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指出了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各领域的碳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气候的异常变化可能在未来会引起许多灾难性的问题,不论是对于各个国家的发展,还是对人类自身健康的影响,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低碳经济逐渐成为手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利刃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的。对低碳经济的缘起与特征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变暖对于中国甚至世界各国来说确实为一个严峻的挑战,低碳经济具有阶段性、新兴性、全球性、动态性、协同发展性特征,因此要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碳汇的低碳经济措施,以提升当前人们对低碳经济的更深刻理解,使碳排放量不断减少,使中国低碳经济更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全球气候变化;碳排放量;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economyandsociety,carbonemissionsinvariousfieldsarealsoincreasing,makingtheglobalclimatechangeproblemmoreandmoreserious.Abnormalclimatechangemaycausemanycatastrophicproblemsinthefuturewhetherforthedevelopmentofvariouscountriesortheimpactonhumanhealth.Itisabigproblemthatcannotbeignored.Inthiscontext,low-carboneconomyhasbecomeaneffectivewayforpeopletocopewithglobalclimatechange.Throughtheresearchontheoriginandcharacteristicsoflow-carboneconomy,theresultsshowthatglobalwarmingisindeedaseriouschallengeforChinaandeventheworld.Low-carboneconomyhasthecharacteristicsofstage,emerging,global,dynamic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Therefore,itisnecessarytoreducegreenhousegasemissionsandincreasecarbonsinks.Low-carboneconomicmeasuresaretoenhancethecurrentpeople'sdeeperunderstandingoflow-carboneconomy,reducecarbonemissions,andacceleratethebetterdevelopmentofChina'slow-carboneconomy.
Keyword:low-carboneconomy;globalclimatechange;carbonemissions;
1、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影响着社会生活生产等许多方面,其中负面影响占大多数。中国南方暴风雨和台风的频繁使得雨量不断增加,同时也使洪涝灾害变得更加严重,而中国北方则是干旱情况不断加剧。海平面上升也让沿海地区的风暴潮加剧,除了寒冻灾害的幅度较大外,农林病虫害、滑坡与泥石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灾害会呈现加剧趋势[1]。此外就再无其它影响吗?回答是否定的,生物多样性也早已经与全球气候变化密不可分。PetersandParling认为,对于许多的物种来说,全球气温每升高3℃就意味着它们要在维度范围上迁徙至少300km[2]。而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横向上考虑各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民对于排放的需求,同时纵向上还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与需求。
发展永远是一个国家不能忽视的追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在要求。《全球气候变化公约》中强调了“虽然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较低,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在全球的份额不断增加”,开创低污染、低能耗、低碳排放量的经济模式是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应对碳排放与发展共同提升的重要方式。在急需改变的现在,践行低碳模式成为了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化转变的一种有效途径。
2、低碳经济的缘起
2.1、气候变化
全球对气候的变化越来越重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AR4)的研究结果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度线性上升0.74℃,全球平均温度处在上升通道中,尤其从1906年以来,几乎处于直线上升趋势中。全球正在变暖这已经成为人们不能逃避的事实。
气候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以往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二者之间有很大关系。大自然本身就在进行着多种多样的碳排放,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动植物尸体的腐烂分解作用等,都是自然界排放温室气体的途径。但是,大自然不只单单排放温室气体,它也会对温室气体有着分解作用。如果排除人类影响,单纯依靠自然自己调节,那么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会是一种循环且缓慢的增长过程,然而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然界,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机器的发明让人类对大自然的影响程度变得更大,而且还有化石燃料被大量使用,人类的碳排放量增加迅速。由此可见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都对气候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现在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也是人类活动作用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已经超越了美国。自2010年来,中国的碳排放量变化幅度如图1所示,虽然碳排放总量呈波动状态,但是总体的碳排放量还是处于高水平。
气候变化影响自然界的水热循环,造成的气候变暖带来的不只是单纯的酷热天气,还带来许多灾难性的气候事件,其损失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例如,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造成500多人死亡,2010年中国南方连日暴雨造成至少86人遇难或失踪。这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事件中最直观的,在短期内带来了可以被公众直观感受到的后果,然而还有许多气候变化的后果是难以在短期感受到的,但是其后果是极具杀伤力的。例如,南北两极冰川和山地冰川积雪的融化,这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而长期积累下来的后果则是海平面上升、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等不可逆的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而经济社会发展又受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农作物病虫害增多、粮食安全问题、人居环境变化、人类健康问题等都是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挑战。
