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经典名着作为来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是从中精炼和概括出来的。毫无疑问的是《资本论》在众多马克思主义科学着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今,研究和学习《资本论》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资本论》作为高度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着作,它给政治经济学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资本论》一书分为四卷,要说明的是有的版本的有出版三卷的。在当时马克思计划是出版四卷,由于种种原因经由恩格斯整理出版了三卷,第四卷则为对剩余价值理论史,是后整理出版的。所以下面主要分析前三卷的主要内容,首先在《资本论》第1卷中最先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也描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也是通过生产问题及其过程揭露出来的,即“资本的生产过程”;其次在第2卷中又阐述了利用在再生产角度剖析资本的运行过程制度,证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的中心问题是研究其剩余价值的实现,即“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通过阐述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即“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资本论》虽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名着,但是其中蕴含着马克思哲学原理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成分,其内涵极其丰富。
2.1、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在《资本论》中有集中表现和系统运用
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在《资本论》中得到充分表现与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序言中明确地告诉人们,辩证的方法就是《资本论》运用的方法;马克思关于辩证法的观点是“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但是与他不同的黑格尔哲学思想,在黑格尔辩证法中,辩证法是颠倒的。以致于马克思强调《资本论》是“把辩证方法应用与政治经济学的第一次尝试”。在《资本论》一书中的研究和描述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过程,它深刻地阐述了辩证思维逻辑、本质与现象、抽象与具体、一般与特殊等辩证法范畴。
马克思在对《资本论》进行创作时,开展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学方面调查与研究,在这过程中他发现用于指导他研究和创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唯物史观。所以唯物史观与《资本论》一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书中就有关于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他研究生产力与生产方式以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过程指出:“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们人类在从事生产劳动以及社会生产过程中,会有两种关系必然产生,一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即形成生产力;另一种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形成生产关系。马克思也揭示出有什么样物质生产力,就有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的总生产关系中,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社会制度,有什么东西可以使自己适应社会意识。唯物史观的发现,不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基础,使社会主义有空想变成科学,而且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打下理论基础。我们整处在这样一个不断发展与变革的大时代中,其中新产业革命带动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并逐渐向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迈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两制关系发生变化,现代资本主义和现代社会主义也各自产生新的变化、新特点。《资本论》中运用的唯物史观,刚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把握两制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在全球化的今天互利共赢,承担大国责任,也为我们提供理论依据。
2.2、《资本论》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和未来趋势
19世纪末,资本主义正处于资本大量积累的时代的上升阶段,但是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开始日益暴露,经济危机接踵而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本质并揭露剩余价值,创作了《资本论》一书。有人说,《资本论》已经过时了,它已经不管用了,我认为时代在变化,但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没有变也没有根本解决,所以《资本论》仍是我们研究现在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的快速扩张和迅猛发展,其内在矛盾和深刻弊端也迅速扩大。出现了大批量人面临失业问题、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加剧、金融和经济频繁突发、剥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垄断资本,尤其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向资本主义过渡,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和不可阻挡的灾难。自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已经暴露出新问题以及所谓新矛盾。金融危机过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有所回升,但从侧面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并没有解决。《资本论》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为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矛盾。但是不能直接地搬用《资本论》中现成的理论观点去了解现代资本主义,应该用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认识和理解现代资本主义。
《资本论》正确分析出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矛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和探寻现代资本主义。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带动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迅猛发展,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使资本阶级的内部矛盾得到了缓和。当今资本主义状况,可以使用《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不难可以推理到资本主义未来发展趋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会经历几种重要的社会形态,而其中资本主义社会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形态,在所有的资本主义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现在资本主义主要调整了基本经济制度发生变化,也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由此也不难得出结论,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没有变,其被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趋势决不会变。
2.3、《资本论》指出了未来社会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
虽然《资本论》中没有具体地篇章文字来阐述未来社会以及未来共产主义,但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并将其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相对比时,探讨了未来社会有以下基本特点: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社会生产有计划地进行调节、按劳分配、消除三大差距、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即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是他对未来社会的所有制性质的着名的阐述,也是对社会所有制或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另外一种表述,其内容十分深刻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自由联合体中,“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这里表达,未来社会应该实行社会生产有计划地进行调节和按劳分配。《资本论》中描述的这些未来社会的基本特点,阐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向。也正是有这些经典的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才能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新时代的特点,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一理论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资本论》相辅相成,与时俱进。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我国现阶段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想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然而如何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一直是我国一直不断探索与追寻的重要问题。《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它的理论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深远影响。所以《资本论》中提出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的指导意义必须遵循,根据新时代特点和国情进行发展和创新。首先,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多数人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应该只提供公共产品,弥补市场失灵,国有经济应退出竞争和私有化领域。但是,如果我们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遵循《资本论》的逻辑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化与市场的失败没有直接关系,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的必然结果。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是资本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社会化的根本要求,必须要克服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无限扩大,购买能力在其背景下的相对狭窄以及个体企业和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深刻矛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的作用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主要从事民营企业不愿经营的行业,弥补民营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但是为了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共同繁荣的社区成员,要充分发挥稳定公共部门宏观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维护政治经济安全、对促进自主创新的起关键作用,它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根本利益提供重要保证,也是使社会经济发展得到引导、促进和控制的根本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上述观点,有利于巩固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4、《资本论》指导我国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
《资本论》集中运用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揭示出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以及历史趋势,也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点和社会主义建设方向。为创立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以马克思理论体系以及《资本论》重要理论基础。
《资本论》的指导意义,最先从研究对象的确立反映出来的。确立研究对象是研究学术科学的初始点,所以我们最先明确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明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即其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在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时,也可以参照《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难得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并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了研究对象,接下来开始讨论《资本论》对我政治经济学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对生产方式的指导为例,我国现阶段实行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对应的生产方式也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他将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是在一定特殊历史条件,极具私有化的生产方式。同理可得出,我国现在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的一个特殊阶段。《资本论》还指导我们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着作,他要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的内部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走势。他具体阐述了对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的认识,虽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所有制有所区别,但是可以运用《资本论》的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可以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上。最后,《资本论》作为经典政治经济学着作,其所处的时代的资本主义与现在资本主义有诸多不同,但是指导我们研究与探索的更多的原理。如果除去两制的意识形态与所有制的不同点,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现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由此可得,《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大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深远而重大的指导意义。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4-45.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0-6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