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时间:2021-07-14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运用G-L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与巴西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并从提高科技投入、加强贸易合作等角度提出了中国与巴西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0111-03

1引言
中国和巴西同为金砖国家的成员,同时又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在中巴对外贸易中,农产品贸易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0年,巴西以107.25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我国第二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国。其进口额占2010年总进口额的14.91%。中国是巴西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在2005―2010年,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逐渐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额由2005年的30.8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12.3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中国从巴西进口农产品的进口额从2005年的30.1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3.56%。中国对巴西出口农产品的出口额从2005年的0.7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1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9.28%。6年间,中国在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2010年逆差额为102.14亿美元,比2005年的29.42亿美元增长了3.47倍。
2中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2.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Grubel-Lloyd指数、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Thom&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中国和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分析。
1)Grubel-Lloyd指数
1975年,Grubel和Lloyd提出了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即G-L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3)Thom&Mc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为了反映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动态变化,1999年Thom&McDowell提出了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为: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UNCOMTRADE数据库。由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和海关采用HS(协调编码制度)分类法,因此本文中对农产品的定义和分类也采用此分类标准。按HS分类标准,一般认为,前24章为农产品。
2.2计算结果及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
(1)G-L指数分析
表1是中巴按HS分类的24章农产品在2005―2010年的G-L指数。这六年里,G-L指数每年都在0.5以上的只有HS13(虫胶;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液、汁),说明这一章农产品在中巴农产品贸易中始终以产业内贸易为主;G-L指数每年都处于0.5以下的有HS01(活动物)、HS02(肉及食用杂碎)、HS03(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HS04(乳品;蛋品;天然蜂蜜;其他食用动物产品)、HS07(食用蔬菜、根及块茎)、HS09(咖啡、茶及调味香料)、HS10(谷物)、HS12(含油子仁及果实;杂项子仁及果实;工业用或药用植物;稻草、秸秆及饲料)、HS15(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HS16(肉、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制品)、HS17(糖及糖食)、HS20(蔬菜、水果、坚果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HS24(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这13章农产品在这六年的中巴贸易中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从各章农产品在这六年的平均值来看,平均G-L指数在0.5以上的在24章中只占了6章,说明在中巴农产品贸易中主要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农产品种类还不是很丰富。
按HS分类,第一类农产品(1~5章)是指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二类农产品(6~14章)是植物产品。第三类农产品(第15章)是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制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蜡。第四类农产品(16~24章)是食品;饮料、酒和醋;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表2是由中巴各章农产品G-L指数加权得出的四大类农产品G-L指数。从计算的结果来看,各类在中巴农产品贸易中的G-L指数历年均小于0.5,而且一直处于较低值,说明各类农产品一直以较为明显的传统产业间贸易为主。在各大类农产品中,第四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第一类农产品次之,第二类农产品和第三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其中,第一类和第三类的G-L指数很不稳定,呈震荡下降趋势,第二类较为稳定,只是在2009年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第四类呈震荡上扬趋势。由此可以得出,从大类上看,中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还是低的。通过表2可以看出,中巴农产品G-L指数一直低于0.5,说明中巴总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还是很低的,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呈现出很强的互补性。
(2)Bruelhart指数分析
表3是用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公式对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量进行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显示在2005―2010年中巴各章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动态变化的情况。在所有的24章农产品中,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在某个时期大于0.5的有HS05、HS06、HS08、HS11、HS13、HS18、HS20、HS21、HS22和HS23,其中只有HS08和HS13是在三个时期大于0.5,说明这两章农产品的增量主要是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而其余的在各个时期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都小于0.5。说明这些农产品贸易增量在这几个时期都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根据上述分析可见,在中巴农产品贸易中,中巴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增长基本上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这与上面各章及各类农产品G-L指数的分析结果相符。
(3)Thom&McDowell指数分析
表4是用Thom&McDowell指数公式计算的中巴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变动情况。计算结果显示,除2008―2009年以外,2005―2010年各个时期中巴两国农产品的边际产业间贸易指数均远远大于0.5,说明中巴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两国间农产品贸易增长主要还是通过产业间贸易完成。显然,这与前面Bruelhart指数计算所得的结论基本一致。
3对策建议
巴西正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农产品在中巴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农产品贸易增长非常迅速,因此,提高中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对两国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提高科技投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在农业中科技投入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形成持久的产业竞争力。企业应实施品牌战略,在包装、外形等方面提高出口农产品的档次,塑造我国出口农产品品牌,然后利用品牌效应带动中国农产品对巴西出口的质量和规模,提高中国对巴西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其次,应利用互补优势,加强贸易合作。中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结构有着特定的资源禀赋基础。巴西的农产品为土地密集型产品,而中国的农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要充分利用两国农业的互补性,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巴西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重视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加强与巴西的贸易合作,加深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基础,减少不利于两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