图12010~2018中国碳排放量情况
全球变暖对于中国来说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然生态系统复杂,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与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被概括为: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较重、生态环境脆弱、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中国气象灾害频发,农牧业、森林、水资源、海平面及海岸带等众多生态系统都受到冲击,对农村和城市也造成危机,这都是气候变暖引发的恶果。
2.2、能源消耗
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备受各个国家关心,而经济的发展和能源这二者之间也是密不可分。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它对于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决定作用,因此,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人们在能源方面的需求受着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能源结构方面,人类不断变化的需求使能源经历从薪柴到煤炭再到石油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能源消耗带来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源储存总量的快速减少。这不但带来全球变暖,能源储存的不足也为各国发展提出了又一难题。
现在主要的能源结构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上以中国为例,煤炭、石油、天然气这3种储量都相对较为丰富,分别占比为:煤炭94%、石油5.4%、天然气0.6%,由此可见中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而这样的能源分布现状决定了中国想要改变能源结构的进程是十分困难的。中国这样对煤炭的大量使用也让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较大。在煤炭、石油、天然气这3种能源中,煤炭的单位热量引燃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天然气都高,分别为:36%和61%。其次,中国能源使用效率低,大约在33%左右,这样的能源使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低了约10%[3],而中国的单位GDP能源消耗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整整高了2.2倍,与美国相比高了2.4倍,与欧盟相比高了4.6倍,与日本相比高了8倍,与印度相比高了0.3倍[4]。
图2是中国能源消耗总量情况,在2010~2018年间,从2010全年的36.06亿t标准煤到2018年的46.4亿t标准煤,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变化趋势在9年间呈现稳中有升,其中,2011年与2010年相比增速为7.32%,其增速最为明显,后期增速放缓直至2015年触底反弹,2018全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较2017年增长3.34%。
图22010~2018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统计
在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煤炭、原油、天然气、电力消费量都有所增长分别为:1.0%、6.5%、17.7%、8.5%。在如此的大量消耗和低利用效率下,未来能源储备量的不足和供需缺口问题是可以预见的。
3、低碳经济的特征
3.1、低碳经济的内涵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说法,之后才在全世界开始传播。冯之浚等人探索归纳的生态足迹理论、“脱钩”理论、库兹涅茨曲线、“城市矿山”理论[5]是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早在1992年来自加拿大的生态经济学家Rees就提出了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简称EF)的说法。生态足迹可以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同时生态足迹也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方法,之后也被用来衡量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被引申为碳足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两者之间能否达到一种平衡状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就是用来衡量这两者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增加的现状,脱钩理论成为揭示与反应当前情况的一种途径。
什么是具体的低碳经济?在学术界关于这个问题有许多不同的声音。有的声音说一种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低碳经济[6],另外的声音则说低碳经济应该更加宽泛,其在内涵角度上来看它应该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4个环节都做到低碳[7]。
虽然,很多定义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低碳经济,但是,总体看来他们的核心内容还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等多种途径减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经济、生态、社会能够实现和谐发展。
3.2、低碳经济特征
3.2.1、阶段性
有学者利用脱钩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逐渐使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两者脱钩的过程就是一个国家走向低碳经济的过程[8]。想要使经济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这两者完全脱钩对于大多数国家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绝对的低碳经济是需要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的,所以在每一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时期,想要落实低碳经济首先就是要明确本国国情,其次是为低碳经济划分出一个个阶段,分阶段地来实现低碳目标。
3.2.2、动态性
低碳经济的动态性分为两个方面。首先,面对现在的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使用现状,低碳经济是面对当前大环境下相对比较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但是大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对低碳经济发展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具体的政策也会有所变化。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间关于低碳的交流深入,都会使低碳经济获得进一步的充实,使其内容进行不断更新与发展[9]。所以,综合以上两点,低碳经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形式,而是根据现有状况进行不断的发展、变动的。
3.2.3、新兴性
