正方形,让学生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学生亲自动手剪纸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问题,并且经过讨论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会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刻的认知。
三、比较归纳,完善认知体系
方法总比问题多,在处理数学问题时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种解题方法,如何从中找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需要对这些解题方法进行比较。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所有的解答方法,拓宽他们的数学思路,完善认知体系。例如,教师在“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做题,不同的学生肯定有不同的方法,教师自己先讲一种方法,讲完后提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这时候学生会踊跃举手回答,最后老师把所有的方法归纳在一起。这道题总共有五种方法,分别有①列表枚举法,②“抬腿”法,③假设法,④方程法,⑤“砍腿”法。其中,列表法是列出表格,采用依次列举,逐步尝试的方法来作答的,虽然思路简单,容易理解,但是太过繁琐、笨拙,一般不采用。假设法和方程法是思路偏难,但只要掌握了,做题非常轻松,方程法的核心是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归纳所有的解题方法,比较方法的好坏,得出最为有效的解题方法。
四、融入实践,升华思想意识
把数学模型思想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也是很有用处的。数学模型来源于对生活经验的提炼,教师引导学生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例如,笔者在“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时,就很好地利用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是这样的:“有5只鸽子飞进了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为什么?”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火柴来代替鸽子和鸽笼,5只鸽子分成3组,分析会出现哪几种情况。学生在建立这道题的数学模型的时候,思路也会变得清晰。在简单感性的操作中,用火柴把抽象的数字表示具体化,使学生更乐于投入探索中,体会其中的乐趣,进行思维扩展。在建构数学模型的具体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猜测推理—情境演示—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建模的过程中,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理论和公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需要有很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从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