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园区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毕业论文

时间:2021-06-29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文章研究的绩效审计是适应由单纯重视投入资金效果性,到综合关注投入资金的效果性、效益性、经济性而产生的一整套审计理论和方法,是一种以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为主体内容的审计活动。

关键词:经济园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1开展经济园区绩效审计发展的瓶颈

(1)开展经济园区绩效审计的思想意识滞后。从近年来对经济园区的审计来看,受传统审计思维约束,加之绩效审计操作过程复杂,我国的经济园区审计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的资金为重点,以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化操作为关键,着重调查园区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情况。然而,仅依靠现下财务审计模式已不能适应对园区这一新型经济载体的客观评价,也远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对园区现状和潜在发展力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要求。因此,在对经济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评价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进一步拓展。

(2)开展经济园区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缺失。绩效审计通常要对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审计技术方法的复杂性。绩效审计难以像财务合规性审计一样简单用一个标准来全面评价一个绩效审计事项,往往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评价。甚至在同一个项目中,可能会有许多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现阶段,如何在我国经济园区会计和核算体系均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综合考量对其进行准确而客观的绩效评价?对政府审计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绩效评价中,审计人员往往面临两难选择:如果完全凭个人的职业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很难为被审计对象所接受,如果采取与被审计的园区管理部门具体商定审计范围、内容和进行评价的方法,工作开展困难,效率受到影响,而且个案之间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致使审计标准及由此形成的审计评价意见无法保证公信力和权威性,审计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审计的质量也无法保证。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园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开展经济园区绩效审计,就必须从经济园区所处的经济环境、业务性质入手,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始终以改善园区的经营管理、提高园区的总体效益为目标,形成以风险防范为重点的绩效评价体系。

2.1经济效益层面

(1)产业布局合理性。经济园区建设的初衷是以利用外资为主,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园区在发展初期,没有很好的考虑自己的区域背景,园区的产业定位不能与所在区域的产业联动发展。因此,对产业布局的评价,应侧重于审查园区产业结构设置,有无重复建设、重复布局;主导产业特色是否突出,是否以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为产业发展导向,是否与周边区域产业相衔接、产生互动,形成具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增长点,提高园区整体竞争力。

(2)土地管理规范性。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园区内土地租赁、转让成为了园区发展的经济支撑点,规范园区的土地租赁和转让行为,对于提高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强土地利用和综合开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保障土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意义。第一,重点审查经济园区土地租金的标准是否合理,是否指派专人追缴及时收缴,是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实现土地出租收益的最大化。第二,重点审查园区企业的供地是否执行了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有无未经招拍挂程序擅自低价协议出让土地、是否存在违规截留减免土地出让金收入行为;是否存在不注重土地储备和后续开发的行为。

(3)投资行为效益性。就审计实践来看,目前,园区投资管理体制方面,存在2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决策,另一个是约束。要对经济园区投资行为给予准确的审计评价,就务必将关注点放在投资决策程序中,重点审查园区投资项目决策是否科学化、民主化、对投资项目是否进行评估论证;对于重大投资项目,是否实行专家评议制度和投资项目公示制度;审查园区投资与产出的经济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经济效益目标,是否建立了投资的跟踪管理制度,以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收益。

(4)基础建设程序性。在审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根据建设程序分步进行:一是审核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手续是否完备;二是审核建设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公平的招、投标程序;三是审核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合理性、真实性;四是审核工程价款结算中工程量真实性、单价套用的准确性、采用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的一致性、各种措施费用的合理性;五是做好项目从筹划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全部实际费用的决算审计,确定建设项目的真实造价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5)财务监控完善性。审计实践证明:内控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园区内部管理是否存在重大漏洞。因此,要重点审查其内控制度是否健全,财政性资金用于园区的建设性投资与行政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和增长速度是否控制在合理规模和增长速度;财务管理中有无重大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

2.2生态环境层面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经济园区仍是依靠简单的土地出租、出让形式招商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面对园区内诸如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重污染性企业,开展对园区生态环境的绩效评价势在必行。如何在更高标准、更高水平上,做好硬环境建设?通过检查园区的生态环境经济活动,评价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循环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其效果与效率表示意见,促进其改善环境管理、提高环境生态管理。具体而言,第一,评估能源与环境政策对能源的供应与影响,促进园区从环境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更加关注能源安全与保护;第二,评估园区污染治理项目投入和效果,是否制订以“生态园区”为目标的环保规划、加大园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容纳力。第三,评估对垃圾和废料管理及处理情况。通过审计,了解园区是否严格按照产业区域分布,在企业中推进“清洁生产”.

2.3社会效益层面

对经济园区社会效应的评价,应注重园区发展所带来的公共服务覆盖面、服务质量和持续发展的分析,关注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的实现,重点检查改善民生的具体成效。

(1)审查公共基础设施是否足额配备。公共基础设施是支撑项目进园的必要条件。审计应从基础设施是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入手,审查园区道路、绿化、亮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合理性;审查园区是否做到水、电气、通信、排污与道路建设同步考虑、同步跟进。

(2)审查征地拆迁居民的切实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护。被征地拆迁居民的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是否公平合理、公开透明,补偿资金和住房安置是否及时到位。

(3)审查经济园区的发展是否增加了就业岗位。通过审计园区实际就业情况,掌握园区发展前后周边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变化,反映园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实际效果。

2.4可持续发展层面

(1)审查经济园区负债情况。园区为筑巢引凤加大基础设施开发力度,拓宽融资渠道,负债规模迅速扩大,一方面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由于负债管理不规范,给财政安全带来一定的风险。审计中应关注:第一,经济园区负债的规模。包括直接负债和或有负债,既关注显性的,更要关注隐性的。第二,经济园区负债的结构。包括向财政部门借款、向金融机构借款、向企业和个人借款、其他借款等各类借款在总负债中的比例。第三,经济园区负债的投向和效益,以及对园区经济建设发展的影响程度。第四,负债的偿债来源,并对偿还能力进行分析。第五,园区负债管理现状及制度建设。包括园区建立的负债的管理制度,对负债的规模的监控措施,有无完整的偿债计划和偿债机制。

(2)审查经济园区发展环境的宽松适度性。重点审查上级赋予开发经济园区的各项管理职权和各项优惠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有无体制和机制不顺,人为导致行政成本过高、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审查在土地供应、建设规划许可、融资渠道、各种办证等行政审批是否存在经济发展环境不优,部门特权和利益至上,各种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审查招商引资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是否执行得公平合理。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