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完善的建议研究

时间:2021-06-20 作者:stone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财政政策论文权威推荐10篇之第三篇:区域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完善的建议研究

摘要:区域经济的振兴和有效发展是推动我国社会良好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当前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并不均衡,还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会导致社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健全的财政政策体系,推动各个区域经济实现均衡发展。本文针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探究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区域协调发展财政政策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财政政策;均衡;措施;政策体系;

我国经济长远稳定发展的关键是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化、均衡化发展。由于我国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不同,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区域不平衡发展现象较为突出,如果政府不对这种情况进行缓解,势必导致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加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则较低,对于社会稳定和谐带来较大的阻碍作用。基于此,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制定健全科学的区域经济协调政策体系十分重要。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

1.地理区位因素

地理区位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区位不同,所以经济发展环境也不同,这就会导致其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主要有草原、冰川、石川、沙漠等,这些复杂的地理环境势必会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不能像东部地区一样实现快速良好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不仅地势较为平坦,而且离海较近,能够进行海陆空交通网的建设,这就能够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作用,从而推动其经济取得更高的发展水平。也正是由于这种区位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2.区域开放政策因素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东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优先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因此其对外开放的时间要比其他地区早,加之该地区具有较大的地理区位优势,所以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够快速吸引外资。而中西部地区则并没有较早地实施对外开放,再加之地处内陆和西部,没有区位优势,所以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远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3.市场经济体制因素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差距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加大,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其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成了吸引海内外投资的重要集中区域。因此这就使得大量的人才向东部地区集聚,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的人才较少,加之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位优势较少,也导致其没有足够的优势来吸引外来资本投资,阻碍了经济的良好发展。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

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可知,之所以我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主要是受到历史发展进程、资源禀赋状况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要想将这一问题解决,需要政府进行财政政策的制定,从财政收支、税权以及财权等各个方面出发对区域经济进行支持。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离海较近,经济发展具有先天优势。改革开放之后,该地区也享受到了国家的各大优惠政策,所以其经济发展速度远超中西部地区。而且东部地区的管理机制较为灵活,投资渠道较广、优惠条件较多等都使得其经济发展的水平较高,发展能力较强,中西部地区在很多方面都远不及东部地区,所以其经济发展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21世纪以来,为了对我国经济进行科学化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我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并且各个地区的政府也从财税方面进行倾斜,出台了诸多缩小经济差距的对策,收到了明显成效。不过财政政策虽然对于缓解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缺陷:

1.会对发达地区的财力存在一定影响,导致财力被减弱

当前现有的财政体制使得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无法有效统一,不同级别政府往往财力较为集中,地方政府财力逐渐减少,然而事权却出现了下移的现象,这就使得地方财源被缩减。同时,中央拥有中西部地区部分产业的税收,这就会导致地区政府无法从这些产业中获得财政收入,从而财力被减弱,导致其整体税收规模较小。

2.财政转移支付缺乏均等化

就中央对地方而言,其通常财力转移支付的比重是比较小的,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又比较大,且没有较为科学的均衡方式,使得东部地区受益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则受益较少。同时,原来的体制补助不能对不同地区的财力差距进行有效均衡,没有较强的均等化作用,无法对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进行调节。

3.税制设计不科学

从分类税制方面而言,我国东部地区往往有较多的收入形式和来源渠道,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这一地区的个人会被扣除较多的个人所得税,而综合税负并不高。并且当前所适用的资源税整体税率较低,征收范围相对较窄,这就导致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无法得到更多税收权益。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财政政策构建措施

1.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健全

财政政策是引导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稳定、均衡发展,应当对当前现有的财政政策进行科学化改变,同时还要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健全,全面向落后地区倾斜,只有如此才能够推动各个地区取长补短,有效实现统一。具体来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第一,进行专项补助不宽制度的构建。要采取有效措施简化当前的财政支付形式,运用纵横交错的财政支付制度,形成纵向为主、横向为辅的整体性支付制度。第二,中央应当积极进行转移支付的倾斜,尽量向西部靠拢,提升西部转移支付的整体力度,并适当上调财政分配额度。

2.经济发展缓慢地区适用相对宽松的财税政策

第一,完善税收制度。只有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构建健全的税收制度,才能够促进更多的人才向经济发展缓慢地区集聚,如此才能够推动这些地区取得更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政府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详细化进行税收政策的制定,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对企业进行鼓励,使得其能够积极加入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中。第二,对中西部地区加强人资开发,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提升,更好地缓解人才流失的现实情况,为其人才培养与吸收营造较好的环境。而且,中央政府还要从财政方面对这些地区进行倾斜,并对其进行鼓励,推动其有效开展教育与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全民的文化素质,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好基础。

3.合理进行区域划分,并制定优惠政策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开发划分通常分为几个功能区,即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等。我国东部地区属于优化开发区范畴中,而在当前这一地区工业化发展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城镇化发展也一样,必须要进行策略的采取,以便对高新产业进行减税优惠,如此才能够为地区经济更好地增长带来有利作用。而就重点开发区而言,则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从而对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更好地带动。就限制开发区域而言,则应当在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4.以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

应当科学化界定政府的财政职权范畴,一方面不能"缺位",避免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不能"越位".并且,还要对政府的事权、财权进行细化,从制度以及法律等层面对其权益以及职责进行划分。要构建以中央为主、省级权力结构为辅的两级立法体制,为地方政府赋予适当的税收立法权,推动地方权力机关依据地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地方性税收法规的制定,并有效进行新税源的开辟,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进行深化,以便取得更为稳定、独立的财政收入。通过如此建设,能够为地方政府更好地管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契机,这就能够为区域经济的有效协调带来有利作用。

结束语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统一,中、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这种情况进行缓解,推动各个区域经济实现协调与统一。本文根据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一系列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以便更好地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是在对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措施,各个区域还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措施的构建,如此才能够推动财政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曙光,张小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学术交流,2016(09)
[2]齐景。浅析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

点击查看财政政策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