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针对新时期,面临新形势,开发区的人才创新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人才强区,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新局面。近年来,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环境得到改善,但制约科技和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科教优势未能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
所以,开发区在科技创新中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将科教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各级开发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发区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核心,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确定重点领域,避免同质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不断加大对绿色低碳环保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开发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模式。开发区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大背景,以及本地政治、经济等小环境,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不断探索开发区发展的制度、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开发区特色的道路。开发区在不断地建设过程中,其功能也从单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功能向商业、金融、娱乐生活于一体的综合功能转换。随之而来的就是开发区对社会的迫切需求,要使得经济开发区的社会功能更为健全,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完善开发区的社会管理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开发区艰苦创业、积极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胆实践,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集约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开发区扎根于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开发区积极主动地创新也必然为其转型升级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使整个社会实现持续、健康、稳健的发展。