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论文

时间:2021-06-29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不断深入开展,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而言,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和难点要远远大于一般项目的审计。通过近几年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笔者认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它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经济责任,防范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目标和进一步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就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谈几点看法。

一、要充分认识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干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党政干部经济权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领导干部的评价成为组织人事部门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关心、群众关切的最为关键的焦点问题,运用何种标准、如何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的评价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是审计职能的内在要求。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监督、评价和鉴证,这是审计工作的本质和内在要求。目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各地方政府结合实际也制定了经济责任操作规范和办法,但条文规定仍过于宽泛和笼统,审计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审计评价内容不够明确,审计评价标准不够规范,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随意性,增加了审计评价风险,且影响对被审计对象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客观评价。客观、公正、科学、准确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对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对象及委托部门三方全面负责的体现,是被审计对象所承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种客观公正的审计鉴证。

二、要把握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有别于常规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人格化,审计客体由静态的会计资料,到动态审计对象(领导干部)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从有形到无形,从客观反映到抽象分析,从过去审计的重点强调真实性、合法性,到现在必须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并重。并且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既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又为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正确使用干部提供客观依据。所以,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从经济责任审计受托责任来说,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领导干部个人在其任职期间经济行为的领导责任、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及个人廉洁情况的信息。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某个地区、部门或单位的经济发展和事业发展任务,不能只简单评价成“好”或“坏”、“一般”等,必须既立足于反映微观的经济活动,又要着眼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计划发展的贯彻执行情况。既要有财务指标,又要有非财务指标,这样,可以避免审计评价工作出现遗漏,能从不同角度对领导干部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和评价。

二是科学性原则。指标的设置既要考虑指标自身的科学合理性,又要结合实际、遵循客观规律,既要有动态指标又要有静态指标,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指标。

三是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置应简略、清晰,评价标准应符合审计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超前也不落后,易于操作,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相应标准以及在充分、可信的资料基础上,得出客观、合理、被审计单位认可的审计结论,提出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审计建议,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能降低审计风险,又让当事人心服。

四是公认性原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领导干部履行任期经济责任的主要标准。经济责任审计结论应与群众公认相一致,如果审计结论得不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审计的权威性就会受到影响,并且失去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社会基础。

三、要明确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既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且定量指标仅从数据上看难以得出先进与落后、好与差的结论。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设置较为详细的评价等次,从而能比较准确的反映出责任人的履职情况。笔者建议,从“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对每个指标进行定性评价,再综合所有指标的定性情况,得出综合评价,给报告的使用人以清晰、完整的感觉。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1.经济决策方面评价指标。是指政府或部门、单位、企业以及个人在确定行动政策或方案以及选择实施这些政策或方案的有效方法时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指标。包括决策制度的建立、执行决策制度情况、投资完成与效果情况、建设项目预决算情况,重大开支、政府采购、资产处置决策及执行情况,资产转让、担保、抵押、出借情况等。重大经济决策是否按规范程序决策,有无领导人员违反决策程序,擅自决定重大投资事项,以及存在决策程序违规、决策失误、决策执行不力、决策未能实现预期目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浪费、国有资产(资金、资源)流失等问题,应分清责任,如实披露和评价。

2.业绩性评价指标。当前各级政府对其下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及履行专项资金管理职能情况。这些指标是否完成?完成的情况如何?履行专项资金管理职能如何?应该纳入到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范围。业绩性评价指标,各地各部门情况有可能不同,可根据需要,要求其提供相关证明性资料,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3.经济管理评价指标。主要指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规、合法情况,包括账簿、凭证、报表是否符合规定;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三公”经费控制情况;债权、债务管理情况;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执收执罚情况等。对在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或是违反决策程序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可用定量指标进行评价。如:

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比例=需调整金额/审计金额

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比例=违规金额/审计总额

“三公”经费控制比例=任期内年平均数/与审计前三年平均数

乱收费比例=乱收费数额/该项目收费总额

决策损失比例=决策损失额/该项目投资总额

……

4.经济监督评价指标。包括财务、资产等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审计整改情况、对工作人员和下属单位经济监督情况。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财务、资产等制度,是否根据审计机关所做出的处理决定或提出的建议,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是否加强对下属单位的经济监督,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下属单位整改情况实行“回头看”制度等。并对内部审计中查证的各种问题,促使单位出台相关管理制度,把内部审计列入工作目标考核。通过内部审计,有效堵住经济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漏洞。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