低碳经济的新兴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着很多方面的体现。首先,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只产生了许多新生经济能源和产业,低碳的理念开始成为社会上的一股风潮,低碳的想法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渐渐注意到生活消费中的碳排放和能源的节约,对于新兴的能源也有了更高的接受度,这样也让低碳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展,范围逐渐扩大。其次,越来越盛行的低碳风潮,越来越大范围的低碳行为,成为了现下低碳技术、低碳产品进步发展不可忽视的助力,也营造了低碳产业良好发展的氛围,使得众多低碳经济体、低碳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3.2.4、协同发展性
“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绝不是低碳经济的一味追求,而是要让“低碳”和“经济”协同发展。远观曾经的“自给自足”、“刀耕火种”那样生活的碳排放量一定在低碳范围内,但是这绝对不是现在所追求的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一大特征就是协同发展性,在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满足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也同步提升。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是一个不断提升生产力,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才是人们所希望的。
3.2.5、全球性
气候变暖是全球范围内的问题,是全人类所应共同面对的,而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其问题的一种方法,在出现伊始就具有全球性。而低碳经济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这表明了低碳成为了国际间的共识,更是国际间的一种协调。想要真正的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全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全球各个国家加强合作,一起协调行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国际低碳经济的新体制,包括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以及节约资源、友好自然等相关技术转让数量、质量的提升。
4、实行低碳经济的措施
气候的变化给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带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这促使着人来开始寻找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对于气候变化压力能够很好缓解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而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也离不开一“减”一“增”两方面。一是减排,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增加碳汇,即增加对“碳”的吸收和固定能力,这两个方面就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内容。例如,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是在以增加碳汇的形式实现低碳经济,而众所周知的节能减排则是以减少碳排放量的形式来实现低碳经济。对于各种不同的能源,其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也是具有很大差异的。用煤炭发电,一度电的碳排放量大约有260~360g;用石油,就是220~250g;用太阳能,就是27~76g;用水利发电,就是1.1~64.4g;风和核电、原子能是排放最少的,大概2.5~5.7g[10]。为了从这两方面实现低碳经济,也有许多措施可以被采取。
4.1、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对于传统的高碳排放产业和传统能源依赖严重,加上能源结构并不十分合理,对进口能源依存度大。而想要转变这一现状应该从根本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入手,鼓励新的低碳产业发展,使高碳排放产业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依赖,淘汰落后产能。
4.2、构建节能减排责任制体系,定期逐级进行考核
通过政策和法律对节能减排任务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将责任分配到地方和企业,并对每个时期的成果进行审核和检查。对于合格与不合格的地方和企业进行奖惩,把低碳不再是停留在嘴上而是落到实处。
4.3、加强低碳理念和低碳消费观的深度宣传
低碳经济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但是也依旧有许多人对低碳经济不理解,不清楚。低碳理念和低碳消费观的深入宣传让更多的人进一步了解,并且愿意加入到低碳生活这个群体中。从每个人开始,从理念开始,才能营造真正的低碳经济氛围。
4.4、加强对低碳产业和低碳能源开发各个方面的支持
化石燃料是“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煤炭是最“高碳”的化石燃料,以煤炭为参照,提供同样热值能源服务的前提下,石油的使用可以减少18%的CO2排放,天然气的使用可以减少37%的CO2排放。但是,如果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无碳”能源——生物质,则不会有CO2的排放。
4.5、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首先要明确能源利用效率与碳排放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1%的效率,与此同时碳排放就会降低1%。以中国为例,目前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仍然占据2/3以上,开发和利用高效的清洁煤技术,让能源利用率得到提高,逐渐实现节能减排,这对于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控制碳排放都十分重要[11,12]。
参考文献
[1]董杰,贾学锋.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可能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2):58~62.、
[2]吴榜华,赵元根.全球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7(3):142~146.
[3]单宝.解读低碳经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30(6):75~78.
[4]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经济,2009(11):23~26.
[5]冯之浚,周荣.低碳经济: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途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1~7.
[6]周生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世界环境,2008,21(1):4~7.
[7]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0):41~44.
[8]庄贵阳.低碳经济:中国别无选择[J].世界知识,2007(9):12.
[9]郭启鸣,石小亮,康万晴,等.低碳旅游系统化研究[J].绿色科技,2018(8):238~240.
[10]王璟珉,聂利彬.低碳经济研究现状述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6~76.
[11]石小亮.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预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12]范永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