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历程
农村集体经济发产生是在解放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同时也确定了集体所有制的发展模式,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我国的农业生产力较低,这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集体经济发展改革逐渐推行,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的主要发展模式,明确实现家庭联查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彻底取代了人民公社。1984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是集体经济的重要发展阶段,同时集体经济转入了全面改革时期,各地在家庭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双层经营方式,推行农业股份合作制,发挥产业化的发展优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改革。1998年国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地位,提出了通过集体经济发展买入到小康社会的目标,引发了农村经济的全面改革,国家始终坚持成像协调发展,带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发展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2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动力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环境逐渐改变,一些乡镇企业成为了民营企业,这就挤占了集体经济的发展资源,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流动,农村从事集体经济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逐渐脱离农村,同时年轻人流失使得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再者是集体经济领导队伍的老化造成了经济发展模式不能及时更新,具有决策发言权的年轻人比例较少,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处于粗放管理和经营的状态,缺乏全方位的农村经济产业支撑。此外,农村资金的缺乏以及发展传统的发展思维也限制了集体经济的转型,尤其是思维的局限性,造成了农民不能拿出多余资金用于农村产业的升级,集体经济逐渐陷入发展困境。
2.2集体土地产权关系不明确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关键,土地所有制产权的明确是集体经济开展的关键,当前采用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了农村土地使用权,但农民并没有行使土地产权的职能,产权关系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经济组织共有产权关系混乱,首先是土地所有权现行的代理人权属不清,造成产权主体错位,再者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2.3发展差异性突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地域性差异性较大,因此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也是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尤其是城镇经济的差异、城镇和城镇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在一些农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农民开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不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3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对策
3.1立足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经济的升级
传统的农业发展是维持国家粮食安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农村生产水平提升,因此,农业经济的下一步的发展要立足于产业的转型,从单纯的粮食供应发展为多功能化的农业产业,利用农村劳动力的优势,建立生态、高效、收益性高的产业的经营。再者,要利用农村资源的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产业,促进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例如,可通过农家乐旅游品牌待带动区域性的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以经济作物作为依托,壮大主导农业产业,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建立农业经济产业。
3.2全方位引进人才,加大资金的投入
集体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新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产业升级,对农业人才、经营人才、生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因此,政府应当加强农村人才的引进,通过提升人才待遇来增加人才的吸引力度,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人才扎根家乡建设。另外,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要加强集体经济的财政补贴,最主要的是将农民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脱离出来,深入追加投资,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周转资金,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
3.3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劳动力转移
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尤其是解决集体经济土地产权问题,保留农民的产权自由权,使土地在人们手上自由转移,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教育,扫除集体经济开展的障碍,再者利用区域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优势,改善农村的人才资源配置,在满足区域人才需求的同时,加快劳动力的转移。
4结语
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政府要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加强人才和资金的引入,深化农村人才资源配置,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